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劲松;肖兆勇;陈平;李芹
目的 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病因、表现及诊治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12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胃黏膜病变约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23.8%,其病因依次是药物因素、严重疾病、酒类及其他.确诊方法为诱发因素及急诊胃镜检查.治疗方法: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降低胃内酸度,保护胃黏膜.结论 急性胃黏膜病变主要是应用了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和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及大量饮酒所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生长抑素治疗有效.
作者:刘菊;冯国红;王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开胸手术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尤以心肺并发症为多见,是导致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必要的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1],严重的肝破裂并发症多、伤情复杂、死亡率高,因而探讨此类损伤的诊断和处理,仍是当前腹部损伤的重要课题[2].
作者:刘传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胆囊切除后胆道动力障碍(PCBD)是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曾归纳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自80年代以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大多数PCS都可以发现具体的器质性病变,因而PCBD一直未受重视.
作者:许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有关钢板及螺丝钉断裂的取出方法报道较多,而复杂性股骨带锁髓内钉断裂后的取出报道尚少,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现就取出不同断裂类型的股骨带锁髓内钉中的7例复杂性断钉取出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战营;马鹏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3例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化疗分为术前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等.结果 43例术后病理阴道切缘及宫旁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前化疗组淋巴结阳性6例,占术前化疗人数的20.1%;直接手术组淋巴结阳性4例,占直接手术人数的28.8%,术前化疗组术中出血> 400 ml者3例,占术前化疗组10.3%;直接手术组术中出血> 400 ml者6例,占直接手术组42.9%.术前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比较,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CT并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春源;温勇;邢青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5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结果 25例中,处于妊娠早、中期22例,晚期3例;20例表现为右下腹痛,25例均有腹部压痛,消化道症状,20例有发热;急诊行阑尾切除术20例,保守5例;并发先兆流产4例,先兆早产5例,胎儿宫内窘迫1例,死胎1例,其中死胎、早产均发生于误诊为先兆早产而行保胎及阑尾炎行保守治疗病例.结论 妊娠合并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有助于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王新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由于老年人病理生理的改变,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自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为6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施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轻比重罗哌卡因连续腰麻用于老年病人前列腺气化电切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药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60~98岁前列腺气化电切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15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采用24G导管针于L3~4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管2.5~3 cm.三组依次应用0.3%、0.4%、0.5%罗哌卡因(1.001~1.002)轻比重腰麻液1.2~1.5 ml,观察疼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痛觉阻滞平面,麻醉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程度,痛觉及运动恢复时间、阻滞完全病人比例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镇痛起效时间,痛觉阻滞平面,完全阻滞病人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Ⅲ组比Ⅰ组短(P<0.01),麻醉持续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痛觉和运动恢复时间Ⅲ组>Ⅱ组>Ⅰ组(P<0.05,P<0.01).结论 0.45罗哌卡因4.8~6 mg腰麻用于老年前列腺气化电切和股骨头置换可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对呼吸、循环干扰不,较为安全.
作者:刘相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聚能刀治疗肝癌的临床护理.方法 术前帮助训练患者在呼气或吸气过程中学会较长时间屏气,解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使患者主动配合医生的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术后做好疼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19例患者术后1~2周B超显示肿块血流信号消失,随访2~9个月20例存活患者的肿瘤未复发.结论 术前帮助训练患者在呼气或吸气过程中学会较长时间屏气,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秀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4年12月至2007年11月我科对108例60~75岁老年患者施行了胸部手术,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8例患者中,男88例,女20例,大年龄75岁,小60岁,平均63.5岁.
作者:许美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趋化因子是具有趋化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参与白细胞迁移的调控,在炎症中诱导性表达,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初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免疫系统.近几年来研究发现,趋化因子不仅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炎症过程,而且在神经细胞成熟、发育、血管生成、肿瘤、艾滋病等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趋化因子SDF-1及受体CXCR4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成果予以综述,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趋化因子与神经系统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范寿成;杨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科住院病人健康的技巧及存在问题,以期指导临床护士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取责任护士定期座谈交流和随机询问住院病人的方法,对入院、出院、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忽视沟通对象的年龄、文化层次、社会背景;忽视沟通对象的心理、疾病所致的感知能力的下降;忽视健康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忽视沟通者的知识更新与提高;忽视沟通者的语言表述能力与健康教育技巧能力的培养[1],均可造成低效能的健康教育,不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住院患者采取不同时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匹配的健康教育计划,不断更新和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注重培养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沟通技巧.能达到护患双方和谐满意的工作效果.
作者:王素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正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病,外科病人并存糖尿病也比较常见.
作者:宋文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按随机分组法,将8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三三锻炼计划,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患肢功能康复优良率及切口一期愈合率.结果 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切口一期愈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三三锻炼计划作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肢的功能康复,且不影响伤口愈合.
作者:张玲玲;王艳丽;周蓓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伤科黄水纱与黄油纱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72例深Ⅱ度烧伤住院患者,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创面情况,每日由专人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创面清创消毒后,观察组外敷刚好浸湿的伤科黄水纱于创面上;对照组用黄油纱外敷创面,外层均用无菌纱棉包扎,每日换药1次,观察其效果.结果 伤科黄水纱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15.2±2.5)d;黄油纱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18.6±3.1)d.结论 伤科黄水纱对于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比黄油纱好.
作者:张伟兰;钟小晶;招瑞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交通事故、建筑意外等造成外伤增多,颅脑外伤病人也增加,重型颅脑损伤约占颅脑损伤20%,死亡率很高.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了33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去骨瓣减压术,现将救治及预后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健;黄峰;雷东;杜炜明;张永华;韩新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影响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访1990年01月至2007年06月在我院骨科行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髋关节翻修患者34例为翻修组,未翻修者171例为对照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固定类型(骨水泥或非骨水泥)、自锁孔植骨情况、假体类型(骨水泥假体或非骨水泥假体)、骨折类型(开放性或闭合性)等,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解释变量,以是否翻修为结局变量,采用逐步前进法筛选导致翻修的独立因素.结果 ①使用非骨水泥假体,非骨水泥固定、自锁孔未植骨的优势比(OR)分别是3.8905、6.6396和29.6214;②翻修组置换前体重、BMI与随访时体重、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固定类型、自锁孔植骨情况、置换前BMI和随访时体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初次手术自锁孔植骨未植骨、非骨水泥固定、肥胖或超重是导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下陷、假体松动下沉,假体位移,假体柄断裂进而需要翻修的直接原因,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大限度减少术后翻修.
作者:王万胜;郑少华;黄聚恩;王海景;吴庆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外侧裂区脑损伤的受伤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65例外侧裂区脑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78例,手术治疗87例,死亡17例,病死率10.3%,3~6个月后按GOS评分植物生存16例,重残26例,中残30例,良好76例.结论 外侧裂区脑损伤早期诊断、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及时解除外侧裂血管受压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周勇;鄢敏;姜勇;刘乐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电切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例小体积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电切术(TURP)和膀胱颈纤维环切开术(TUIBN)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患者IPSS评分及大尿流率(MFR)均有明显改善,无出血、尿失禁及后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较难剥离,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膀胱颈纤维环切开术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刘行峰;刘中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