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17例重症妊高征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处理

于娟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急性左心衰竭
摘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产妇特有的常见病.如处理不当可严重危及母婴生命.现将我院妇产科自2006年以来收治的17例重症妊高征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孕妇的临床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5.9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刘剑锋;潘德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40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次全切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自1993年3月-2005年3月,对40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病人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获得成功,疗效满意,现就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为女性,汉族11例,维吾尔族13例,哈萨克族10例,蒙古族3例、锡伯族2例,回族1例.年龄46~75岁.甲状腺Ⅱ度肿大15例,Ⅲ 度肿大25例.切除组织大2 600g,小640g.本组病人均有心悸,气促、怕热、消瘦、手抖、急躁、月经紊乱等典型甲亢症状,8例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疾.所有病人甲状腺均Ⅲ度以上肿大,多伴有甲状腺震颤和血管杂音、气管明显受压偏位6例,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10例,腺瘤并甲亢2例,高轼能甲状腺腺瘤2例.

    作者:王桂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终末病案质控缺陷分析与防范对策

    病历书写是临床医师诊疗活动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工作,其质量主要体现在病历记录的客观、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及规范.病历质量的高低既可以反映出医务人员医学知识、分析能力、学术思想、医疗作风,也是医院管理的具体体现.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化、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保险的崛起、医院服务功能结构的变化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对病历书写和病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避免由于病案原因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对本院2009年度的出院病案进行病案质量控制分析,具体结果及防范对策如下.

    作者:李国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阿咖酚散过量服用合并重度低钠血症1例急救体会

    目的:报道阿咖酚散的不良反应及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阿咖酚散过量服用合并重度低钠血症1例中年女性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结果:患者于入院14h神志转清,复查血钠为132.4mmol/L.4d后复查各项指标正常治愈出院.随访2个月患者无不适.结论:阿咖酚散用药过程应警惕药源性低钠血症,及时检测电解质指导有针对性的处置.

    作者:巫丽萍;陆东健;陈咏佳;苏月南;张奕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鱼腥草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联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鼻窦炎11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联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9例.对照组注射鱼腥草注射液,治疗组注射鱼腥草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注射选穴为肺俞、合谷,隔日1次.治疗30d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鱼腥草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联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

    作者:唐年亚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脊麻针单纯腰麻在下腹部、肛门直肠、下肢等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基层医院的手术种类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其中下腹部、盆腔及下肢手术占有重要比例.为了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被广泛应用,因其发扬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两者的缺点和不足,比较符合基层医院的手术类型及现实需要.但CSEA后硬膜外阻滞失败、阻滞平面异常广泛、全脊麻、术后头痛及腰痛等并发症不容忽视.为了追求应人、应病、应需要的个体化、人性化的麻醉方式,笔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下腹部、肛门直肠、下肢等短小手术中应用脊麻针单纯腰麻(CSA)联合术后静脉镇痛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廖榕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葡萄糖酸锌佐治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在治疗儿童轮状病毒(RV)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09年1月、2009年9月-2010年12月笔者诊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80例.随机分为加葡萄糖酸锌组(观察组)及不加葡萄糖酸锌组(对照组).二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加用葡萄糖酸锌冲剂治疗,其他治疗均相同.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6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止泻时间分别为(5.10±1.05)d和(6.85±1.46)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佐治儿童RV疗效肯定,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依从性好.

    作者:张颖;贺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胸痛在基层医院急诊处理初步探讨

    胸痛是胸部疼痛感,表现复杂多变,可由胸壁或胸廓疾病引起,也可来源于胸腔内脏器病变,腹部疾病也可表现为胸痛,轻则难受不适,重则很快致命.笔者回顾分析了2008年1月-2010年12月以胸痛为主诉的8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家成;朱友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终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心衰的患病率为1.3%[1].舒适护理是一个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上达到愉悦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程度,以促进疾病康复[2].我院从2008年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其不舒适因素,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全麻术中并发恶性高热1例分析

    术中并发恶性高热主要的诱发因素是由麻醉药物激发,以应用氟烷、琥珀胆碱常见.我院于2004年9月收治1例全麻术中并发高热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爱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社区门诊护理人员在防控医院感染工作中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如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陪住者以及探视者.社区门诊是基层医疗、卫生及防疫机构,是患有各种疾病患者先就诊、治疗及护理的公共场所.传染源相对集中,患者的皮肤、黏膜、排泄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或医疗护理用物间接传染给其他患者.患者之间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也会造成患者之间相互传染.另外,大量抗生素应用使机体防御屏障人为破坏,致使抗病能力降低,引起感染.多种侵入性诊疗,如手术、换药、留置导尿等、所用器械、物品消毒不严格,亦可造成再次感染.再有,感染性废弃物品处理不当,可提高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加感染机会.护理人员承担大量的临床日常工作,因此,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新时期门诊导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问题

    目的:总结新时期门诊导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问题.方法:根据我院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门诊导诊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了导诊的服务质量.导诊人员年轻化,在导诊过程中,做到眼勤、嘴勤、手脚勤,提高了责任心和患者对医院的责任感.结论:医院导诊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作者:许新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特点、真菌种类、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病因、抗生素及激素运用、以及真菌种类、诊治情况.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与患者长期运用激素、抗生素致免疫功能低下有关.42例患者痊愈或好转33例,自动出院5例,2例死亡,2例转院.结论:近几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的不合理运用,导致肺部真菌感染发病比率增高,且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给临床医师诊治带来困难,一般采取经验性抗真菌药物治疗,治疗时应及早、足量运用抗真菌药物,但切记盲目运用,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合理运用抗生素、激素.

    作者:殷建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现代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逐步落实、<护士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客观上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自己的权利受到护理人员的侵犯或家属有不满意时,不管护理人员的行为是有意的还是过失的,一般不会得到患者的谅解,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尤其儿科护士承受着比其他科室护士更大的心理、精神压力.因此,如何防范护患纠纷是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肛周脓肿诊疗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1例临床确诊的肛周脓肿患者行彩色超声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变位置.结果:31例肛周脓肿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6例有肛瘘.结论:超声检查在肛周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庆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CT、MRI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T、MRI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42个早期ANFH的患者进行双髋关节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29例患者42个部位早期ANFH中,X线平片、CT及MRI的阳性准确率分别为42.9%、83.3%、97.6%.结论:CT是诊断早期ANFH的重要检查方法,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为成人ANFH的早期诊断带来帮助;MRI诊断早期ANFH比CT更具敏感性,并能准确分期,CT与MRI相结合,是诊断成人早期ANFH的可靠手段,为临床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老年人重度颅脑损伤的护理

    老年性重度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除重度颅脑损伤本身病情重,变化快,加上老年人自身调节功能降低及伴有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减退,术后死亡率高,愈后差.护理上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外,还应了解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同时做好健康教育,改善愈后.我科自2005-2009年共收治老年重度颅脑损伤356例,通过采取有的治疗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芝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出院联系卡在优化患者出院流程中的应用

    改革制度、优化流程是推进医院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医院科学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我院设计出院联系卡优化患者出院流程,联系卡内容包含:问候祝福语、出院流程指导、出院带药用法及个性化的健康须知内容、联系方式.通过出院联系卡关注了患者出院后的需求,满足了患者对个性化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了出院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周凯云;陆妹娟;阮仙英;陈先玲;任青;王雯易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人中、百会穴注射香丹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中、百会穴注射香丹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香丹注射液组共4组,每组15只,均用药14d后,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30min后再灌注60min,测定脑匀浆中SOD活力、MDA含量、NO和NOS含量.结果:脑匀浆SOD活力、NO和NOS含量: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和香丹注射液组比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对照组与香丹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匀浆MDA含量: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和香丹注射液组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对照组与香丹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中、百会穴注射香丹注射液能够减轻再灌注期脑组织的损害,保护脑组织.

    作者:申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并发症与舒适度,对比经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优缺点.方法:391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分为两组:桡动脉组(183例)和股动脉组(208例),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舒适度的情况.结果: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术后局部血肿或伤口出血、血管迷走反射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组(P<0.05),动脉痉挛及闭塞发生率桡动脉组高于股动脉组(P<0.01);术后经桡动脉组腰背疼痛、尿潴留、便秘、平均卧床时间及换药次数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可减少患者不适与痛苦,增加舒适度,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莫秀凤;杨海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