学术投稿

霍乱患者的健康指导

褚霞

关键词:霍乱, 患者, 健康指导
摘要:目的:提高霍乱患者对霍乱病的知晓率、从医率、控制率和治愈率[1],降低病死率,阻止此类传染病的传播与蔓延.方法:对患者的疾病知识、心理调适、饮食调理、休息和活动、用药、出院等方面进行指导.结果:通过健康指导,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并掌握一般自我保健知识,能从各方面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了治愈率.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阻止了甲类传染病的传播与蔓延.结论: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是整体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霍乱患者治愈率,阻止霍乱传染病的传播与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误诊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被误诊的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以来22例被误诊的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误诊为先兆流产5例,黄体破裂、卵巢肿瘤、急性阑尾炎各3例,其他疾病8例.所有误诊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行手术治疗后全部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异位妊娠容易被误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重视度,对女性急腹症患者要详细询问和分析病史,并做相应的检查以证实或排除妇科疾病.

    作者:罗瑜;曹学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实验室检测的研究进展

    迄今为止,全世界大约有3.5~4.0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血清学证据表明:约占全球人口总数1/3的人既往或正在感染HBV.每年有超过100万的患者死于HBV感染相关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1].

    作者:刘振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电与心电同步检测对癫痫与晕厥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AEEG)和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对癫痫和晕厥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8例患者的24h AEEG和AECG监测结果.结果:58例患者中诊断为癫痫17例,心源性晕厥25例,疑为反射性或其他晕厥16例.结论:24h AEEG/AECG监测对癫痫和晕厥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杨光;黄圣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28例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优越性.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n=36)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组(n=28).主要观察指标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两组间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再插管率,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病死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梅洪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防治效果.方法:分析63例冠心病行PCI术患者,采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1年,观察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差别明显.结论:随剂量加大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降低,建议无他汀类药物禁忌证的患者可增大其药物剂量,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刘林强;王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微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方法:从临床病例中选择安氏Ⅱ类Ⅰ分类20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上颌前凸患者.采用微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植入上颌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颊侧膜龈结合处,植入2周后施加200g矫治力,观察微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结果:20例上颌前凸患者上前牙内收效果明显,6~12个月的成功率达到90.0%.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能有效地解决上颌前凸,稳定性高.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肝肺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指导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指导方法.方法:对26例肝肺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予以健康指导.结果:患者普遍能配合治疗和护理,增强了治愈的信心,利于疾病的恢复.结论:针对肝肺综合征患者积极治疗同时配合健康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杨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于哮喘治疗的研究进展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中提取出来的一类抗生素, 含有14、15、16元大环内酯环,环上结合一个或多个糖基,具有很广的抗菌谱.在长期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此类抗生素除具有抗感染作用外,对支气管哮喘等气道非特异性炎症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支气管哮喘等气道非特异性炎症的非抗菌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谢梓正;刘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与思考

    护理学基础是中专护理专业的主干课,也是一门涉及面广,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护生的动手能力和整体素质.如何提高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一直是每位任课教师不断实践和思考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过程占有主导地位,教师的情感及教学活动是否得当、有效,是影响整个课堂目标是否达到的关键.为此,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笔者将现代新的教学理论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入课程,强调教师的情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并运用了讲解--接受式、情境--陶冶式、示范--模仿式、问题--讨论式等多种课堂教学活动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姜亚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例大疱表皮坏死型药疹合并多脏器功能受损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大疱表皮坏死型药疹合并多脏器功能受损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例大疱表皮坏死型药疹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过程.结果:避免感染,规则用药和正确的皮肤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结论: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正确做好皮肤护理的指导及病情观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蔡桂丽;林珍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神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体会

    为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2010年4月神经内科被医院定为<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试点病房.面对新形势下开展整体护理的要求,如何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严峻考验.我科通过科学排班、优化组合人员结构、责任制包干、薪酬激励等,逐渐完善运行模式,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了大作用,为优质护理提供了保障,实现了护患共同满意的目标,现将实施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禹晓琴;王应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低场MRI对脑转移瘤的诊断分析及水抑制和增强扫描的价值

    颅内转移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颅内占位病变,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25%~30%[1],预后很差.因此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如:MRI平扫、水抑制及增强检查),正确认识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对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搜集临床及MRI资料完整的经手术病理证实脑转移瘤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脑转移瘤的MRI诊断水平.

    作者:王树江;麻桂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益母草软胶囊与催产素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益母草胶囊和催产素在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和方法.方法:360例已经流产的病例被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服用益母草胶囊.对照组服用催产素,观察和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药物流产后,治疗组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明显少且短于对照组.结论:益母草在治疗子宫出血的效果远远好于催产素.

    作者:邱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价值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对乳腺肿物进行定性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1].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乳腺肿物的超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作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杜福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组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髋臼骨折是严重的关节内骨折,对骨折形态的精确显示,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在髋臼骨折的诊断中显示出了优越性.现对我院近2年45例髋臼骨折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张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模拟教学在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方面的应用

    目的:比较模拟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08级护理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完成后分别进行理论、临床技能考试和自制的问卷调查.结果:两组理论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技能成绩、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彭正禄;邹庆;黄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肺内孤立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步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孤立性肺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3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肺结节病例,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按照良、恶性进行分组,对良、恶性肺结节周边征象进行分类统计,包括分叶征、血管切迹征、棘突征、毛刺征、边缘锐利、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阳性支气管征、晕征、卫星灶征、充血征、引流线征等12个邻近肺野征象.比较不同征象在良、恶性结节中出现的百分比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43例病例中,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99例,除阳性支气管征和绒毛征外,其他周边结构征象在良、恶性肺结节中差异均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结论:绝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的周边征象对诊断有价值.阳性支气管征和绒毛征在良、恶性结节中相差不大.

    作者:张超;韦菊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种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咽喉部喷雾加环甲膜穿刺麻醉法与超声雾化吸入麻醉法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A组采用咽喉部喷雾加环甲膜穿刺法麻醉,B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麻醉.从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平均耗药量及术中生命征变化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平均耗药量少于B组,术中生命征比B组更为平稳,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咽喉部喷雾加环甲膜穿刺麻醉法可进一步改善麻醉效果、缩短检查时间、减少麻醉药用量、提高了安全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彭明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心肌酶谱cTnT、CK-MB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我院急救中心检验科疑似107例AMI患者的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进行联合检测,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nT与CK-MB敏感性较高,达90%,阳性结果出现较早且特异性强.相对于通过心电图诊断AMI则操作起来更加方便.结论:血清cTnT和CK-MB的联合检测对AMI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和较高的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为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燕;李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前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前应用尼尔雌醇软化扩张宫颈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 年1月-2010 年6月在本站门诊收治的要求取器的绝经后妇女113 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43例.结果:与对照相比,观察组在使用尼尔雌醇后宫颈软化较好,手术者疼痛减轻,取器成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尔雌醇是用于绝经后取器术前宫颈准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胡九莲;刘小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