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
术中并发恶性高热主要的诱发因素是由麻醉药物激发,以应用氟烷、琥珀胆碱常见.我院于2004年9月收治1例全麻术中并发高热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爱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产妇特有的常见病.如处理不当可严重危及母婴生命.现将我院妇产科自2006年以来收治的17例重症妊高征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孕妇的临床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逐步落实、<护士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客观上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自己的权利受到护理人员的侵犯或家属有不满意时,不管护理人员的行为是有意的还是过失的,一般不会得到患者的谅解,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尤其儿科护士承受着比其他科室护士更大的心理、精神压力.因此,如何防范护患纠纷是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77例肝脏疾病患者及88例健康体检者的总胆汁酸(TBA)的含量,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进行综合对照分析.结果:肝脏疾病患者TBA阳性率都在80%以上,以急性肝炎、肝癌、慢性肝炎活动期的血清总胆汁酸升高显著,异常率为100%,肝硬化和肝癌患者TBA较ALT、AST有更高的检出率.结论:肝脏疾病患者血清TBA明显升高,说明TBA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判断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列为肝功能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熊荣;杨文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观察,实施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挽救濒死心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死亡率.结论:正确的护理可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日康复,并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潘红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其完全流产率85%,但存在出血量多,出血时间较长等缺陷.笔者采用加味生化颗粒配合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明显减少了出血量,缩短了出血时间,也相应提高了流产率,减少了再行刮宫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峰;李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儿肾积水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可疑胎儿肾积水的孕妇进行追踪观察和总结.结果:28例孕妇有50个肾脏有肾盂积水,其中只是单侧肾盂积水的有6例,双侧均存在的有22例.结论:在产前诊断中对中晚期胎儿肾盂积水要反复对比,密切随访,有助于了解胎儿泌尿系统的发育状况,对出生后的随访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作者:杨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我院自1993年3月-2005年3月,对40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病人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获得成功,疗效满意,现就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为女性,汉族11例,维吾尔族13例,哈萨克族10例,蒙古族3例、锡伯族2例,回族1例.年龄46~75岁.甲状腺Ⅱ度肿大15例,Ⅲ 度肿大25例.切除组织大2 600g,小640g.本组病人均有心悸,气促、怕热、消瘦、手抖、急躁、月经紊乱等典型甲亢症状,8例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疾.所有病人甲状腺均Ⅲ度以上肿大,多伴有甲状腺震颤和血管杂音、气管明显受压偏位6例,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10例,腺瘤并甲亢2例,高轼能甲状腺腺瘤2例.
作者:王桂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1例临床确诊的肛周脓肿患者行彩色超声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变位置.结果:31例肛周脓肿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6例有肛瘘.结论:超声检查在肛周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庆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科生今后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从对医科生科研态度的正确引导、增开综合性实验、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培养医科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思索.
作者:厉荣玉;董群;刘辉;王萍;余方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高钾血症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心电图对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3例高钾血症患者的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改变和血清钾测定存在一定的差异,肾功能不全所致排钾困难有较好的一致性,而细胞内钾外移所致的血清钾升高无心电图改变.随着血清钾浓度的升高,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递增,合并多种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会加重心电图改变.结论:心电图对高血钾改变的反映比血清钾测定更准确,可作为诊断、判定程度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会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近年来, 随着超声乳化技术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在临床的推广使用, 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1].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是一款新型的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提供优良的远近视力,我院于2008年3月开始应用.在护理配合过程中,通过对Acrysof ReSTOR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相关原理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加强健康指导和个性化的心理指导,观察与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功能调节适应期,获得了良好的全程视力,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将临床观察结果与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彭正蓉;赵婷;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在我国约80%的脑卒中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发生率高,是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方法日益受到重视,相关报道很多,笔者经查阅大量资料将近年来对脑卒中偏瘫后的肢体恢复方法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康哲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完善急诊科与病房、ICU的交接,使急诊患者得到连续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应用交接单,建立健全交接制度,促使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详细的患者交接.结果:交接单的应用,使差错事故和护理缺陷得到很好的纠正.结论:交接单的临床应用,强化了急诊患者的护理管理,使急诊护理工作的程序更具科学性、有序性、规范性,从而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避免了因交接不严引起的各种矛盾,减少了护患纠纷.
作者:姜翠凤;杨登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质量管理内容及措施.方法:按行业标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质控网络,纵横交错网络系统,连续性运行,全面掌握去污区各项工作是否到位.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合理的建筑布局、完善的规章制度、质控网络连续运行、护士专业素质及慎独精神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关键.结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质量.
作者:游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畸胎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2月182例卵巢畸胎瘤手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组104例,开腹组78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雌激素水平、术后6个月异常子宫出血等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50.27±14.35)min,开腹组(66.54±16.74)min,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48.1±10.6)ml,开腹手术组(83.4±34.8)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镜组(14.9±5.3)h,开腹手术组(20.5±10.6)h,住院天数腹腔镜组(4.4±1.2)d,开腹组(7.5±2.3)d,术后3d雌激素水平腹腔镜组(34.13±1.36) ng/ml,开腹组(99.23±2.56)ng/ml,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雌激素水平、术后异常子宫出血,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畸胎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不影响卵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婷;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富含高脂高热量饮食的快速普及,生存成本及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正逐年向年轻化发展,经统计,高血压及临界高血压人群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群体,现已引起医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临界高血压即高血压前期基本概念及防控治疗进展情况等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汪树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特点、真菌种类、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病因、抗生素及激素运用、以及真菌种类、诊治情况.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与患者长期运用激素、抗生素致免疫功能低下有关.42例患者痊愈或好转33例,自动出院5例,2例死亡,2例转院.结论:近几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的不合理运用,导致肺部真菌感染发病比率增高,且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给临床医师诊治带来困难,一般采取经验性抗真菌药物治疗,治疗时应及早、足量运用抗真菌药物,但切记盲目运用,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合理运用抗生素、激素.
作者:殷建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1 急性发作期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下肢关节,以第一跖趾关节和踝关节为常见.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属中医湿热痹范畴.方选四妙散加味,功在清热利湿、凉血通络.如治沈某某,男,56岁.2004年4月13日初诊.患者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反复发作半年,昨天因饮啤酒及食海鲜后,今天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再发,局部灼热,行走困难.查血尿酸610μmol/L.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下注,流注关节.治以清热泄浊、凉血散淤.方选四妙散加味:黄柏、川牛膝、丹皮各10g,薏苡仁、土茯苓、海桐皮、蚕砂、汉防己、革薜各30g,苍术20g,生地、赤芍各15g,全蝎6g.5剂后患者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灼热基本消退,疼痛缓解,但触之仍有轻微疼痛.前方出入服用60余剂,症状消失,复查血尿酸166μmol/L.随访2年,未见复发.
作者:芮晓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及护理配合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诊治肺科病的价值,确保检查顺利进行.方法:对45例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分析,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给予术前心理指导及有效麻醉,熟练掌握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结果:45例经纤支镜诊断均顺利完成,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工作,取得患者配合,是保证纤支镜诊治顺利完成的有效措施.
作者:吴海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