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古月
目的:加强对现代化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和管理.方法: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配备现代化清洗、灭菌设备,严格区域感染管理,完善各项监测制度及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规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结果:各项监测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物品灭菌合格率100%,保证了临床科室的使用安全,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转变观念,培训专业化的消毒供应队伍,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突出质量控制及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化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
作者:尹金贵;钟碧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病案属于科技档案之一,是医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份病案都是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它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是医疗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原始资料.也是评价和衡量医院技术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病案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法律、统计和社会保险等方面.
作者:张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是一种合成的PGE类似物,用于晚期妊娠的计划分娩在国内外已经广泛报道,并不断有一些报道使用米索在临床上用于促使宫颈成熟和诱导宫缩,已被广大产科工作者所认可.但也有报道使用米索出现不良结果,对母亲和胎儿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现就该院近年来使用米索前列醇用于计划分娩的315例足月妊娠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胃镜下有可疑食管病变的216例患者随机分为染色组和对照组各108例.用复方碘溶液对染色组进行食管粘膜染色检查,并于不染色或淡染色区进行病理活检.对照组不行碘染色,仅根据临床经验进行病理活检.结果:染色组不染色或淡染色60例(55.6%),发现食管癌12例(11.1%),其中早期食管癌2例,鳞状上皮异型增生6例(5.6%),其中中重度异型增生3例;对照组活检21例(19.4%),发现食管癌1例(0.9%),轻中度异型增生3例(2.8%).两组食管癌诊断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碘染色能减少食管粘膜活检误差,提高食管癌诊断率,有助于发现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树青;黄根牙;马兴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穿刺注药治疗肾囊肿B超引导的方法,提高肾囊肿穿刺成功率和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用B超橡皮筋十字交叉定位穿刺点和角度,在针道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入硬外导管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19例.结果:19例肾囊肿穿刺均一次成功,14例一次穿刺注药治愈,2例第2次穿刺注药后治愈,1例恶变,2例失访.结论:B超引导改进后,穿刺成功率高,治疗肾囊肿疗效确切.
作者:常君华;李德明;罗世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防治结核性胸膜炎粘连的疗效.方法:结核渗出性胸膜炎2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130例.治疗组每4d胸腔内注射含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20mL+生理盐水20mL+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丁胺卡那注射液0.4g.对照组仅注射后3种药物.同时两组均按同样的抗结核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胸腔穿刺的次数比对照组减少(P<0.05),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变短(P<0.05),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B超检查胸腔积液情况:治疗组发生胸膜肥厚、形成纤维分隔、粘连11例,对照组发生92例(P<0.01).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可以减轻胸膜肥厚、粘连,改善肺功能.
作者:曹锐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准确计算各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方法:比较运用Bayes法与只按遗传规律计算出的子代发病风险.结果:运用Bayes理论比以往只根据遗传规律计算子代发病风险要更为准确.结论:Bayes理论在遗传咨询中能较准确地计算出各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再发概率.
作者:陈基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生物染料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对前哨淋巴结识别的可行性,评价前哨淋巴结预测盆腔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应用生物染料法对25例宫颈癌患者在根治术中于宫颈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中4点(3、6、9、12点)注射小剂量生物染料(亚甲蓝或专利蓝),然后按常规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淋巴结一起送病理检查.结果:25例宫颈癌患者中共有21例发现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为0.结论:宫颈根治术中行染料法识别前哨淋巴结是可行的.
作者:张金艳;林怡生;蒋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产后静脉栓塞是产妇在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特别是产后一周是栓塞的多发期.一般来讲,静脉栓塞以下肢为常见,还可以发生于门腔静脉,肠系膜静脉,肾静脉,卵巢静脉及肺静脉等.
作者:陆鸿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以需要为基础的生化实验课程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培养出创造性的医学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林哲绚;陈玮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本文收集近几年仁术健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的相关报道,试从本方治疗该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作一探讨,发现该方治疗本病确实有效,同时提出本方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者:张心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健康教育在疾病护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脑血栓是目前常见、普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临床表现往往会引起病人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恐惧、悲观等.如何做好健康教育直接影响脑血栓病人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王慧;金翠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分娩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从入院第1天起,连续治疗14d,均使用尿激酶50万U静脉滴注1次/d,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1次/d,低分子肝素(建避凝)每天1支(5000U)皮下注射.出院后继续治疗:口服阿司匹林75mg,1次/d,连续3个月,穿弹力袜半年保护患肢.结果:全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症状完全消失33例,5例肢体肿胀及疼痛均有一定程度减轻,但仍有轻度肿胀.结论:联合应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是治疗分娩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忠;林立;郭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重症肌无力简称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自身免疫性疾病.2001~2004年该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MG 3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姜秋;秦春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近年来由于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治疗措施的不断完善,总治愈率明显提高.本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由于误吸引起的肺损伤比例比较高.我院自1999年~2004年收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40余例.本研究拟评价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前与洗胃后气管插管的疗效.
作者:陈新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抢救的常规手段,随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和病人对治疗手段纯净度要求的提高,加强对静脉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控制及减少不溶性微粒对病人的危害愈来愈被医院和病人所重视.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只有1~25μm,也可为50~300μm或更大的颗粒.肉眼只能见到50μm以上的微粒.
作者:周文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头皮冠状切口行颧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护理.方法:对我院口腔科2004年9月~2005年1月收治的6例颧骨骨折患者,手术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各项术前准备;手术后及时评估疼痛程度并采取有效减轻疼痛的措施,观察术后并发症和做好手术切口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相关指导.结果:全部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及护理,手术效果满意,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Ⅰ期愈合,双侧面形和咬合关系恢复理想,张口训练后开口度正常.结论:手术前后配合良好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慧贞;林凤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短P-R间期是指P-R间期<0.12s,而QRS波正常,没有与短P-R间期相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一组心电图表现.现对2003年1月~2003年12月间晚期妊娠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申小欣;殷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头皮复合颅骨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治疗难度较大.自1998年起,我科收住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颅骨及头皮缺损7例.经同侧前臂桡动脉带蒂岛状皮瓣加钛网膜片外修复,平均随访2年,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广维;米吉提·依米提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吸毒患者常因发病突然,病情多变,而致早期诊治的延误,中毒严重者可造成死亡.本文报告院前急救吸毒延诊2例,以利提高救治水平.
作者:张文忠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