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云
目的:通过对高钾血症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心电图对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3例高钾血症患者的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改变和血清钾测定存在一定的差异,肾功能不全所致排钾困难有较好的一致性,而细胞内钾外移所致的血清钾升高无心电图改变.随着血清钾浓度的升高,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递增,合并多种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会加重心电图改变.结论:心电图对高血钾改变的反映比血清钾测定更准确,可作为诊断、判定程度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会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在治疗儿童轮状病毒(RV)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09年1月、2009年9月-2010年12月笔者诊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80例.随机分为加葡萄糖酸锌组(观察组)及不加葡萄糖酸锌组(对照组).二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加用葡萄糖酸锌冲剂治疗,其他治疗均相同.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6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止泻时间分别为(5.10±1.05)d和(6.85±1.46)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佐治儿童RV疗效肯定,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依从性好.
作者:张颖;贺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完善急诊科与病房、ICU的交接,使急诊患者得到连续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应用交接单,建立健全交接制度,促使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详细的患者交接.结果:交接单的应用,使差错事故和护理缺陷得到很好的纠正.结论:交接单的临床应用,强化了急诊患者的护理管理,使急诊护理工作的程序更具科学性、有序性、规范性,从而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避免了因交接不严引起的各种矛盾,减少了护患纠纷.
作者:姜翠凤;杨登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联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9例.对照组注射鱼腥草注射液,治疗组注射鱼腥草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注射选穴为肺俞、合谷,隔日1次.治疗30d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鱼腥草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联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
作者:唐年亚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在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30例肺炎患儿应用酚妥拉明的病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30例患儿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塞、烦躁等症状,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治疗后保证了用药安全.结论:严密观察、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保证药疗和用药安全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海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课程考试评价体系是确保课程考试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的关键因素,本文拟就医学院校课程考试评价体系中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课程考试评价体系的一些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英;于强;兰光明;张雪梅;张瑞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1 急性发作期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下肢关节,以第一跖趾关节和踝关节为常见.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属中医湿热痹范畴.方选四妙散加味,功在清热利湿、凉血通络.如治沈某某,男,56岁.2004年4月13日初诊.患者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反复发作半年,昨天因饮啤酒及食海鲜后,今天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再发,局部灼热,行走困难.查血尿酸610μmol/L.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下注,流注关节.治以清热泄浊、凉血散淤.方选四妙散加味:黄柏、川牛膝、丹皮各10g,薏苡仁、土茯苓、海桐皮、蚕砂、汉防己、革薜各30g,苍术20g,生地、赤芍各15g,全蝎6g.5剂后患者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灼热基本消退,疼痛缓解,但触之仍有轻微疼痛.前方出入服用60余剂,症状消失,复查血尿酸166μmol/L.随访2年,未见复发.
作者:芮晓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提高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认识.方法:对102例经病理切片确诊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9例,不典型增生3例,慢性炎症34例,淋巴结核20例,恶性淋巴瘤25例,转移性癌7例,猫抓病及结节病各2例.结论: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非常多,常常需行切取活检以便于早期明确诊断.
作者:张继生;尹林;卜寿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富含高脂高热量饮食的快速普及,生存成本及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正逐年向年轻化发展,经统计,高血压及临界高血压人群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群体,现已引起医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临界高血压即高血压前期基本概念及防控治疗进展情况等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汪树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1例临床确诊的肛周脓肿患者行彩色超声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变位置.结果:31例肛周脓肿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6例有肛瘘.结论:超声检查在肛周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庆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胸痛是胸部疼痛感,表现复杂多变,可由胸壁或胸廓疾病引起,也可来源于胸腔内脏器病变,腹部疾病也可表现为胸痛,轻则难受不适,重则很快致命.笔者回顾分析了2008年1月-2010年12月以胸痛为主诉的8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家成;朱友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77例肝脏疾病患者及88例健康体检者的总胆汁酸(TBA)的含量,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进行综合对照分析.结果:肝脏疾病患者TBA阳性率都在80%以上,以急性肝炎、肝癌、慢性肝炎活动期的血清总胆汁酸升高显著,异常率为100%,肝硬化和肝癌患者TBA较ALT、AST有更高的检出率.结论:肝脏疾病患者血清TBA明显升高,说明TBA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判断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列为肝功能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熊荣;杨文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单位之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护理学科的不断进步,对大型综合性医院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沈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CT、MRI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42个早期ANFH的患者进行双髋关节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29例患者42个部位早期ANFH中,X线平片、CT及MRI的阳性准确率分别为42.9%、83.3%、97.6%.结论:CT是诊断早期ANFH的重要检查方法,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为成人ANFH的早期诊断带来帮助;MRI诊断早期ANFH比CT更具敏感性,并能准确分期,CT与MRI相结合,是诊断成人早期ANFH的可靠手段,为临床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严重创伤性肝外伤基层医院常见,约占腹部损伤10%~15%,且多伴有合并伤,易延误诊断,处理复杂,仍有较高死亡率,约10%~25.6%[1].回顾我院2000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肝破裂87例,其中采用带蒂大网膜填塞治疗严重肝外伤(serious liver trauma,SLT)15例.死亡2例,死亡率13.3%.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边明星;崔海潮;周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5.9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刘剑锋;潘德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畸胎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2月182例卵巢畸胎瘤手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组104例,开腹组78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雌激素水平、术后6个月异常子宫出血等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50.27±14.35)min,开腹组(66.54±16.74)min,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48.1±10.6)ml,开腹手术组(83.4±34.8)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镜组(14.9±5.3)h,开腹手术组(20.5±10.6)h,住院天数腹腔镜组(4.4±1.2)d,开腹组(7.5±2.3)d,术后3d雌激素水平腹腔镜组(34.13±1.36) ng/ml,开腹组(99.23±2.56)ng/ml,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雌激素水平、术后异常子宫出血,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畸胎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不影响卵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婷;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用中药蚕砂漱口治疗妊娠期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蚕砂漱口治疗妊娠期龈炎作为治疗组,与30例未行蚕砂漱口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用牙龈出血指数作为疗效观察指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组内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蚕砂漱口能够有效减轻牙龈出血情况.
作者:张志闻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并发症与舒适度,对比经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优缺点.方法:391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分为两组:桡动脉组(183例)和股动脉组(208例),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舒适度的情况.结果: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术后局部血肿或伤口出血、血管迷走反射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组(P<0.05),动脉痉挛及闭塞发生率桡动脉组高于股动脉组(P<0.01);术后经桡动脉组腰背疼痛、尿潴留、便秘、平均卧床时间及换药次数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可减少患者不适与痛苦,增加舒适度,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莫秀凤;杨海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产后母婴分离对产妇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分娩的418例产妇,根据母婴分离与否分为两组,母婴分离为研究组222例,母婴同室为对照组196例,评估两组产妇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及泌乳量、产后出血时间、产后情绪异常率、产后子宫复旧时间及产后42d母乳喂养率等情况的影响.结果: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开始泌乳量、产后恶露时间、产后抑郁发生率、子宫复旧时间、产后42d母乳喂养率,研究组分别为(20.3±4.7)h,(10.5±8.1)ml,(31.9±4.2)d,11.26%,(45.4±4.9)d,72.52%;对照组分别为(12.5±2.3)h,(17.1±7.3)ml,5.61%,(37.2±2.6)d,89.28%,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分离延长了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减少,恶露时间长、子宫复旧慢,并增加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使产后母乳喂养率降低,影响到母儿的身心健康.
作者:黄婉明;关渐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