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滋病合并成人水痘的中西医治疗及护理

张敏;陈秀敏;张丽;田爱玲;刘静静

关键词:艾滋病, 水痘, 中西医疗法, 护理
摘要: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疾病.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形成播散型水痘,病情重,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皮疹多而密集,易融合成大疱型或呈出血型,若多脏器受病毒侵犯,病死率高[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雷诺冲剂治疗雷诺氏病68例

    雷诺氏病(RD)是北方寒冷地区一种疑难疾病.是指肢端小动脉受寒冷或情绪波动后所出现的发作性痉挛,表现为手指或足趾皮肤呈现苍白 青紫潮红的变色的典型症状,同时伴有麻木、发凉感觉异常等病症.其发病率根据国内外资料表明高达18.5%~22%,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明显治疗作用的药物.中药雷诺冲剂主要针对本病所研制.本方剂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祛湿通络的中药组成,由青风藤、桂枝、王不留行、甘草、黄芪、青木香、威灵仙等十味中药经提取制成颗粒冲剂.研究结果表明,雷诺冲剂能够明显改善雷诺氏病人的甲皱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数量,可以扩大毛细血管口径,改善其血流速度,达到改善其症状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了治疗雷诺氏病的一种有效的药物.该药物较单纯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李凤男;郭伟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健脾疏肝方联合黛力新治疗老年妇女功能性消化不良88例

    目的 观察健脾疏肝方联合黛力新治疗老年妇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8例60岁以上老年妇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以健脾疏肝方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80例以莫沙比利片治疗,进行4周的治疗和对照研究.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 2%,对照组为6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显示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疏肝方联合黛力新治疗老年妇女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甘辉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温阳通脉治痹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43例

    目的 研究温阳通脉治痹汤在风湿性心脏病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 选择2011年06月至2013年0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通过温阳通脉治痹汤治疗,比较两个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1.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好,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同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温阳通脉治痹汤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中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义然;杨小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以及“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以此证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认知重建、信念培养、行为干预对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生燕;马凤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讨论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与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9.31% (P<0.05);治疗一年后治疗组复发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44.83% (P< 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指标(P<0.05).结论 临床使用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疗效.两类药物共同使用可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加快疾病恢复速度且副作用小,安全系数高.

    作者:赵伟杰;徐进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刮痧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300例

    目的 研究刮痧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实验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刮痧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可以看出中医刮痧结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 刮痧结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对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汤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

    为改变《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被动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尝试在《中药学》教学中引入拓展性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探索新知,并将之融入学习考核,探索过程评价体系.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中药学》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拓展性教学的应用有积极意义,后续教学中应进一步深化拓展性教学的应用.

    作者:袁颖;金素安;何世民;朱国福;汪文娟;潘颖宜;杨柏灿;王海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依托学科平台优势努力实现自我培养

    作为全国首创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院为青年教师发展和提高提供了优势的学科平台,但作为学科团队后备力量的青年教师本人如何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努力实现自我培养,以提高教学能力和效果,是每个青年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牛素生;刘俊宁;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和法是中医学治疗八法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指通过调和的手段达到治愈疾病的作用.和法具有调和表里、上下、气血、脏腑等多病位和阴阳、寒热、虚实等多病性的作用,是中医学多靶点综合调整的典范.和法起源于《内经》,如“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等.

    作者:陈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斑马鱼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斑马鱼模型的使用正逐渐拓展到生命体多个系统的发育、功能和疾病的研究中,其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中药毒理研究、代谢研究和重大疾病中药成分活性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就斑马鱼在筛选模型、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中医中药研究相结合的新型模式等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以期有益于中医药事业的现代研究的迅速发展.

    作者:邢学锋;马钦海;徐成贺;许文学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

    目的 观察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中药配方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脂必要片口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玉春;郝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中医基础八项操作培训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医治未病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医院护士的需求量也逐年增高,中医院校护理实习生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中医院招聘中医院校护理人员,对其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中医院护理实习生中医操作技术水平,使其毕业之后,能够走向社会进行独立工作,有能力面对招聘和临床实际情况,是所有实习中医院护理部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作者:刘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品管圈在教学双评法带教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教学双评法的带教管理中作用.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步骤,运用品管圈管理常用手法和工具对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选择2013年实习生94名为试验组,在消毒供应中心教学双评价法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手法;选择2012年实习生102名为对照组,在教学管理中采用教学双向评价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结果 实习生试验组理论和操作考试平均成绩比对照组平均提高10.3分和7.2分(P<0.01);带教老师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比实行品管圈之前平均提高9.2分(P<0.01).结论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教学双评法的带教管理中,能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及学习成绩,提高老师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使科室的教学管理规范化.

    作者:胡国风;李淑玲;黄自珍;徐带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PBL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物学是中医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理论性强、知识量大等.PBL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的一种优秀教学方法,本文结合作者在医学生物学中的教学体会,提出了PBL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并与案例教学法有机结合,突出课程教学的知识点与重点,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夏金婵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金匮要略“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学实践

    本文通过近4年“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乐”式教学在中医经典课程《金匮要略》中的应用,探讨该教学法在中医经典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从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至2013学年《金匮要略》教学不同年级和班种发放调查问卷表,通过回收调查问卷表(711份)评价及自评表(721份)反馈信息,学生对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乐式教学反响热烈,该教学实践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启发了教师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意义的思考.

    作者:刘晓玲;李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4例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结合西药治疗抗生素相关性儿童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儿童患者67例,其中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补液和药物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78.7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苓白术散结合西药治疗抗生素相关性儿童腹泻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甄兴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浅谈消防员常见职业疾病的诊治

    通过近5年在消防部队卫生队工作,发现胃病、失眠、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长.结合部队特点和诊治情况,统计我支队460名官兵身体情况,现分析如下:我支队男性430名,女性30名.因女性比例较少,仅占7%,所以妇科疾病未列入考虑范围.40~50岁15名,30~40岁50名,20~30岁360名,20岁以下35名.年龄分布多在青年20~30岁,所以疾病多为中青年常见病,老年病考虑较少.

    作者:杨奇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联合B超引导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3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并联合B超引导穿刺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经B超定位引导穿刺抽脓后,使用芙蓉散调成糊状外敷局部;口服阑尾清解中药汤加减;并静脉滴注替硝唑、头孢地嗪抗生素.后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方案治疗阑尾及周围脓肿有效,但治愈率、总有效率、随访复发率之间存在差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治愈率、随访复发率分别为97.8%和6.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0%和45.1%.结论 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时,在B超介入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可供选择的疗法.

    作者:董进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目的 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心肾不交型)患者进行干预,为防治老年性痴呆、解决临床治疗难点提供新方向.方法 本研究筛选80例心肾不交症型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别通过一般护理常规(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以及中医辨证施护特色护理(中药药茶、耳穴贴压法)进行干预对比,观察两种护理前后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有效率为1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辨证施护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心肾不交型)患者进行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晓琳;李秀玲;孙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足细胞病合并特发性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已经成为了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蛋白尿是各种肾脏疾病重要、直观的临床表现,同时也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严重程度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蛋白尿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膜的完整性损害密切相关.肾小球滤过膜从内向外由肾小球内皮细胞表层、内皮细胞、基膜(GBM)、足细胞和足突下间隙五层结构组成,其中任何一层结构发生病变都将影响到滤过膜的完整性.足细胞不仅参与了滤过屏障的构成,还参与维持毛细血管襻正常结构,并且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蔚;孙伟;王跃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