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泳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排空障碍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胃切除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选择以及非手术治疗的措施.结果 经保守治疗后26例好转;手术探查6例.术中证实为机械性因素引起梗阻4例;2例未发现明显机械性梗阻因素,其中1例做Braun's吻合,1例仅做探查空肠造痿术,除1例术后仍出现排空障碍自动出院外,其余病人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胃切除术后排空障碍可能是功能性引起,也可能是机械性梗阻造成.应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的特征加以鉴别.如没有绞窄现象,应先行保守治疗,在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基础上可加用胃肠动力药,如排空障碍是功能性原因引起,大多症状在2~3周内缓解,若无缓解征象,应考虑手术探查.
作者:高振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粗隆部间骨折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4月至2007年7月收治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例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并骨折复位固定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20例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较好3例,良1例,差1例,恢复率为98%.结论 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并骨折复位固定对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综合治疗,既保证了骨折的复位、固定和愈合,同时又彻底解除了股骨头坏死带来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双重困扰,较以往的单纯固定骨折但后遗髋关节疼痛或者分期手术处理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有明显优越性.作为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军;高书图;陈洪干;侯洪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Tossi 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90例Tossi 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者,分别采用双10号丝线重建喙锁韧带、喙锁间螺丝钉内固定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三种方法治疗.结果 9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karlsson疗效标准评价,三种治疗方法优良率分别为96.7%、75.8%、72.4%.双10号丝线重建喙锁韧带组与喙锁间螺丝钉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10号丝线重建喙锁韧带组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喙锁间螺丝钉内固定组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并发症例次分别为3、15、19例.结论 双10号丝线重建喙锁韧带法是一种治疗 Tossi 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不仅取材方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费用低、疗效可靠,而且无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
作者:李诗;耿玲;李娟;李智勇;何平;刘世杰;林景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1].老龄患者有其自身特点:全身各组织器官衰老而导致功能及调节机能减退,机体的顺应性下降,反应性低下,免疫功能低下,应激能力和手术的耐受性均下降,动作迟缓,或多或少伴随有一些基础病、慢性病的存在.
作者:朱粤菊;倪淑娜;郭文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所收治的21例创伤性膈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16例,术中探查确诊5例;经腹径路手术17例,经胸径路手术2例,胸腹联合径路手术2例;21例全部治愈.结论 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开胸探查术是绝大多数创伤性膈疝首选的手术方法,尽早手术修补膈肌裂口,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程长春;陈国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可行性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多导睡眠仪(PSG)及临床确诊的OSAHS患者68例病历资料,其阻塞部位位于咽腔及鼻腔.经联合或分次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有效率100%,12个月有效率97%.提高了生活质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确诊为OSAHS患者,根据阻塞部位为咽腔及鼻腔者分别行腭垂腭咽成形术、鼻部手术以扩大咽腔改善通气,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思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空肠营养管在胃手术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168例胃手术应用空肠营养管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68例病人术后无吻合口瘘.胃瘫8例,全部通过保守疗法治愈.结论 空肠营养管可有效预防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维持内脏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对腹部内脏功能的损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空肠营养管使用方便、经济又安全有效,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秦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合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的21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临床类型选择手术方式,效果满意.结论 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明确诊断是防止胆道损伤的关键,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萌;李冰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开放手术的同时行经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26例伴有可复性腹股沟疝的BPH患者,采用补片修补,行经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然后按常规方法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结果 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0年,1例术后14个月出现腹股沟疝复发,复发率3.8%,其他25例未出现感染和腹股沟疝复发.结论 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同时行经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肯定 ,对老年患者更有意义.
作者:廖华东;梁成军;王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5例,年龄32~79岁,平均55.5岁.其中男41例,女24例,均有消化道出血史,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脾肿大.
作者:王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膜.当受精卵于子宫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亦称宫外孕.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32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32例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银平;步艳玲;郭凤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耻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临床上普遍开展.但若处理不当,会出现多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收治前列腺术后排尿困难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振堂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舒适是一种主观感觉,作为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身心舒适的条件,并通过相关的护理活动来满足患者对舒适的需求,这对于在施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是非常必要的.让病人感到大程度的舒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也是评价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我们对150例前列腺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应用PICC治疗的96例患者总结分析.结果 PICC留置输液,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穿刺局部疼痛.本组96例患者未出现感染、血气胸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结论 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及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卫锦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发热的主要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 选取我科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500例行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30例留置导管期间出现发热,常规拔管后发热消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热多发生置管后3~10 d,导管尖端可检出革兰阳性球菌(17/30)、真菌(8/30)及革兰氏阴性杆菌(5/30);30例中66.7%的病例发生在胃肠道功能不全需静脉营养的病人;76.7%病例在普通病房行中心静脉穿刺操作,23.3%病例在手术室行该操作.结论 导管相关性发热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尽早建立肠内营养,尽可能选择无菌环境行插管操作对防治导管相关性发热有一定意义.
作者:赵爱粉;张端孟;杨瑞;杨丰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的肩部损伤,在锁骨骨折中锁骨远端骨折占其中的15%[1].笔者自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采用沈阳东亚医疗防疫研究所生产的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德寿;李旭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对分娩时无痛的需求愈来愈高,可行走的无痛分娩是当前较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且行走可增强子宫收缩力,并有利于胎头下降,从而缩短分娩产程,产妇比较满意.本文就可行走的无痛分娩在临床应用作一简单探讨,评价其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管世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先天性阴道畸形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性生活、生育能力及心理健康都将受到直接而深远的影响[1].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8年4月,对12例先天性阴道畸形患者施行阴道成形术,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牛冬花;常俊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甲状腺血供丰富,手术切除容易出血,甚至大出血,危害性极大.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立止血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取得了良好止血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彬;梁成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外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该组患者45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8例,闭合性损伤27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42例(93.3%).经腹手术26例,经胸手术9例,经胸腹联合切口6例,经腹手术后改胸腹联合切口3例,未手术死亡 1 例.结果 全组死亡3例,病死率6.7%.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本病治愈率,胸部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外科手术是治疗膈肌损伤的可靠方法.术中仔细探查膈肌是减少漏诊的关键.
作者:王月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