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扈燕雁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应用, 护理
摘要: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套管柔软,管径粗,易于操作和固定,静脉留置针是将套管、延长管、肝素帽整合为一体的密闭式静脉操作系统,该项操作使护士在整个操作中避免了与血液接触,从而避免了血液暴露而引起的疾病,静脉留置针主要用于静脉输液,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可实现多次输液.尤其与延长管和三通管连接,不仅方便了给药,而且在抢救大出血、休克等危重患者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不当的使用静脉留置针也会给患者加深痛苦,如引起皮下血肿、静脉炎等并发症,穿刺不成功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那么如何合理应用静脉留置针,现将体会整理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肛周脓肿诊疗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1例临床确诊的肛周脓肿患者行彩色超声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变位置.结果:31例肛周脓肿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6例有肛瘘.结论:超声检查在肛周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庆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40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次全切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自1993年3月-2005年3月,对40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病人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获得成功,疗效满意,现就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为女性,汉族11例,维吾尔族13例,哈萨克族10例,蒙古族3例、锡伯族2例,回族1例.年龄46~75岁.甲状腺Ⅱ度肿大15例,Ⅲ 度肿大25例.切除组织大2 600g,小640g.本组病人均有心悸,气促、怕热、消瘦、手抖、急躁、月经紊乱等典型甲亢症状,8例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疾.所有病人甲状腺均Ⅲ度以上肿大,多伴有甲状腺震颤和血管杂音、气管明显受压偏位6例,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10例,腺瘤并甲亢2例,高轼能甲状腺腺瘤2例.

    作者:王桂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浅谈17例重症妊高征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处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产妇特有的常见病.如处理不当可严重危及母婴生命.现将我院妇产科自2006年以来收治的17例重症妊高征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孕妇的临床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参麦注射液致广泛性丘疹伴会阴部水肿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76岁,因患老年瓣膜性心脏病、心房纤颤、肺部感染于2010年5月9日入院.测体温36.5℃,当天给予参麦注射液60ml+5%GS 250ml静脉滴注30滴/min,1次/d.2010年5月10日患者时有发热,体温38.3℃,给予0.3%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2次/d,30滴/min,参麦注射液60ml+5%GS 250ml静脉滴注1次/d,30滴/min.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后,接着滴注左氧氟沙星,约1h患者自觉眼睑、嘴唇增厚,查体眼周、口周出现散在红色丘疹,立即停药,更换液体和输液器.疑为左氧氟沙星所致的不良反应,遂停用左氧氟沙星.5月11日使用参麦注射液后患者面部、胸背部、腹部、会阴部及四肢近端皮肤出现广泛红色丘疹,会阴部丘疹融合成片状伴水肿,呈半透明状,余疹间皮肤正常,同时患者出现寒战,测体温39.6℃, 给予地塞米松10mg,10%GS 10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滴后好转.疑为参麦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遂于5月12日停用参麦注射液,5月16日皮疹完全消失.

    作者:何淑华;汪祖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5.9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刘剑锋;潘德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加味生化颗粒配合米非司酮抗早孕50例

    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其完全流产率85%,但存在出血量多,出血时间较长等缺陷.笔者采用加味生化颗粒配合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明显减少了出血量,缩短了出血时间,也相应提高了流产率,减少了再行刮宫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峰;李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肿瘤患者化疗中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化疗的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肿瘤患者采用PICC导管进行化疗,对PICC置管和留置过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PICC置管与留置过程并发症发生情况:机械性静脉炎12例(15.38%),导管异位8例(10.26%),渗血、血肿8例(10.26%),导管置入困难6例(7.69%),导管堵塞、导管滑出、皮肤过敏各4例(5.13%),穿刺点感染2例(2.56%).经过针对性预防护理后并发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肿瘤化疗患者PICC 相关并发症不容忽视,及时有效的预防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王位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胆囊切除术损伤胆管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损伤胆管后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6例胆囊切除术损伤胆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修复术后作为判断疗效标准.结果:再手术与损伤原因、修复手术时机和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胆管损伤修复术后,疗效较差,再手术率较多.修复术力争术中、术后早期(48h内)或4周后处理,可减少术后胆管狭窄、胆漏的发生率,提高疗效.

    作者:黄为;陆业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972例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情况分析

    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的宣言和全球规划确定,预计到2000年4个月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提高到80%.由于多方面因素,我市原有母乳喂养率水平较低.数年来各医院产科医务人员始终把提倡、支持、保护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作为工作的重点.现对我市产后4个月内母乳喂养状况做横断面的调查和分析.

    作者:彭一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护理纠纷存在的隐患与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的健全,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容易引发各种医疗纠纷.作为护士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的正当权益.所以,护士应努力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隐患,尽可能避免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汝娟;吴德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我院10年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近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9 年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2000年剖宫产率为31.4%,2009年上升至46.7%,剖宫产率明显升高.2000-2004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2005-2009年社会因素占首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宣教,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作者:刘志华;陶李苏;马瑞霞;庄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联合检测血清AFP、CEA和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为提高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我院在2010年1月-2011年5月期间联合检测患者血清AFP、CEA和CA125,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原发性肝癌组:选取本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住院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5±15)岁,肝硬化组: 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8±19)岁,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0±18)岁.1.2 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清晨空腹采血3ml,分离血清,判断标准:AFP>20μg/L,CEA>5μg/L,CA125>35U/ml作为阳性界值.

    作者:欧阳胜利;吴群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套管柔软,管径粗,易于操作和固定,静脉留置针是将套管、延长管、肝素帽整合为一体的密闭式静脉操作系统,该项操作使护士在整个操作中避免了与血液接触,从而避免了血液暴露而引起的疾病,静脉留置针主要用于静脉输液,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可实现多次输液.尤其与延长管和三通管连接,不仅方便了给药,而且在抢救大出血、休克等危重患者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不当的使用静脉留置针也会给患者加深痛苦,如引起皮下血肿、静脉炎等并发症,穿刺不成功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那么如何合理应用静脉留置针,现将体会整理如下.

    作者:扈燕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102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认识.方法:对102例经病理切片确诊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9例,不典型增生3例,慢性炎症34例,淋巴结核20例,恶性淋巴瘤25例,转移性癌7例,猫抓病及结节病各2例.结论: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非常多,常常需行切取活检以便于早期明确诊断.

    作者:张继生;尹林;卜寿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老年人重度颅脑损伤的护理

    老年性重度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除重度颅脑损伤本身病情重,变化快,加上老年人自身调节功能降低及伴有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减退,术后死亡率高,愈后差.护理上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外,还应了解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同时做好健康教育,改善愈后.我科自2005-2009年共收治老年重度颅脑损伤356例,通过采取有的治疗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芝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新时期门诊导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问题

    目的:总结新时期门诊导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问题.方法:根据我院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门诊导诊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了导诊的服务质量.导诊人员年轻化,在导诊过程中,做到眼勤、嘴勤、手脚勤,提高了责任心和患者对医院的责任感.结论:医院导诊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作者:许新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胸痛在基层医院急诊处理初步探讨

    胸痛是胸部疼痛感,表现复杂多变,可由胸壁或胸廓疾病引起,也可来源于胸腔内脏器病变,腹部疾病也可表现为胸痛,轻则难受不适,重则很快致命.笔者回顾分析了2008年1月-2010年12月以胸痛为主诉的8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家成;朱友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血压前期的防控及治疗进展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富含高脂高热量饮食的快速普及,生存成本及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正逐年向年轻化发展,经统计,高血压及临界高血压人群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群体,现已引起医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临界高血压即高血压前期基本概念及防控治疗进展情况等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汪树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母婴分离对产妇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母婴分离对产妇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分娩的418例产妇,根据母婴分离与否分为两组,母婴分离为研究组222例,母婴同室为对照组196例,评估两组产妇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及泌乳量、产后出血时间、产后情绪异常率、产后子宫复旧时间及产后42d母乳喂养率等情况的影响.结果: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开始泌乳量、产后恶露时间、产后抑郁发生率、子宫复旧时间、产后42d母乳喂养率,研究组分别为(20.3±4.7)h,(10.5±8.1)ml,(31.9±4.2)d,11.26%,(45.4±4.9)d,72.52%;对照组分别为(12.5±2.3)h,(17.1±7.3)ml,5.61%,(37.2±2.6)d,89.28%,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分离延长了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减少,恶露时间长、子宫复旧慢,并增加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使产后母乳喂养率降低,影响到母儿的身心健康.

    作者:黄婉明;关渐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PPH术后尿潴留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共有550例PPH术后患者发生尿潴留,总结预防及尿潴留的护理措施.结果:麻醉影响、术口疼痛、环境及排尿方式的改变、液体输入量以及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等均可引起尿潴留.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尿潴留,护士可针对其原因给予相应护理.结论:做好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及时预防、减少及解除术后尿潴留发生.

    作者:何杏梅;梁慧清;郭佩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