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杏梅;梁慧清;郭佩英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基层医院的手术种类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其中下腹部、盆腔及下肢手术占有重要比例.为了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被广泛应用,因其发扬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两者的缺点和不足,比较符合基层医院的手术类型及现实需要.但CSEA后硬膜外阻滞失败、阻滞平面异常广泛、全脊麻、术后头痛及腰痛等并发症不容忽视.为了追求应人、应病、应需要的个体化、人性化的麻醉方式,笔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下腹部、肛门直肠、下肢等短小手术中应用脊麻针单纯腰麻(CSA)联合术后静脉镇痛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廖榕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多发性创伤是指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2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属于较严重者[1].并且有死亡率高、休克发生率高、伤后并发症和感染率高等特点.我科于2005年4月17日收治1例多发性创伤患者,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炳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在我国约80%的脑卒中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发生率高,是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方法日益受到重视,相关报道很多,笔者经查阅大量资料将近年来对脑卒中偏瘫后的肢体恢复方法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康哲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报道阿咖酚散的不良反应及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阿咖酚散过量服用合并重度低钠血症1例中年女性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结果:患者于入院14h神志转清,复查血钠为132.4mmol/L.4d后复查各项指标正常治愈出院.随访2个月患者无不适.结论:阿咖酚散用药过程应警惕药源性低钠血症,及时检测电解质指导有针对性的处置.
作者:巫丽萍;陆东健;陈咏佳;苏月南;张奕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套管柔软,管径粗,易于操作和固定,静脉留置针是将套管、延长管、肝素帽整合为一体的密闭式静脉操作系统,该项操作使护士在整个操作中避免了与血液接触,从而避免了血液暴露而引起的疾病,静脉留置针主要用于静脉输液,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可实现多次输液.尤其与延长管和三通管连接,不仅方便了给药,而且在抢救大出血、休克等危重患者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不当的使用静脉留置针也会给患者加深痛苦,如引起皮下血肿、静脉炎等并发症,穿刺不成功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那么如何合理应用静脉留置针,现将体会整理如下.
作者:扈燕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科生今后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从对医科生科研态度的正确引导、增开综合性实验、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培养医科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思索.
作者:厉荣玉;董群;刘辉;王萍;余方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人中、百会穴注射香丹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香丹注射液组共4组,每组15只,均用药14d后,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30min后再灌注60min,测定脑匀浆中SOD活力、MDA含量、NO和NOS含量.结果:脑匀浆SOD活力、NO和NOS含量: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和香丹注射液组比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对照组与香丹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匀浆MDA含量: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和香丹注射液组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对照组与香丹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中、百会穴注射香丹注射液能够减轻再灌注期脑组织的损害,保护脑组织.
作者:申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完善急诊科与病房、ICU的交接,使急诊患者得到连续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应用交接单,建立健全交接制度,促使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详细的患者交接.结果:交接单的应用,使差错事故和护理缺陷得到很好的纠正.结论:交接单的临床应用,强化了急诊患者的护理管理,使急诊护理工作的程序更具科学性、有序性、规范性,从而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避免了因交接不严引起的各种矛盾,减少了护患纠纷.
作者:姜翠凤;杨登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肌)皮瓣治疗褥疮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肌)皮瓣治疗2例Ⅲ度以上褥疮,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术后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及时清理创面和更换负压引流护创材料,保证有效的引流,注意观察术后(肌)皮瓣颜色、血运情况.结果:2例褥疮愈合.结论:对于Ⅲ度以上褥疮,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肌)皮瓣治疗,加强术后护理,能有效、快速的修复褥疮.
作者:葛梅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质量管理内容及措施.方法:按行业标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质控网络,纵横交错网络系统,连续性运行,全面掌握去污区各项工作是否到位.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合理的建筑布局、完善的规章制度、质控网络连续运行、护士专业素质及慎独精神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关键.结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质量.
作者:游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77例肝脏疾病患者及88例健康体检者的总胆汁酸(TBA)的含量,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进行综合对照分析.结果:肝脏疾病患者TBA阳性率都在80%以上,以急性肝炎、肝癌、慢性肝炎活动期的血清总胆汁酸升高显著,异常率为100%,肝硬化和肝癌患者TBA较ALT、AST有更高的检出率.结论:肝脏疾病患者血清TBA明显升高,说明TBA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判断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列为肝功能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熊荣;杨文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观察,实施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挽救濒死心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死亡率.结论:正确的护理可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日康复,并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潘红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在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30例肺炎患儿应用酚妥拉明的病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30例患儿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塞、烦躁等症状,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治疗后保证了用药安全.结论:严密观察、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保证药疗和用药安全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海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CT、MRI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42个早期ANFH的患者进行双髋关节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29例患者42个部位早期ANFH中,X线平片、CT及MRI的阳性准确率分别为42.9%、83.3%、97.6%.结论:CT是诊断早期ANFH的重要检查方法,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为成人ANFH的早期诊断带来帮助;MRI诊断早期ANFH比CT更具敏感性,并能准确分期,CT与MRI相结合,是诊断成人早期ANFH的可靠手段,为临床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4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资料,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432例LC患者经术前、术后观察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瘢痕小、住院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对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谢光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方法:将105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GS)250ml,1次/d,连用20d,吡拉西坦注射液100ml,1次/d,连用20d;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GS 250ml,1次/d,连用20d,胞二磷胆碱0.75加入5%GS 250ml,1次/d,连用2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54%明显高于对照组78%(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金林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其完全流产率85%,但存在出血量多,出血时间较长等缺陷.笔者采用加味生化颗粒配合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明显减少了出血量,缩短了出血时间,也相应提高了流产率,减少了再行刮宫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峰;李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1 急性发作期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下肢关节,以第一跖趾关节和踝关节为常见.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属中医湿热痹范畴.方选四妙散加味,功在清热利湿、凉血通络.如治沈某某,男,56岁.2004年4月13日初诊.患者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反复发作半年,昨天因饮啤酒及食海鲜后,今天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再发,局部灼热,行走困难.查血尿酸610μmol/L.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下注,流注关节.治以清热泄浊、凉血散淤.方选四妙散加味:黄柏、川牛膝、丹皮各10g,薏苡仁、土茯苓、海桐皮、蚕砂、汉防己、革薜各30g,苍术20g,生地、赤芍各15g,全蝎6g.5剂后患者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灼热基本消退,疼痛缓解,但触之仍有轻微疼痛.前方出入服用60余剂,症状消失,复查血尿酸166μmol/L.随访2年,未见复发.
作者:芮晓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9岁.因左足大拇指皮肤红肿热痛伴同侧腹股沟淋巴结疼痛来我所就诊.体检:体温37.6℃,脉搏79次/min,呼吸率19次/min,血压133/83mmHg(1mmHg=0.133kPa),左足大拇指及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有压痛,其他未见异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诊断:左足大拇指皮肤炎症.给予0.9%氯化钠250ml加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1.2g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mg静脉滴注,qd.约10min后,患者出现头晕,视物不清、胸闷心慌、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畏寒、脉搏微弱、血压为0.考虑为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迅速给予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皮下注射,同时,更换液体为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快速静脉滴注.经抢救后患者神志转清,呼吸、心跳恢复正常,血压逐渐正常.
作者:陈芳芳;罗永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1例临床确诊的肛周脓肿患者行彩色超声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变位置.结果:31例肛周脓肿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6例有肛瘘.结论:超声检查在肛周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庆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