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华;张凤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外科手术取代了部分传统手术,成为微创外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清洗彻底,切口感染少,术后恢复快,术后肠粘连轻、肠管干扰少、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病人费用少等诸多优点.
作者:朱水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喂养方式.方法 对62例早产儿给予经口喂养或鼻饲喂养.结果 52例早产儿痊愈出院,3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出现窒息,1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 正确的喂养方式,佳的奶类选择,精细的护理是早产儿成活的关键.
作者:宁玉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由于老年人病理生理的改变,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自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为6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施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持续气管内滴药与间断气管内滴药对气道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气管插管病人80 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 例,设为对照组,应用间断气管内滴药湿化气道;B组40例,设为实验组,应用持续气管内滴药法湿化气道.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A组易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将湿化液咳出会影响湿化效果;B组将湿化液缓慢、均匀而持续地注入呼吸道,达到有效的湿化作用.结论 应用持续气管内滴药法与间断气管内滴药湿化气道相比, 持续气管内滴药使痰液易于排出且很少引起刺激性咳嗽,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邝静;尚晨阳;薛桂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可触及乳腺病灶(NPBL)早期有效的诊断措施,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63例临床触诊阴性、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改变但不能定性的乳腺病灶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中采用细针定位乳腺活检27例、立体定位核芯针活检22例、病灶染色定位活检11例、体表圈划定位活检3例;病理证实浸润癌31例、导管原位癌5例、纤维腺瘤18例、囊性增生7例、不典型增生2例;36例乳腺癌中行改良根治29例、保乳手术加放疗7例.结论 NPBL可根据影像学检查方法及病灶的位置采用多种方法定位来指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可有效提高NPBL活检的准确性及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
作者:徐世平;张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1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方法 对2008年4月1例行双侧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认真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活动指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便达到手术的预期效果.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认为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梁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3例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化疗分为术前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等.结果 43例术后病理阴道切缘及宫旁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前化疗组淋巴结阳性6例,占术前化疗人数的20.1%;直接手术组淋巴结阳性4例,占直接手术人数的28.8%,术前化疗组术中出血> 400 ml者3例,占术前化疗组10.3%;直接手术组术中出血> 400 ml者6例,占直接手术组42.9%.术前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比较,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CT并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春源;温勇;邢青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科住院病人健康的技巧及存在问题,以期指导临床护士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取责任护士定期座谈交流和随机询问住院病人的方法,对入院、出院、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忽视沟通对象的年龄、文化层次、社会背景;忽视沟通对象的心理、疾病所致的感知能力的下降;忽视健康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忽视沟通者的知识更新与提高;忽视沟通者的语言表述能力与健康教育技巧能力的培养[1],均可造成低效能的健康教育,不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住院患者采取不同时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匹配的健康教育计划,不断更新和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注重培养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沟通技巧.能达到护患双方和谐满意的工作效果.
作者:王素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7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对36例需要治疗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实施了剥除术,对直径>10 cm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同时采用了肝门间歇阻断的方法.结果 全部肝海绵状血管瘤均被成功剥除,无手术死亡,手术平均失血320 ml(130~700 ml),术后发生右侧胸腔积液2例,膈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经随访36例,无一例复发.结论 通过与文献中的肝切除术组进行比较,我们的体会,剥除术是手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马荣龙;孙培春;张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卵巢囊肿多为良性肿瘤,恶性仅为1%~5%[1].自1992年以来,我院用无水乙醇治疗卵巢囊肿病人2113例,跟踪观察1560例,疗效显著.
作者:王国庆;张凌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肺部并发症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323例食管癌手术后45例肺部并发症发病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43例治愈,肺栓塞死亡1例,肺不张并肺感染死亡1例.结论 食管癌围术期采取全面科学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冯新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的一种,指孕卵在宫颈管内(宫颈组织学内口以下)着床和发育,在异位妊娠中属罕见且危重,处理较困难的类型[1].
作者:巩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开胸手术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尤以心肺并发症为多见,是导致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必要的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医疗纠纷呈逐年增多趋势.护士作为医疗工作的主体,有时也难免成为医疗纠纷的主体.
作者:万中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也是临床静脉给药的重要途径,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生静脉穿刺失败的现象,因此一次穿刺成功与否,不仅和护士的技术水平有关,而且和护士的心理素质也密切相关.因此,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对护理质量也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洪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术前访视,取得患者信赖,术中人文关怀、舒缓患者紧张情绪,术后回访、患者生理舒适等,对90例前列腺增生汽化电切手术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与结论舒适护理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应用,有利于消除患者担忧、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手术,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术中舒适感受的程度,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张明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应激性溃疡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自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我院共收治颅脑损伤836例,按GCS分型有重型颅脑损伤206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71例(占34.5%),我们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肖文全;计建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5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结果 25例中,处于妊娠早、中期22例,晚期3例;20例表现为右下腹痛,25例均有腹部压痛,消化道症状,20例有发热;急诊行阑尾切除术20例,保守5例;并发先兆流产4例,先兆早产5例,胎儿宫内窘迫1例,死胎1例,其中死胎、早产均发生于误诊为先兆早产而行保胎及阑尾炎行保守治疗病例.结论 妊娠合并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有助于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王新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胆管残端双舌瓣空肠一层外翻吻合与后壁一层内翻吻合前壁一层外翻吻合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 4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行胆管残端双舌瓣空肠一层外翻吻合术;对照组,21例,行后壁一层内翻吻合前壁一层外翻吻合术.比较两组间吻合口大小、吻合时间、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术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吻合口大小、吻合时间、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术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管残端双舌瓣空肠一层外翻吻合术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后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预防胆肠吻合口狭窄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张锋;王道岭;郑钧;周明银;余强;蒋胜昌;罗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具有中枢和外周抗毒蕈碱(M)样受体和抗烟碱(N)样受体作用,由于其对M1、M3具有较高选择性,因此在临床上已逐渐推广使用.为了进一步了解长托宁对急性腹痛治疗的有效性及其副作用,本文对100例急性腹痛病人进行了观察.
作者:马云举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