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3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胡春红

关键词:脑出血, 立体定向, 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引流穿刺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应用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对颅内血肿行血肿抽吸、粉碎冲洗液化和引流.结果:本组好转22例,死亡6例,植物人状态2例.结论:脑出血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引流管性状的变化,及时发现再出血,为抢救争取时间和时机.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用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用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47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阿奇霉素组)23例,对照组(红霉素组)24例,观察两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不良反应、输液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2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高达95.7%;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2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87.5%,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痊愈率87%,对照组痊愈率38%(χ2=12.16,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阿奇霉素输注时间为(2.5±1.3)h、对照组红霉素输注时间为(4.3±1.2)h,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住院天数为(5.2±1.7)d、对照组住院天数为(7.5±1.3)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体温恢复、咳嗽、喘息、肺部湿啰音消失,药物输注时间,住院天数等均比对照组短.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占1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9例占79.2%(χ2=18.05,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静脉用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临床安全性值得信赖.

    作者:吴雪红;施学文;戴文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61例疤痕子宫孕16~22周自愿要求口服药物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的妇女进行米非司酮序贯米索前列醇引产,米非司酮首服50mg,以后每12h口服50mg,连续2d,总量200mg,第3天8:00空腹口服200%米索前列醇溶液50ml,4h后无规律宫缩再服50ml直至出现规律宫缩.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有效率高,副作用小.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武桂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The WAND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与碧兰麻在儿童拔除埋伏多生牙中的应用护理

    为了减轻患儿在口腔局部麻醉注射时的疼痛及紧张心理,我院应用The WAND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于2006年1~12月间对临床45例患儿的埋伏多生牙施行局部浸润麻醉及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注射,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6~14岁.平均12.5岁.通过临床观察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小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Survivin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的表达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 SD)大鼠1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3个月组(DM3)及糖尿病6个月组(DM6).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各组大鼠到期后,测定果糖胺含量.取视网膜组织使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测定Survivin的表达含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M组果糖胺含量明显增高.正常组未见Survivin表达,在DM3、DM6组均有表达,且随病程进展,其表达强度有增加的趋势,但两组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上调,表达的水平并没有随着病程进展而提高.

    作者:康健;冯闯;马晓峰;刘学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特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EH)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为心脏损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64例患者分为T2DM组、EH组及T2DM合并EH组(DM+EH),对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心脏多普勒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2DM、EH及DM+EH3组患者左心室重量(LV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DM+EH组患者LVM高于其余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EH、DM+EH组患者高于T2DM组(P<0.05);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射血分数(EF)3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的百分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DM+EH组发生率高,收缩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17.8%;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为87.5%.结论:T2DM、EH及T2DM+EH三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明显不同,高血压能明显加重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作者:张美彪;匡旬亚;张玉枝;向建平;李子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误诊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较少见,极易误诊.现将在临床收治的3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姜云霞;杜秀兰;刑建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佳剂量临床分析

    盐酸胺碘酮(Amidaron Hydrochloride),又称(乙胺碘呋酮、安律酮、可达龙、Cordarone),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药物,但副作用多,尤其是老年人大剂量使用时.本组对>70岁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不同剂量胺碘酮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探讨老年人胺碘酮佳治疗剂量,使得其既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又能将副作用减少到低的限度.

    作者:师卿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肝炎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筛选肝炎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提取工艺筛选,以肝炎颗粒中主药成分黄芩苷含量作为考察指标,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有效成分含量高,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焦杨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50%葡萄糖治疗前房出血116例的临床分析

    我科1995~2006年收治116例,首先用50%葡萄糖滴伤眼,促进出血吸收,再作预防和治疗前房出血并发症的其他处理,有立竿见影之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霞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上皮钙粘附蛋白在胃癌及其淋巴结组织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胃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组织进行E-cad蛋白检测.结果:8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E-cad表达率为55.00%.E-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参数无相关性.E-cad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5.48%和32.26%.E-cad的表达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呈显著相关(列联系数R =0.4978,P<0.05).结论:E-cad的表达与胃癌分化、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陈忠;叶智勇;丁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治愈13例(占61.9%),死亡8例(占38.1%);无明显后遗症9例(占69.2%),有不同程度后遗症4例(占30.8%).结论: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有利于尽快争取手术及抢救时机,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单凤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产科腹部横切口皮肤皮下脂肪层缝式探讨

    传统的腹部切口都须缝合关闭腹壁各层.但术者本人进行的研究表明,腹部横切口在皮肤及皮下组织层彻底止血的情况下,采用皮内尽可能少的缝合组织,皮下脂肪层均可自然粘合,这样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减少术后病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鹤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表现为腰腿痛及麻木、无力等症状的一种综合征.2001~2006年,我院对保守治疗后仍不能恢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髓核摘除术890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涂银芳;吕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浅谈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使病情重、年龄高、并发症多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得到有效的护理.方法:对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结果:术后4~15d下床行走,均治愈出院.随访0.5~1年无护理并发症.结论: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和早期康复出院.

    作者:惠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放疗患者射野验证片的临床意义

    随着肿瘤放疗技术的发展,γ刀、 X刀、适形放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肿瘤放疗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在不断的加强,必须要提高肿瘤投照的精确度,笔者选择了自2005年以来70例适形放疗患者的射野验证片,并与患者模拟定位片对比,根据对两片中治疗中心以及人体解剖各标记点的移位误差进行修正,以提高患者投照的精确性,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作者:曹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达昔单抗预防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评价

    目的:分析观察达昔单抗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将同期进行的82例肾移植病例分为两组,一组在术前和术后使用了达昔单抗作免疫诱导,另一组(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的三联免疫治疗,比较两组12 个月内的临床情况.结果:达昔单抗组肾功能恢复在1个月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不良反应和其他感染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达昔单抗用于肾移植的免疫诱导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安全性和耐受性好.达昔单抗、低剂量钙调素抑制剂、皮质激素三联治疗方案是对肾移植患者有益的新选择.

    作者:卢结文;陈统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房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治体会

    目的:研究房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例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86例房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其中室缺 (VSD)52例,房缺 (ASD)12例,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VSD合并ASD17例.81例行手术治疗,5例因艾森门格综合征放弃手术治疗.结果:手术组死亡4例,均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率4.65%.结论:房室缺病人一旦合并有肺动脉高压应尽早手术治疗.对肺动脉高压的性质作出准确判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文刚;远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死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因呕血、黑便3d,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d于2006年12月2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经系统治疗.

    作者:那琦;张敏;吕辉;王文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对胎儿脑发育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 TH)对神经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关生后TH对神经发育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1],但对于妊娠期,TH何时开始起作用以及TH作用于胎儿大脑的机制一直都没有定论.

    作者:马宁耶;李响;李伯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留置针在麻疹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体会

    麻疹小儿出疹期全身布满密集皮疹,加之高热、厌食、腹泻,致水分丧失和摄入减少,造成血管不够充盈,给护士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

    作者:高冬梅;肖冬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