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发热处理体会

赵爱粉;张端孟;杨瑞;杨丰鲜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发热, 回顾性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发热的主要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 选取我科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500例行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30例留置导管期间出现发热,常规拔管后发热消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热多发生置管后3~10 d,导管尖端可检出革兰阳性球菌(17/30)、真菌(8/30)及革兰氏阴性杆菌(5/30);30例中66.7%的病例发生在胃肠道功能不全需静脉营养的病人;76.7%病例在普通病房行中心静脉穿刺操作,23.3%病例在手术室行该操作.结论 导管相关性发热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尽早建立肠内营养,尽可能选择无菌环境行插管操作对防治导管相关性发热有一定意义.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可行性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多导睡眠仪(PSG)及临床确诊的OSAHS患者68例病历资料,其阻塞部位位于咽腔及鼻腔.经联合或分次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有效率100%,12个月有效率97%.提高了生活质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确诊为OSAHS患者,根据阻塞部位为咽腔及鼻腔者分别行腭垂腭咽成形术、鼻部手术以扩大咽腔改善通气,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思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法加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手法加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对采用手法加中药熏洗治疗的7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72例1~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68例,好转2例,未愈2例;随访3~4年,治愈者复发2例,好转者加重1例.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手法加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产妇产后乳腺管堵塞疏通方法探讨

    目的 研究解决产后乳腺管堵塞的简单有效手段.方法 对70例产后乳房胀痛的产妇,使用鹿角片、鲜橘子叶和红糖一起煎制后,取汁顿服,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乳汁量,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患者服用后乳胀明显减轻,所有乳腺管均被疏通,挤奶或吸奶时有大量乳汁从乳腺管射出,有效率为100%.结论 鹿角片、鲜橘子叶和红糖一起煎制能有效疏通乳腺管,解除乳房胀痛,疗效确切,易于操作.

    作者:王艳晓;母海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宫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346例不孕症患者应用宫腔镜直接观察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口,在直视下输卵管加压推注美篮和疏通液,术后给予替硝唑0.25 g,每日3次口服,术后随访其受孕情况.结果 346例患者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57例,子宫内膜炎77例,黏膜下肌瘤10例,宫腔粘连28例,畸形子宫8例,宫内异物7例,输卵管阻塞225例,经加压疏通再通141例,其中双侧87例,单侧54例,治疗后复通率62.5%,妊娠率48.5%.结论 宫腔镜是诊治不孕症的重要方法,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可提高输卵管阻塞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撕裂4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行剖宫产术发生子宫切口撕裂伤病例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子宫切口撕裂与子宫、胎儿、医源性因素的关系.结果 枕后位、先露深嵌、宫口开大8 cm以上切口撕伤率明显升高;胎儿体重>4000 g、子宫下段形成差、瘢痕子宫切口撕伤率增高;子宫下段切口位置的选择、麻醉效果、手术的技巧与切口撕伤有密切关系.结论 术前必须正确评估胎位、胎先露、宫口开大情况、胎儿体重、子宫手术史、麻醉效果等因素,术中娩出胎儿务必沉着、稳健,避免急躁、粗暴.

    作者:周翠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和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154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154例患者,151例治愈,3例好转出院,治愈率为98.1%.结论 经过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护理,可使住院时间缩短,各种并发症减少.

    作者:汪粉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3例创伤性膈疝的急诊手术分析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所收治的21例创伤性膈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16例,术中探查确诊5例;经腹径路手术17例,经胸径路手术2例,胸腹联合径路手术2例;21例全部治愈.结论 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开胸探查术是绝大多数创伤性膈疝首选的手术方法,尽早手术修补膈肌裂口,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程长春;陈国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静脉全营养混合液应用于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静脉全营养混合液是将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以及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混合而制成的营养液.近年来,随着新生儿急救及临床营养支持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全营养液广泛应用于高危新生儿,使得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得到逐年提高,同时肠外营养并发症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李焕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早期

    目的 总结使用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腕部热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手、腕部热轧伤患者1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早期修复术治疗,随访6~8个月,观察手部功能、外形和感觉的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手、腕部热轧伤治疗不当易继发手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因此,早期消灭创面、恢复手的功能是治疗手、腕部热轧伤后手部软组织损伤的关键.骨间北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成活,能大限度恢复手功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魏一珉;王新苗;翟学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中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加强临床预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2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500 ml的患者作为出血组,选择出血病例前后非出血患者252例作为对照,流行病学优势比(OR)分析和多元Logistic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机、胎盘粘连或植入、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巨大儿、妊高征、子宫切口撕裂和产程异常与术中出血相关联(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切口撕裂、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植入、前置胎盘是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独立因素,在控制混杂因素之后其OR值分别是10.522、2.235、4.502和9.910(P<0.01).结论 子宫切口撕裂、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植入、前置胎盘是剖宫产术中出血显著的危险因素,重视孕前和孕期保健,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提高医生手术操作技术是减少出血的关键.

    作者:张秀兰;陈环;翁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合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的21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临床类型选择手术方式,效果满意.结论 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明确诊断是防止胆道损伤的关键,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萌;李冰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offa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Hoffa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Hoffa骨折患者1例保守治疗、4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5例均获随访,时间13~31个月.功能恢复参照Letenneur方法进行评估:优良3例,可2例.结论 Hoffa骨折的临床特点以膝关节屈曲外翻位损伤多见,外髁发生率较高.X线对诊断价值有限,多借助CT检查.治疗原则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康复锻炼.

    作者:齐武松;许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肛肠手术及术后止痛方法的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180例肛肠病患者的术中麻醉和术后的疼痛情况分两组进行严密观察,对疼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采取因人而异的处理措施,有效镇痛,能使患者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痛苦,有利于术后恢复.结论 肛肠手术及术后疼痛与解剖特点、手术及麻醉方式、术后处理等因素相关,经选择性和综合性治疗止痛效果满意.

    作者:陶国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300份缺陷病案情况分析

    病案是临床医疗的原始记录,又是提供教学、科研、医务人员的重要资料,在当前全社会推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时期,病案在解决医疗纠纷、鉴定医疗事故,在调解、仲裁、判决医疗案件,在医疗保险索赔、理赔中,更体现出它的重要作用.病案记录中的任何一点疏漏、差错或文字语言缺陷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提高病案质量十分重要.我院按<河南省病历书写规范>,对2007年1月至8月份的出院病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隐患.

    作者:郭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门脉高压症47例分析

    目的 分析断流术对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至2006年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大出血史47例病人的资料,探讨其方法及疗效.结果 门奇断流加食管下段横断术并发吻合口漏1例,1例死亡于术中溶血反应,术后止血彻底,近期疗效好.随访19例,15个月~5年,5年生存率为89.4%.结论 断流术对治疗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确切,并有利肝功能恢复.为提高手术疗效,应合理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断流,熟练掌握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同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门诊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的心理研究

    目的 了解门诊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迫切的需求和顾虑,为制定及时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60例进行心理调查分析,SCL-90还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门诊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①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指数和各个因子分多高于个全国常模.②SAS和SDS评分均提示:存在明显焦虑或抑郁情况.结论 ①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且随着骨折的愈合心理障碍程度明显减轻.②采取及时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减少心理创伤是必要的.

    作者:莫菊英;刘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37例临床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极为严重的外科急症,近年来,尽管对SAP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和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但病死率仍高达15%~40%[1].它的病程特点为广泛的胰周及胰内脂肪坏死、胰实质坏死及出血,严重者伴有休克、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为探讨SAP临床特征和预后,现将笔者遇到的SAP 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冯小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隐性乳腺癌的诊治体会

    隐性乳腺癌(occuit breast,OBC)是指乳腺内扪不到肿块,或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具体包块而腋窝淋巴结发生转移癌的乳腺癌,临床上必较少见.1998年元月至2008年元月我们共收治乳腺癌264例,其中OBC 16例(0.6%),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泉水;王宪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治经验.方法 对38例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均治愈,无复发及转为慢性骨髓炎,无肢体功能障碍.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规范的抗生素治疗,及时对病灶进行手术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炜;王大明;王德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00例ASA Ⅰ~Ⅱ级行门诊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以瑞芬太尼0.75 μg/kg静脉注射.B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以芬太尼1 μg/kg静脉注射.两组均于3 min后缓慢静注丙泊酚1~2 mg/kg.术中观察记录插入胃镜前、胃镜过咽、镜检时和检查完5 min后的MAP、HR、SpO2.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安全离院时间以及麻醉效果与麻醉期间和麻醉后不良反应等.结果 B组在插入胃镜前、胃镜经咽,镜检时及镜检后5 min各时点HR较A组明显减慢(P<0.05).B组MAP较A组明显降低(P<0.05).A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安全离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麻醉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定向力恢复时间短,安全离院时间短,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镜检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涛;崔爱学;刘晓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