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索引导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术探讨(附11例报告)

张兆平

关键词:光索, 气管插管术
摘要:临床上病人因困难气道导致气管插管困难、损伤、缺氧、甚至心跳骤停时有报道,其困难气管插管发生率为1%~4%,而且可能因肥胖、车祸、高龄等原因呈增加趋势.本文总结了11例困难气管插管,采用光索(光棒)半清醒或快诱导,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现报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高渗液和平衡盐液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扩容40例体会

    扩容是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的重要方法之一.我院1996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感染中毒性休克40例.现将高渗液(低分子右旋糖酐,5%碳酸氢钠,20%甘露醇)和平衡盐液联合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40例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志恒;王瑞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栓塞1例分析

    产后静脉栓塞是产妇在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特别是产后一周是栓塞的多发期.一般来讲,静脉栓塞以下肢为常见,还可以发生于门腔静脉,肠系膜静脉,肾静脉,卵巢静脉及肺静脉等.

    作者:陆鸿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静脉曲张症

    盆腔瘀血综合征(Pelvic varicocele,PV)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瘀血所引起的一种妇科常见病,亦是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发生于已生育妇女,是输卵管结扎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阴道探查,旨在探讨其诊断PV的声像图特点.

    作者:倪旭芳;焦瑞宁;所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家兔耳缘静脉穿刺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重点探讨了家兔耳缘静脉穿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家兔耳缘静脉进行静脉穿刺练习有效地解决了护理实验教学中技能训练所存在的教学资源缺乏、操作机会少的难题.

    作者:黄碧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做好病案管理工作保证病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病案属于科技档案之一,是医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份病案都是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它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是医疗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原始资料.也是评价和衡量医院技术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病案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法律、统计和社会保险等方面.

    作者:张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极低体重儿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极低体重儿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方法:将极低体重儿进行随机实验分组,实验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管理模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38±2.21)d和(11.65±2.13)d,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4586.65±788.36)元和(5821.32±957.85)元,患儿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8.24%和80.06%,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分别为88.36%和53.86%.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使护士更有预见性、主动性,工作的同时,也使病人家属明确疾病护理目标,在自觉参与下,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增加病人家属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作者:肖伟秋;何秀兰;罗月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护理

    重症肌无力简称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自身免疫性疾病.2001~2004年该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MG 3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姜秋;秦春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结肠瘘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反复腹痛4年,加重2个月入院.12年前患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结肠前).术后恢复良好.4年前病人又反复腹痛,2个月前腹痛加重,且出现进食后腹泻,排出未消化食物及黄色水样便,每天10~15次,无粘液脓血便偶伴有脐周阵发性疼痛.

    作者:童向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褥疮治疗和护理的新进展

    近年来褥疮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发展得到临床护理专家的高度重视.就本文书写前进入我院CHKD期刊全文库对1994~2004年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查询统计,涉及相关文献及报道2109篇.本文针对褥疮的病因学、诱因、分类及临床治疗及护理新进展选择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吕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护理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例实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工作.结果: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真菌感染,经治疗护理恰当,均治愈出院.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认真充分准备,术后严密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房敏;李呈英;黄春晖;谢佩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医学微生物学自主设计性实验的组织实施与体会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整门课程教学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上以灌输、模拟、验证为主,能够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作者:王丹敏;葛新;屈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远洋航行对船员心功能影响的分析

    目的:为将我国航天科技推上一个新阶段,适应国家航天事业的需要,确保远洋测量任务圆满完成,笔者探讨远洋航行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耐星CF-Ⅱ型心功能检诊仪,每次测2~3次,取佳曲线大值由仪器自动分析记录.出海62d对160人在出海前与出海后检测对比.结果:出海后船员心功能与出海前比较略有减低趋势,但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成人的心功能、动脉血压及心动周期在出海前后变化不大,远洋航行后有轻度减低趋势,与远洋航行后船员体能减低而致心功能相对减弱有关.

    作者:王慧玲;刘学林;李春霞;杨烨;胡平;乔凌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关于提高耳鼻咽喉科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

    耳鼻咽喉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其有三大特点:一是耳鼻咽喉为身体重要的神经末梢感受器官,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了解各器官的重要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生理功能的变化,从而能解释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二是耳鼻咽喉部位隐蔽,不能进行直观教学,必须熟练地掌握检查方法,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肖古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生物染料识别前哨淋巴结在宫颈癌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生物染料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对前哨淋巴结识别的可行性,评价前哨淋巴结预测盆腔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应用生物染料法对25例宫颈癌患者在根治术中于宫颈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中4点(3、6、9、12点)注射小剂量生物染料(亚甲蓝或专利蓝),然后按常规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淋巴结一起送病理检查.结果:25例宫颈癌患者中共有21例发现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为0.结论:宫颈根治术中行染料法识别前哨淋巴结是可行的.

    作者:张金艳;林怡生;蒋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淄博市周村区托幼机构紫外线灯使用情况调查

    由于不断发生幼儿园紫外线灯使用、管理不善,导致幼儿眼睛、皮肤受伤事故,周村区卫生防疫站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自2004年10月24日~29日组织站内消毒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区88家幼儿园紫外线灯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监督监测.为便于以后对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加强管理,现将这次监督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徐继秀;张运德;许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以健康为中心,促进医院门诊可持续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医疗卫生工作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尤其是医疗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使医院门诊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发展带来了机遇.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窗口单位,在医院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飞岭;温东红;杨秀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脊柱结核手术的护理体会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多采用病灶清除术,必要时同时行植骨术.我院骨科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共施行此类手术47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娥;覃丽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口腔护理105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分为经呼吸道、经皮肤、经口腔中毒,这类患者因禁食、胃肠减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增加了口腔细菌繁殖机会.特别是经口腔中毒患者,有机磷农药对口腔黏膜造成严重损伤、更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因此口腔护理对病情的转归、治愈至关重要.

    作者:季梓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小胃癌和微小胃癌的X线检查和诊断(附12例分析)

    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X线检查是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本文收集资料完整的小胃癌和微小胃癌1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并对其术前X线检查方法和X线异常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小胃癌和微小胃癌的检出率和X线诊断符合率.

    作者:张金峰;徐景森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放射性皮炎的治疗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放射性皮炎,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甚至延误治疗.笔者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探索,结合祖国医学方剂,自行配制了外用的双料擦剂,对放射性皮炎的创面有良好抑菌、止痒、修复的作用,使病人顺利接受放疗全过程,皮肤反应小.现介绍如下,以进一步完善提示.

    作者:华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