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种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

彭明珠

关键词:麻醉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摘要:目的:比较咽喉部喷雾加环甲膜穿刺麻醉法与超声雾化吸入麻醉法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A组采用咽喉部喷雾加环甲膜穿刺法麻醉,B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麻醉.从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平均耗药量及术中生命征变化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平均耗药量少于B组,术中生命征比B组更为平稳,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咽喉部喷雾加环甲膜穿刺麻醉法可进一步改善麻醉效果、缩短检查时间、减少麻醉药用量、提高了安全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肠系膜静脉血栓并肠坏死的诊治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并肠坏死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并肠坏死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病理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肠系膜静脉血栓并肠坏死临床上较为少见,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较为困难,后期病情危重,不采取外科干预死亡率较高.术后合理运用抗凝药物治疗.结论:肠系膜静脉血栓并肠坏死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后期病情凶险,适时外科干预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谢于;孙强;卞策;刘翔;阎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认知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认知情况,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认知调查表,对19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3道隐私相关概念题的答对率均>70%;10道临床实践中实习护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认知题答对率在70%以上的有2题,占总数的20%,有2题答对率不足50%,占总数的20%.结论:临床实习护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认知不容乐观,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实习护生对患者隐私保护的带教及隐私保护相关法律的学习.

    作者:庄培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85例75岁以上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护理配合.结果:85例患者术中医护配合顺利,均安全通过围手术期,无伤口感染及严重并发症.按Harris评定,优48例,良27例,可10例,优良率88.2%.结论:手术室护士只有做到对手术各个环节心中有数,手术前的器械准备完善,手术中器械的传递配合做到稳、准、快,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也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吴晓茹;陈碧珠;吴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尿激酶冲洗及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全脑室出血的护理

    严重的脑室内出血发病急,病情凶险,预后差.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及开颅清除血肿和单纯侧脑室外引流病死率均很高.我科自2007年2月以来应用尿激酶脑室内灌注及脑脊液置换的综合疗法治疗5例重症全脑室出血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升高,主要症状是疼痛及不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也极受关注.其治疗目的是治疗疾病、缓解症状、防止复发、促进生育.方法按病变部位、范围及对生育要求而异,包括:期待疗法、药物及手术、联合应用治疗.

    作者:杜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心药房退药情况分析统计及其管理措施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方法:对我院中心药房2008年7-8月的386份退药申请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原因.结果:退药原因主要为出院、病情变化、患者拒用、电脑出错、药物不良反应等,退药主要集中在内科和肺科,占退药比例的89.64%.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罗雪辉;何世胜;李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的探讨

    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延长留置针的使用,可以为临床工作带来更大的方便.留置时间有报道称7d或15d,也有27d的说法[1].那么如何延长留置时间,也成医疗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者:江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566例(618眼)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中后囊膜破裂20眼.结论:术中后囊膜破裂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术中早发现和及时正确处理,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阙鹏志;梁品琪;梁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输卵管节育术致膀胱损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输卵管节育手术时导致膀胱损伤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对我站16例医源性膀胱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膀胱损伤患者多因术者存在经验不足,提取腹膜时未能及时鉴别膀胱区所至.结论:针对损伤发生的常见原因,积极预防,做好术前检查,规范操作,有经验医生与较少经验医生搭配,减少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吴龙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状态指数监测用于老年患者全麻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状态指数监测(CSI)用于高龄患者全麻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效应及可行性.方法:取拟施气管内插管全麻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40例.ASA分级Ⅱ~Ⅲ级.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11例、肝肾功能不良者4例,全组无1例合并精神症状.随机分为A组(CSI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20例,A组通过调控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泵入速率维持CSI值在适当范围:40~60.B组根据患者血压、心率、血流动力学等临床体征变化来调节麻醉过程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泵入速率,记录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室留观时间、麻醉药(异丙酚)的用量以及各时点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CSI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情况下,A组麻醉药(异丙酚)的用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1),麻醉过程中,与B组比较,A组的CSI值较高(P<0.05),A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室留观时间较B组明显减短(P<0.01).结论:CSI对静脉复合麻醉下老年患者的手术能维持较为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并加快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提高老年患者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卢清旺;张桂珍;黄伟;罗忠明;范福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血压的症状分析

    时代在进步,物质生活在提高,在与时俱进的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高血压是一个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由许多相互作用病因引起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早期的表现往往在血压升高之前即已出现.

    作者:李传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心肌酶谱cTnT、CK-MB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我院急救中心检验科疑似107例AMI患者的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进行联合检测,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nT与CK-MB敏感性较高,达90%,阳性结果出现较早且特异性强.相对于通过心电图诊断AMI则操作起来更加方便.结论:血清cTnT和CK-MB的联合检测对AMI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和较高的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为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燕;李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剂量硫酸镁用于硬膜外阻滞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阻滞并发寒战是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它可增加机体氧耗量,有碍于麻醉及手术平稳.为此,笔者以小剂量硫酸镁、哌替啶、氟哌啶三种药物进行了对比观察,发现小剂量硫酸镁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东;丁红彬;付红霞;刘元昀;陈鹏;戴卫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霍乱患者的健康指导

    目的:提高霍乱患者对霍乱病的知晓率、从医率、控制率和治愈率[1],降低病死率,阻止此类传染病的传播与蔓延.方法:对患者的疾病知识、心理调适、饮食调理、休息和活动、用药、出院等方面进行指导.结果:通过健康指导,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并掌握一般自我保健知识,能从各方面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了治愈率.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阻止了甲类传染病的传播与蔓延.结论: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是整体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霍乱患者治愈率,阻止霍乱传染病的传播与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褚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医学科学迅猛的发展,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从而使人们对手术室的护理也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许多护理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现综述如下.

    作者:何萍;陈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低场MRI对脑转移瘤的诊断分析及水抑制和增强扫描的价值

    颅内转移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颅内占位病变,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25%~30%[1],预后很差.因此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如:MRI平扫、水抑制及增强检查),正确认识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对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搜集临床及MRI资料完整的经手术病理证实脑转移瘤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脑转移瘤的MRI诊断水平.

    作者:王树江;麻桂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种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咽喉部喷雾加环甲膜穿刺麻醉法与超声雾化吸入麻醉法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A组采用咽喉部喷雾加环甲膜穿刺法麻醉,B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麻醉.从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平均耗药量及术中生命征变化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平均耗药量少于B组,术中生命征比B组更为平稳,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咽喉部喷雾加环甲膜穿刺麻醉法可进一步改善麻醉效果、缩短检查时间、减少麻醉药用量、提高了安全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彭明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加强护患沟通防范护患纠纷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防范护患纠纷的作用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方法:采用随机对照x2检验及υ检验分析沟通对护患纠纷的影响.将两组患者就医期间发生的护患纠纷例数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护患纠纷相关因素中,试验组3例为病房管理不当所致,2例为责任心不强所致;对照组2例为责任心不强所致,其余15例均因护患沟通障碍所致,占68.2%(15/22).结论:护患沟通在防范护患纠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了解引起沟通障碍的原因,加强护患沟通,以有效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许绵绵;陈川珍;柯秀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锡类散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4例宫颈糜烂Ⅰ、Ⅱ、Ⅲ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微波治疗宫颈糜烂面后,用锡类散棉球阴道上药.对照组单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面,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127例,痊愈99例,好转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4%;对照组127例,痊愈61例,好转5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7.4%,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锡类散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可有效地减少出血,缓解宫颈水肿,减少阴道排液,对创面愈合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乔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防治效果.方法:分析63例冠心病行PCI术患者,采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1年,观察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差别明显.结论:随剂量加大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降低,建议无他汀类药物禁忌证的患者可增大其药物剂量,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刘林强;王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