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翠凤;杨登山
胸痛是胸部疼痛感,表现复杂多变,可由胸壁或胸廓疾病引起,也可来源于胸腔内脏器病变,腹部疾病也可表现为胸痛,轻则难受不适,重则很快致命.笔者回顾分析了2008年1月-2010年12月以胸痛为主诉的8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家成;朱友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逐步落实、<护士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客观上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自己的权利受到护理人员的侵犯或家属有不满意时,不管护理人员的行为是有意的还是过失的,一般不会得到患者的谅解,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尤其儿科护士承受着比其他科室护士更大的心理、精神压力.因此,如何防范护患纠纷是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观察,实施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挽救濒死心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死亡率.结论:正确的护理可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日康复,并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潘红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严重创伤性肝外伤基层医院常见,约占腹部损伤10%~15%,且多伴有合并伤,易延误诊断,处理复杂,仍有较高死亡率,约10%~25.6%[1].回顾我院2000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肝破裂87例,其中采用带蒂大网膜填塞治疗严重肝外伤(serious liver trauma,SLT)15例.死亡2例,死亡率13.3%.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边明星;崔海潮;周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CT、MRI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42个早期ANFH的患者进行双髋关节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29例患者42个部位早期ANFH中,X线平片、CT及MRI的阳性准确率分别为42.9%、83.3%、97.6%.结论:CT是诊断早期ANFH的重要检查方法,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为成人ANFH的早期诊断带来帮助;MRI诊断早期ANFH比CT更具敏感性,并能准确分期,CT与MRI相结合,是诊断成人早期ANFH的可靠手段,为临床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在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30例肺炎患儿应用酚妥拉明的病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30例患儿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塞、烦躁等症状,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治疗后保证了用药安全.结论:严密观察、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保证药疗和用药安全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海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产后母婴分离对产妇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分娩的418例产妇,根据母婴分离与否分为两组,母婴分离为研究组222例,母婴同室为对照组196例,评估两组产妇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及泌乳量、产后出血时间、产后情绪异常率、产后子宫复旧时间及产后42d母乳喂养率等情况的影响.结果: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开始泌乳量、产后恶露时间、产后抑郁发生率、子宫复旧时间、产后42d母乳喂养率,研究组分别为(20.3±4.7)h,(10.5±8.1)ml,(31.9±4.2)d,11.26%,(45.4±4.9)d,72.52%;对照组分别为(12.5±2.3)h,(17.1±7.3)ml,5.61%,(37.2±2.6)d,89.28%,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分离延长了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减少,恶露时间长、子宫复旧慢,并增加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使产后母乳喂养率降低,影响到母儿的身心健康.
作者:黄婉明;关渐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昆明市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IL-1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选取145例昆明市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5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7例、胃溃疡38例),用PCR-RFLP检测外周血的IL-1β-511、IL-1β+3954、IL-1RN的基因型,并结合文献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结果:IL-1β-511基因型中,C/C 25例(17.2%)、C/T 80例(55.2%)、T/T 40例(27.6%);IL-1β+3954基因型中,C/C 139例(95.9%)、C/T 6例(4.1%)、无T/T;IL-1 RN位点L/L与1/2基因型各占116例(80.0%)、28例(19.3%)、2/2基因型1例(0.7%).与其他地区研究结果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昆明市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IL-1基因型分布特点与其他地区差异明显,可为该地区IL-1基因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丙生;许岸高;甘爱华;周曾芬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海洋褐藻类资源丰富,但目前对褐藻的开发仍处于较原始的状态,其附加值不高,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大部分为化学合成类药物,其副作用大,产生相应的抗药性逐年增加.病原菌的耐药性明显增强,新的致病菌和病毒不断出现,传统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生产的抗菌素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因此,开发一系列绿色环保,毒副作用小的海洋类药物是当代药物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作者:陈丹洁;杜梦奇;林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1例临床确诊的肛周脓肿患者行彩色超声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变位置.结果:31例肛周脓肿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6例有肛瘘.结论:超声检查在肛周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庆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化疗的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肿瘤患者采用PICC导管进行化疗,对PICC置管和留置过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PICC置管与留置过程并发症发生情况:机械性静脉炎12例(15.38%),导管异位8例(10.26%),渗血、血肿8例(10.26%),导管置入困难6例(7.69%),导管堵塞、导管滑出、皮肤过敏各4例(5.13%),穿刺点感染2例(2.56%).经过针对性预防护理后并发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肿瘤化疗患者PICC 相关并发症不容忽视,及时有效的预防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王位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病历书写是临床医师诊疗活动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工作,其质量主要体现在病历记录的客观、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及规范.病历质量的高低既可以反映出医务人员医学知识、分析能力、学术思想、医疗作风,也是医院管理的具体体现.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化、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保险的崛起、医院服务功能结构的变化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对病历书写和病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避免由于病案原因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对本院2009年度的出院病案进行病案质量控制分析,具体结果及防范对策如下.
作者:李国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在我国约80%的脑卒中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发生率高,是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方法日益受到重视,相关报道很多,笔者经查阅大量资料将近年来对脑卒中偏瘫后的肢体恢复方法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康哲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课程考试评价体系是确保课程考试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的关键因素,本文拟就医学院校课程考试评价体系中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课程考试评价体系的一些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英;于强;兰光明;张雪梅;张瑞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总结近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9 年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2000年剖宫产率为31.4%,2009年上升至46.7%,剖宫产率明显升高.2000-2004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2005-2009年社会因素占首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宣教,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作者:刘志华;陶李苏;马瑞霞;庄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的健全,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容易引发各种医疗纠纷.作为护士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的正当权益.所以,护士应努力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隐患,尽可能避免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汝娟;吴德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5.9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刘剑锋;潘德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在安置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和起搏故障.这是患者担心又缺乏知识的一部分,如何让患者在家庭中能了解并防护这些并发症,大限度地降低伤害,同时,正确地认识起搏器,减少不必要的顾虑,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并向患者宣教的保健知识.
作者:赵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老年性重度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除重度颅脑损伤本身病情重,变化快,加上老年人自身调节功能降低及伴有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减退,术后死亡率高,愈后差.护理上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外,还应了解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同时做好健康教育,改善愈后.我科自2005-2009年共收治老年重度颅脑损伤356例,通过采取有的治疗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芝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在治疗儿童轮状病毒(RV)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09年1月、2009年9月-2010年12月笔者诊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80例.随机分为加葡萄糖酸锌组(观察组)及不加葡萄糖酸锌组(对照组).二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加用葡萄糖酸锌冲剂治疗,其他治疗均相同.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6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止泻时间分别为(5.10±1.05)d和(6.85±1.46)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佐治儿童RV疗效肯定,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依从性好.
作者:张颖;贺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