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菲
目的 提高学生药剂学实验与实训技能.方法 对采集或收集的相关药剂学教学资源进行分类,通过我校校园网中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数字化资源库上传,实现共享.结果 学生通过登录校园网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共享的实验课教学视频、实训技能视频资源,可丰富药剂学教学内容,提高理论与实践、实训教学效果.结论 通过药剂学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可作为药剂学理论与实践、实训教学分辅助手段.
作者:袁子民;赵琳;刘玉强;李学涛;吕佳;程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规范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针刺、理疗等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及规范化护理.结果 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及关节僵硬、肿胀的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规范的护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治未病”一词首先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原文是这样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语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了治未病必要性,强调疾病预防的观点.千百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正是依据“治未病”的理念,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的任务就是发掘祖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并予以新意,为现代人服务.祖国医学认为,“治未病”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孙世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本文以病案举例说明张老运用自拟经验方如化痰升清汤、吴萸温胃汤、经方半夏泻心汤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
作者:陈伟;张宝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其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及难度.为使学生能对该课程较迅速、完整的掌握,并与临床相结合,笔者及其教学团队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法,如LBL、PBC、PBL、CPBL、TBL等,一定程度提高了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与体会,现予小结如下,以为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李兆福;李钦;王燕;徐莹;王清;杨毅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雷诺氏病(RD)是北方寒冷地区一种疑难疾病.是指肢端小动脉受寒冷或情绪波动后所出现的发作性痉挛,表现为手指或足趾皮肤呈现苍白 青紫潮红的变色的典型症状,同时伴有麻木、发凉感觉异常等病症.其发病率根据国内外资料表明高达18.5%~22%,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明显治疗作用的药物.中药雷诺冲剂主要针对本病所研制.本方剂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祛湿通络的中药组成,由青风藤、桂枝、王不留行、甘草、黄芪、青木香、威灵仙等十味中药经提取制成颗粒冲剂.研究结果表明,雷诺冲剂能够明显改善雷诺氏病人的甲皱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数量,可以扩大毛细血管口径,改善其血流速度,达到改善其症状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了治疗雷诺氏病的一种有效的药物.该药物较单纯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李凤男;郭伟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马凤琴主任中医师是中华医学会保定分会胃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保定市科研鉴定专家库专家;保定市首届名中医.业医30余载,精通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在治疗慢性胃炎伴肠化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马老师创新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疗效显著,马老师总结为活血祛腐生新法,笔者有幸随师临证侍诊,受益匪浅,介绍如下.
作者:刘文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选择疏肝消脂方+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NASH患者14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NASH患者分为D1组(观察组72例)与D2组(对照组72例).针对D1组与D2组NASH患者,给予基础治疗(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指导等).针对D2组患者,配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针对D1组患者,配合中药疏肝消脂方+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对比D1组与D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指标的情况.结果 D1组与D2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在肝功能指标、TC指标以及BMI指标等方面,低于治疗前(P<0.05).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D1组高于D2组患者(P<0.05).结论 选择疏肝消脂方+多烯磷脂酰胆碱,在促进临床疗效以及改善临床指标等方面,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郑惠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活血化瘀是中医的治疗原则之一,在周围血管病的临床中运用了12种活血化瘀法,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本文凝结着许多周围血管病老专家的经验,通过病案说明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周围血管病的重要临床手段.
作者:郭伟光;李凤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医学生物学是中医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理论性强、知识量大等.PBL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的一种优秀教学方法,本文结合作者在医学生物学中的教学体会,提出了PBL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并与案例教学法有机结合,突出课程教学的知识点与重点,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夏金婵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中药鲜品与干品功效明显不同,鲜品保持了药品的全部活性成分,故一般而言其药效应强于干品.药物经过炮制,干品药与鲜品药成分变化和功效上有质的不同.本文主要概括了中医鲜药应用历史及炮制、鲜药的临床应用、鲜药的传统用法、鲜药的保鲜和储藏法、发展前景及展望以唤起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对鲜药应用的重视.
作者:叶再青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疼痛”是躯体反映的自觉症状,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凡是各种因素导致人体阴阳气血津液失调均可引起疼痛,与脏腑功能失衡有关,《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伤寒病的治疗,而且是指导其他临床各科治疗的准则,其中治痛之法,内容丰富,法度严谨,现根据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及采用的相应治疗方法的不同,归纳如下.
作者:张闽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坐浴疗法在痔疮患者术后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需手术治疗的9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于术后给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稀释后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1疗程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为7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法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药物可直达病所,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痔疮患者术后切口的恢复,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宁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依达拉奉联合豨红通络口服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应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豨红通络.结果 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两周后,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奥扎格雷、依达拉奉联合豨红通络治疗脑梗死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孙瑞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陷胸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GERD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取小陷胸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咪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98%),显著高于对照组(55.32%),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陷胸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趋向年轻化.笔者经过大量的门诊观察分析发现,糖尿病治疗不能单一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朱长保;马鸿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选取76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中药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各为38例,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洪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验证炙甘草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住院和门诊患者,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32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炙甘草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电针.观察两组的血流动力学、运动耐量试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反应指标的变化,并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治疗前后以及各个疗程指标变化的统计学分析,并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总有效率的计算.结果 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愈后随访半年到一年内无复发,统计学分析表明血流动力学、运动耐量试验、超敏C反应蛋白等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司春婴;曹志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以及“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以此证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认知重建、信念培养、行为干预对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生燕;马凤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房性心律失常采用稳心复脉汤联合西药心律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我院近几年来所收治的90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行稳心复脉汤联合西药心律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稳心复脉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稳心复脉汤联合西药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重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爱兵;罗俊;吴翔鹰;刘新举;王健;牛敏芬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