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陈霖

关键词:伤寒论, 和法, 脾胃病
摘要:和法是中医学治疗八法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指通过调和的手段达到治愈疾病的作用.和法具有调和表里、上下、气血、脏腑等多病位和阴阳、寒热、虚实等多病性的作用,是中医学多靶点综合调整的典范.和法起源于《内经》,如“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网络资源共享的提高药剂学实验与实训技能的探索

    目的 提高学生药剂学实验与实训技能.方法 对采集或收集的相关药剂学教学资源进行分类,通过我校校园网中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数字化资源库上传,实现共享.结果 学生通过登录校园网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共享的实验课教学视频、实训技能视频资源,可丰富药剂学教学内容,提高理论与实践、实训教学效果.结论 通过药剂学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可作为药剂学理论与实践、实训教学分辅助手段.

    作者:袁子民;赵琳;刘玉强;李学涛;吕佳;程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6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为3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SBP、DBP、BUN、Scr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秋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雷诺冲剂治疗雷诺氏病68例

    雷诺氏病(RD)是北方寒冷地区一种疑难疾病.是指肢端小动脉受寒冷或情绪波动后所出现的发作性痉挛,表现为手指或足趾皮肤呈现苍白 青紫潮红的变色的典型症状,同时伴有麻木、发凉感觉异常等病症.其发病率根据国内外资料表明高达18.5%~22%,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明显治疗作用的药物.中药雷诺冲剂主要针对本病所研制.本方剂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祛湿通络的中药组成,由青风藤、桂枝、王不留行、甘草、黄芪、青木香、威灵仙等十味中药经提取制成颗粒冲剂.研究结果表明,雷诺冲剂能够明显改善雷诺氏病人的甲皱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数量,可以扩大毛细血管口径,改善其血流速度,达到改善其症状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了治疗雷诺氏病的一种有效的药物.该药物较单纯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李凤男;郭伟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论治未病临床指导意义

    “治未病”一词首先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原文是这样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语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了治未病必要性,强调疾病预防的观点.千百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正是依据“治未病”的理念,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的任务就是发掘祖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并予以新意,为现代人服务.祖国医学认为,“治未病”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孙世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奔豚冲剂治疗小儿感冒发热150例

    目的 观察院内制剂奔豚冲剂治疗小儿感冒阴虚风火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感冒阴虚风火证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应用奔豚冲剂,对照组应用克拉霉素、阿昔洛韦、臣功再欣口服,疗程为3天.结果 两组体温恢复时间、反复发热次数和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为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奔豚冲剂针对阴虚风火型感冒退热效果突出,能够很好改善相关症状体征.

    作者:申广生;王娟;张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28例

    目的 分析脑栓塞患者采用中医学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脑栓塞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A组、B组,每组28例.给予A组患者单纯的西医治疗,给予B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B组患者分值低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B组患者分值低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进行全面观察,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经相关检查后,也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状况.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治疗脑栓塞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可临床推广.

    作者:刘宏文;严济春;漆化华;刘国胜;赖坚强;古贱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浅谈消防员常见职业疾病的诊治

    通过近5年在消防部队卫生队工作,发现胃病、失眠、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长.结合部队特点和诊治情况,统计我支队460名官兵身体情况,现分析如下:我支队男性430名,女性30名.因女性比例较少,仅占7%,所以妇科疾病未列入考虑范围.40~50岁15名,30~40岁50名,20~30岁360名,20岁以下35名.年龄分布多在青年20~30岁,所以疾病多为中青年常见病,老年病考虑较少.

    作者:杨奇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刮痧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300例

    目的 研究刮痧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实验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刮痧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可以看出中医刮痧结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 刮痧结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对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汤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与胆舒胶囊,对照组单用胆舒胶囊,疗程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B超显示胆总管直径均较前明显缩小,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了腹胀,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了皮肤瘙瘁,1例患者出现了反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与胆舒胶囊治疗胆囊切术术后综合征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立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补中益气丸合七制香附丸治疗产后便秘26例

    目的 探讨产后便秘的治疗经验.方法 针对病因采取辨证施治与传统用药相比较.结果 26例产后便秘患者经辨证施治较传统用药疗效提高,副作用减少.结论 辨证施治是保证疗效的前提,补中益气丸合七制香附丸乃是治疗产后便秘的良药.

    作者:李巧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50例

    目的 探讨分析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50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B组50例患者给予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B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较A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ADL评分良好率为76.0%,明显较A组患者ADL评分良好率4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虹;刘小波;王晓玲;施丹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目的 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心肾不交型)患者进行干预,为防治老年性痴呆、解决临床治疗难点提供新方向.方法 本研究筛选80例心肾不交症型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别通过一般护理常规(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以及中医辨证施护特色护理(中药药茶、耳穴贴压法)进行干预对比,观察两种护理前后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有效率为1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辨证施护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心肾不交型)患者进行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晓琳;李秀玲;孙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医生视觉下云南基层中医药服务认识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医生对云南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认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方法 对427名来自云南省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的中医类别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17份,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生们普遍认为基层中医药卫生服务开展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政府重视不够、财政支持不足,其次是医生自身中医药知识及技能掌握不好,医生的学历及职称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结论 制定符合云南基层中医药服务特点的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落实及监督;建立中医健康理念宣讲网站及策划团队,定期推广,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中医特色医疗及药物产业;开展各种层次的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的继续教育;积极鼓励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制定符合基层特点的职称政策,提高基层医生工资待遇,真正做到“留得住”.

    作者:卞瑶;石安华;张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沙参麦冬汤治疗感冒后肺阴亏虚型咳嗽40例

    目的 评价沙参麦冬汤治疗感冒后肺阴亏虚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感冒后咳嗽肺阴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沙参麦冬汤,对照组给予强力枇杷露,两组均治疗7天后观察咳嗽症状起效时间、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咳嗽症状的起效时间、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参麦冬汤能有效改善感冒后肺阴亏虚型证的咳嗽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娟;申广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74例

    目的 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卵巢周期变化规律和胞宫的藏泻功能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临床疗效如下:治愈16例(21.62%),有效45例(60.81%),无效13例(17.57%).总有效率为82.43%.治疗后患者在月经稀少、继发闭经、更年期症状、阴道干涩以及其他方面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卵巢早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陶一蕾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郁证辨治探析

    本文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探讨了中医郁证的辨证论治.广义的郁证是指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诸多因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痰火食湿等壅塞郁滞等气机不得发越的一系列病证.郁证的主要病因是七情失调,病机关键是气机郁滞.调畅气机、调和气血是治疗郁证的主要方法.

    作者:翟兴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针灸结合肌肉力量技术治疗颈椎病40例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肌肉力量技术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40例颈椎病患者给予针刺、温针灸及肌肉力量技术治疗,以观察疗效.结果 其中痊愈者17例,占42.5%;好转22例,占55%;总有效率97.5%.结论 针灸结合肌肉力量技术对颈椎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陈泰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本文以“和法”为线索,从经方小柴胡汤之和法以及对中成药小柴胡冲剂之和剂,谈跟师孙光荣教授的学术思想以及个人心得体会.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名方之一.笔者首先从对小柴胡汤的来源、临床适应症、主治病症、药物组成、煎服法、临床应用体会谈个人心得,提出“和法之中,百法兼备”.其次对目前临床有效应用小柴胡类的中成药之和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后,在对和法理解的基础上对孙光荣教授的学术思想“天人和”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依达拉奉联合豨红通络口服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应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豨红通络.结果 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两周后,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奥扎格雷、依达拉奉联合豨红通络治疗脑梗死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孙瑞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

    为改变《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被动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尝试在《中药学》教学中引入拓展性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探索新知,并将之融入学习考核,探索过程评价体系.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中药学》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拓展性教学的应用有积极意义,后续教学中应进一步深化拓展性教学的应用.

    作者:袁颖;金素安;何世民;朱国福;汪文娟;潘颖宜;杨柏灿;王海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