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孙伟;王跃娟
活血化瘀是中医的治疗原则之一,在周围血管病的临床中运用了12种活血化瘀法,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本文凝结着许多周围血管病老专家的经验,通过病案说明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周围血管病的重要临床手段.
作者:郭伟光;李凤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卵巢周期变化规律和胞宫的藏泻功能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临床疗效如下:治愈16例(21.62%),有效45例(60.81%),无效13例(17.57%).总有效率为82.43%.治疗后患者在月经稀少、继发闭经、更年期症状、阴道干涩以及其他方面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卵巢早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陶一蕾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与研究.方法 根据入选条件选取所在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住院的350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3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常规药物如帕罗西汀片,观察组采取综合治疗,疗程两个月.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项版本)评分.结果 两组各自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抑郁焦虑状态明显改善,同时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疗效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治疗有效率为99.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综合性医院采用综合干预治疗对于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有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有效,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肝者,罢极之本”出自《素问·六节脏象论》,对于罢极二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说法不一,存在多种解释.结合临床验证,笔者倾向认为罢极二字当作疲劳、劳困解.此句当理解为肝脏是耐受疲劳的根本.且对此举病案以佐证.
作者:王文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在口服中药汤剂清瘟败毒饮联合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湿性疗法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15例患者,治愈1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患者住院期间均无并发症及营养不良情况出现.结论 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皮损的愈合,防止压疮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桂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测定通络逐瘀丸的阿魏酸的含量,建立通络逐瘀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反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通络逐瘀丸中的阿魏酸进行测定.结果 通过实验通络逐瘀丸中的阿魏酸的含量在0.0189~0.377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99.42%,RSD为1.64%.结论 该方法操作易行,稳定可靠,可以用于通络逐瘀丸质量控制.
作者:刘家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白扁豆,首载于《名医别录》,又名藊豆,南扁豆(《滇南本草》).白扁豆来源于豆科植物扁豆的Dolichos lablab L.的成熟种子;其性微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化湿和中、补脾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证以及夏月暑湿吐泻转筋,常生用或炒用[1].自古以来的多数本草都记载其能补中益气,健脾化湿,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暑湿内蕴,恶心呕吐,腹痛泄泻等,但却很少有本草谈及白扁豆具有解毒的作用.而贵州一带的苗族民间医生却用白扁豆来治疗毒蛇咬伤以及疔疮痈肿均能获得奇效,说明其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作者:鲁利民;陆锦锐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口服中药与中药离子导入加电针及功能锻炼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把腰椎间盘突出症166例患者按就诊序号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和对照1、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加中药离子导入加口服中药及功能锻炼等;对照1、2组分别停用电针和中药离子导入,三组均10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1、2组分别为82.0%、8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口服中药与中药离子导入加电针及功能锻炼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杨志斌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心肾不交型)患者进行干预,为防治老年性痴呆、解决临床治疗难点提供新方向.方法 本研究筛选80例心肾不交症型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别通过一般护理常规(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以及中医辨证施护特色护理(中药药茶、耳穴贴压法)进行干预对比,观察两种护理前后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有效率为1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辨证施护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心肾不交型)患者进行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晓琳;李秀玲;孙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疾病.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形成播散型水痘,病情重,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皮疹多而密集,易融合成大疱型或呈出血型,若多脏器受病毒侵犯,病死率高[1].
作者:张敏;陈秀敏;张丽;田爱玲;刘静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本文以“和法”为线索,从经方小柴胡汤之和法以及对中成药小柴胡冲剂之和剂,谈跟师孙光荣教授的学术思想以及个人心得体会.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名方之一.笔者首先从对小柴胡汤的来源、临床适应症、主治病症、药物组成、煎服法、临床应用体会谈个人心得,提出“和法之中,百法兼备”.其次对目前临床有效应用小柴胡类的中成药之和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后,在对和法理解的基础上对孙光荣教授的学术思想“天人和”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坐浴疗法在痔疮患者术后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需手术治疗的9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于术后给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稀释后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1疗程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为7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法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药物可直达病所,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痔疮患者术后切口的恢复,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宁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马凤琴主任中医师是中华医学会保定分会胃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保定市科研鉴定专家库专家;保定市首届名中医.业医30余载,精通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在治疗慢性胃炎伴肠化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马老师创新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疗效显著,马老师总结为活血祛腐生新法,笔者有幸随师临证侍诊,受益匪浅,介绍如下.
作者:刘文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产后便秘的治疗经验.方法 针对病因采取辨证施治与传统用药相比较.结果 26例产后便秘患者经辨证施治较传统用药疗效提高,副作用减少.结论 辨证施治是保证疗效的前提,补中益气丸合七制香附丸乃是治疗产后便秘的良药.
作者:李巧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50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B组50例患者给予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B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较A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ADL评分良好率为76.0%,明显较A组患者ADL评分良好率4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虹;刘小波;王晓玲;施丹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教学双评法的带教管理中作用.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步骤,运用品管圈管理常用手法和工具对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选择2013年实习生94名为试验组,在消毒供应中心教学双评价法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手法;选择2012年实习生102名为对照组,在教学管理中采用教学双向评价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结果 实习生试验组理论和操作考试平均成绩比对照组平均提高10.3分和7.2分(P<0.01);带教老师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比实行品管圈之前平均提高9.2分(P<0.01).结论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教学双评法的带教管理中,能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及学习成绩,提高老师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使科室的教学管理规范化.
作者:胡国风;李淑玲;黄自珍;徐带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为改变《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被动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尝试在《中药学》教学中引入拓展性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探索新知,并将之融入学习考核,探索过程评价体系.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中药学》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拓展性教学的应用有积极意义,后续教学中应进一步深化拓展性教学的应用.
作者:袁颖;金素安;何世民;朱国福;汪文娟;潘颖宜;杨柏灿;王海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对鱼腥草与雌激素治疗子宫次广泛切除术后并发尿道炎患者的护理观察.方法 选择我科行子宫次广泛切除术后因长时间留置导尿管而引起尿道炎的患者22例,患者予以雌激素治疗并辅以鱼腥草水剂冲洗护理会阴部.结果 22例患者均于给予积极治疗护理3~7d内康复.结论 鱼腥草水剂联合雌激素对子宫次广泛切除术后尿道炎治疗效果显著,结合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尿道症状,值得向各级医院推广.
作者:王卫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以及“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以此证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认知重建、信念培养、行为干预对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生燕;马凤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名中医于凯成教授益气养阴法益气养阴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 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方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卢义;肖宏宇;于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