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意义,证实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采取传统治疗方法的同时加入循证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护理2个星期后对比其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好,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即压疮的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具有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宗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选取76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中药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各为38例,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洪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以及“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以此证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认知重建、信念培养、行为干预对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生燕;马凤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王万林教授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导师,王老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50余年,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在乳腺疾病方面,学验尤丰.我等在跟师期间,临诊抄方学习,聆听导师的谆谆教诲,感悟导师独到的诊疗经验,收获颇多.现将其临床治疗乳癖、乳痈、乳岩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吴峰;梁鹤;马海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探讨对脑中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71.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脑中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服务可取得更理想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疼痛”是躯体反映的自觉症状,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凡是各种因素导致人体阴阳气血津液失调均可引起疼痛,与脏腑功能失衡有关,《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伤寒病的治疗,而且是指导其他临床各科治疗的准则,其中治痛之法,内容丰富,法度严谨,现根据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及采用的相应治疗方法的不同,归纳如下.
作者:张闽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增液承气汤为《温病条辨》卷二中的经典方剂,其治疗作用,除广为人知的养阴增液、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外,还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他病症.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增液承气汤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尹艳芬;周晋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结合西药治疗抗生素相关性儿童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儿童患者67例,其中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补液和药物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78.7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苓白术散结合西药治疗抗生素相关性儿童腹泻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甄兴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作为全国首创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院为青年教师发展和提高提供了优势的学科平台,但作为学科团队后备力量的青年教师本人如何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努力实现自我培养,以提高教学能力和效果,是每个青年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牛素生;刘俊宁;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小儿捏脊疗法为现今临床的一种常用推拿手法,其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等优点.其主要机理是通过调节经络,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重在振奋阳气,次在调节气血.小儿捏脊疗法通过刺激脊背皮部、督脉、膀胱经、华佗夹脊穴等,而起到调节全身脏腑的功效.临床可以广泛运用,从而服务小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刘应科;曹桂霞;石君慧;杜娟;梁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肝郁型阳痿患者采取滋肾解郁汤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肝郁型阳痿患者,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根据自愿原则,以观察组与对照组区分,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逍遥散加味给予治疗,观察组采用滋肾解郁汤给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1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 滋肾解郁汤用于肝郁型阳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获得较为明显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锦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本文通过近4年“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乐”式教学在中医经典课程《金匮要略》中的应用,探讨该教学法在中医经典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从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至2013学年《金匮要略》教学不同年级和班种发放调查问卷表,通过回收调查问卷表(711份)评价及自评表(721份)反馈信息,学生对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乐式教学反响热烈,该教学实践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启发了教师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意义的思考.
作者:刘晓玲;李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效社区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社区范围内于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确诊的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其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社区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行社区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与健康知识掌握率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吸烟、嗜酒、不良饮食习惯与生活无规律等不良习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干预前.结论 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社区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付凤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本文回顾了笔者所在教研室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BL教学法的过程,并对PBL教学法在中药生物分析教学中的探索及构建进行了介绍.
作者:陈磊;刘怡;王淑美;粱生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中药配方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脂必要片口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玉春;郝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肝者,罢极之本”出自《素问·六节脏象论》,对于罢极二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说法不一,存在多种解释.结合临床验证,笔者倾向认为罢极二字当作疲劳、劳困解.此句当理解为肝脏是耐受疲劳的根本.且对此举病案以佐证.
作者:王文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探讨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行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为6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85.0%,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病症缓解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波;朱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坐浴疗法在痔疮患者术后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需手术治疗的9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于术后给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稀释后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1疗程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为7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法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药物可直达病所,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痔疮患者术后切口的恢复,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宁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本文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探讨了中医郁证的辨证论治.广义的郁证是指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诸多因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痰火食湿等壅塞郁滞等气机不得发越的一系列病证.郁证的主要病因是七情失调,病机关键是气机郁滞.调畅气机、调和气血是治疗郁证的主要方法.
作者:翟兴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方庄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发放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问卷进行调查.8个危险因素中,同时具有3个或以上者风险分级为高危;同时具有3个以下但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之一者风险分级为中危;同时具有3个以下且无慢性病者风险分级为低危.结果 有效问卷共230份,其中低危90人,中危108人,高危32人.结论 方庄社区中老年人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庞大.
作者:吴瑕;薛武更;刘晓晖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