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微量元素测定方法的比较

刘芙蓉

关键词:儿童, 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仪, MP-2型溶出分析仪
摘要:目的:通过对原子吸收光谱仪与MP-2型溶出分析仪检测微量元素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了解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与精密度,提出临床检测微量元素的佳方法,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方法:对定值样品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与MP-2型溶出分析仪进行平行检测.结果:通过对20支定值样品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与MP-2型溶出分析仪同时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法较MP-2型溶出分析仪测定法准确性高、精密度和重复性好,结果更可靠.结论:在临床末梢血微量元素的测定试验中,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法是用于检测微量元素的首选理想方法.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的症状分析

    时代在进步,物质生活在提高,在与时俱进的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高血压是一个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由许多相互作用病因引起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早期的表现往往在血压升高之前即已出现.

    作者:李传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糖尿病足保肢治疗临床观察68例

    目的:对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为糖尿病足的防治工作做指导.方法:68例均经严格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和局部清创等治疗.结果:43例创面完全愈合,22例创面缩小病情好转,3例老年患者因病史长、溃疡面大且深,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截肢或截趾手术.结论: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防治糖尿病足.

    作者:肖选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微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方法:从临床病例中选择安氏Ⅱ类Ⅰ分类20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上颌前凸患者.采用微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植入上颌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颊侧膜龈结合处,植入2周后施加200g矫治力,观察微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结果:20例上颌前凸患者上前牙内收效果明显,6~12个月的成功率达到90.0%.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能有效地解决上颌前凸,稳定性高.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医学科学迅猛的发展,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从而使人们对手术室的护理也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许多护理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现综述如下.

    作者:何萍;陈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颅多普勒、颈动脉血管彩超联合检查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前循环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血管壁病变程度进行评价,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患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影像检查证实)、年龄在45~75岁、排除房颤、真性红细胞增多、发病前有外伤史、有明显脑梗死遗传性家族史、不能配合超声检查、超声波无法穿透颞窗的患者共174例,在发病后1周内完成经颅多普勒、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结果:174例脑梗死患者中有163例经颅多普勒检出存在脑动脉硬化,发生率为93.7%,有152例经颈动脉血管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87.4%.结论: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血管彩超联合检查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病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七氟烷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全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七氟烷为主的全身麻醉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安全性和麻醉后苏醒完全的时间和质量.方法:40例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烷组.氯胺酮组于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术中持续静脉输注氯胺酮0.5mg/(kg·h); 七氟烷组经面罩半开放式吸入,七氟烷浓度控制在2%~4%,两组均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流量控制在1~4L/min,维持患儿麻醉.结果:七氟烷组心率(HR)、呼吸(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基本保持平稳;而氯胺酮组心率明显增快,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七氟烷组麻醉后苏醒迅速,明显快于氯胺酮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都比较低.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全麻具有副作用小,苏醒迅速、彻底,麻醉深度易于调控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新花;王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认知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认知情况,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认知调查表,对19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3道隐私相关概念题的答对率均>70%;10道临床实践中实习护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认知题答对率在70%以上的有2题,占总数的20%,有2题答对率不足50%,占总数的20%.结论:临床实习护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认知不容乐观,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实习护生对患者隐私保护的带教及隐私保护相关法律的学习.

    作者:庄培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输卵管节育术致膀胱损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输卵管节育手术时导致膀胱损伤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对我站16例医源性膀胱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膀胱损伤患者多因术者存在经验不足,提取腹膜时未能及时鉴别膀胱区所至.结论:针对损伤发生的常见原因,积极预防,做好术前检查,规范操作,有经验医生与较少经验医生搭配,减少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吴龙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肺内孤立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步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孤立性肺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3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肺结节病例,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按照良、恶性进行分组,对良、恶性肺结节周边征象进行分类统计,包括分叶征、血管切迹征、棘突征、毛刺征、边缘锐利、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阳性支气管征、晕征、卫星灶征、充血征、引流线征等12个邻近肺野征象.比较不同征象在良、恶性结节中出现的百分比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43例病例中,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99例,除阳性支气管征和绒毛征外,其他周边结构征象在良、恶性肺结节中差异均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结论:绝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的周边征象对诊断有价值.阳性支气管征和绒毛征在良、恶性结节中相差不大.

    作者:张超;韦菊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并伴迷走神经反射原因分析

    介入治疗心脏病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由于其可能导致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既少见而又较危险的并发症,因此,系统掌握血管假性动脉瘤、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特征及行之有效的预防、抢救措施则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介入治疗心脏病所致的血管假性动脉瘤及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郭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对临床肿瘤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目前,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变快,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居民死亡原因的重要因素.虽然临床上越来越重视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和研究,但是在大部分医学院校,却尚未成立专门的肿瘤学专业.有关的肿瘤知识散布于各学科内容中,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为了适应医学课程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对该疾病的整体认识,顺利的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肿瘤专业医生,笔者认为,肿瘤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传统的基础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外,也应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学的不同需求,有所侧重,力求重点突出,易于理解,适用实际,学以致用.在此,笔者就临床肿瘤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作者:张兰胜;陈冬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566例(618眼)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中后囊膜破裂20眼.结论:术中后囊膜破裂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术中早发现和及时正确处理,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阙鹏志;梁品琪;梁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1 病历资料朱某,男,38岁,因呼吸道感染静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d,上午输液,晚上与朋友聚会饮酒后感到心悸、胸闷、恶心、面色潮红、胸骨后压榨感,急诊来院,查体:P 104次/min,BP125/85mmHg(1mmHg=0.133kPa),神清,全身皮肤无红疹,双肺呼吸音清,心电图ST-T改变,初步考虑双硫仑样反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救心丸含化,静脉给予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3.0mg、维生素B6 200mg及50%葡萄糖100ml、5%葡萄糖250ml加脉络宁20ml静脉滴注.40min后症状缓解.心率降至正常,心悸、胸闷、面部及全身潮红消退,心电图恢复正常,未出现其他异常改变.

    作者:李庆;王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肩难产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传统的肩难产定义是: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被嵌顿于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助产方法不能娩出胎肩即肩难产[1].而现在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掌握的定义为:娩头至娩胎体的时间大于60s,或者胎头娩出后需用辅助方法完成分娩者即为肩难产[2].

    作者:杨学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责任护士参与显微外科择期手术病人术中护理体会

    显微外科手术所需时间冗长,体位固定,术后需病人绝对卧床10~15d才能渡过危险期[1].因此,接受显微外科手术的病人,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很难配合治疗和护理的.笔者(责任护士)通过参与20例显微外科择期手术病人的术中护理,体会到责任护士适时参与显微外科择期手术病人的术中护理,有利于病人术中、术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移植或再造组织的成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电与心电同步检测对癫痫与晕厥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AEEG)和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对癫痫和晕厥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8例患者的24h AEEG和AECG监测结果.结果:58例患者中诊断为癫痫17例,心源性晕厥25例,疑为反射性或其他晕厥16例.结论:24h AEEG/AECG监测对癫痫和晕厥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杨光;黄圣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两种微量元素测定方法的比较

    目的:通过对原子吸收光谱仪与MP-2型溶出分析仪检测微量元素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了解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与精密度,提出临床检测微量元素的佳方法,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方法:对定值样品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与MP-2型溶出分析仪进行平行检测.结果:通过对20支定值样品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与MP-2型溶出分析仪同时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法较MP-2型溶出分析仪测定法准确性高、精密度和重复性好,结果更可靠.结论:在临床末梢血微量元素的测定试验中,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法是用于检测微量元素的首选理想方法.

    作者:刘芙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心药房退药情况分析统计及其管理措施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方法:对我院中心药房2008年7-8月的386份退药申请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原因.结果:退药原因主要为出院、病情变化、患者拒用、电脑出错、药物不良反应等,退药主要集中在内科和肺科,占退药比例的89.64%.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罗雪辉;何世胜;李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前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前应用尼尔雌醇软化扩张宫颈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 年1月-2010 年6月在本站门诊收治的要求取器的绝经后妇女113 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43例.结果:与对照相比,观察组在使用尼尔雌醇后宫颈软化较好,手术者疼痛减轻,取器成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尔雌醇是用于绝经后取器术前宫颈准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胡九莲;刘小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例恙虫病误诊为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恙虫病是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有增高趋势,临床表现趋向多样化、复杂化,极易造成误诊、漏诊[1].2008年1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50例恙虫病患者,其中有20例误诊为呼吸道感染,现将其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加深对恙虫病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陈汝杰;翁小雄;杨钦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