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法在中药生物分析教学中的探索

陈磊;刘怡;王淑美;粱生旺

关键词:PBL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中药生物分析
摘要:本文回顾了笔者所在教研室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BL教学法的过程,并对PBL教学法在中药生物分析教学中的探索及构建进行了介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综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在口服中药汤剂清瘟败毒饮联合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湿性疗法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15例患者,治愈1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患者住院期间均无并发症及营养不良情况出现.结论 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皮损的愈合,防止压疮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桂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和法是中医学治疗八法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指通过调和的手段达到治愈疾病的作用.和法具有调和表里、上下、气血、脏腑等多病位和阴阳、寒热、虚实等多病性的作用,是中医学多靶点综合调整的典范.和法起源于《内经》,如“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等.

    作者:陈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78例脑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对脑中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71.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脑中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服务可取得更理想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王万林治疗乳腺疾病举隅

    王万林教授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导师,王老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50余年,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在乳腺疾病方面,学验尤丰.我等在跟师期间,临诊抄方学习,聆听导师的谆谆教诲,感悟导师独到的诊疗经验,收获颇多.现将其临床治疗乳癖、乳痈、乳岩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吴峰;梁鹤;马海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郁证辨治探析

    本文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探讨了中医郁证的辨证论治.广义的郁证是指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诸多因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痰火食湿等壅塞郁滞等气机不得发越的一系列病证.郁证的主要病因是七情失调,病机关键是气机郁滞.调畅气机、调和气血是治疗郁证的主要方法.

    作者:翟兴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以及“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以此证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认知重建、信念培养、行为干预对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生燕;马凤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探讨

    影响中医全科医学发展的瓶颈是人才的匮乏,现阶段主要任务是要建立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全面的中医全科医师队伍,因此有必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医全科医师培养模式.根据目前我国全科医学的进展及现状,应以高等教育、规范化培养、继续医学教育、转岗培训培养模式为主,其培养形式各有所长,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同时并举.

    作者:吕黎明;吕宇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28例

    目的 分析脑栓塞患者采用中医学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脑栓塞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A组、B组,每组28例.给予A组患者单纯的西医治疗,给予B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B组患者分值低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B组患者分值低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进行全面观察,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经相关检查后,也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状况.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治疗脑栓塞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可临床推广.

    作者:刘宏文;严济春;漆化华;刘国胜;赖坚强;古贱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名医张宝军验方医案3则

    本文以病案举例说明张老运用自拟经验方如化痰升清汤、吴萸温胃汤、经方半夏泻心汤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

    作者:陈伟;张宝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辨证调护老年糖尿病的要点

    糖尿病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相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以60~70岁的年龄段多见.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无临床表现,在确诊为糖尿病时,长时间的糖尿病并发症经常已存在.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主要特征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

    作者:曹少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肺系疾病”中医特色疗法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呼吸系疾病已经发展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的主要疾病之一.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面对这一难题,特别是如何运用中医的特色疗法去解决,是一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课题.本文通过在综合医院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经验,结合运用中医特色医疗法的临床实践体会,对当前中医特色疗法的现状及面临问题做了讨论和思索,以期对肺系疾病的中医药特色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周海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治疗体会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趋向年轻化.笔者经过大量的门诊观察分析发现,糖尿病治疗不能单一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朱长保;马鸿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健脾疏肝方联合黛力新治疗老年妇女功能性消化不良88例

    目的 观察健脾疏肝方联合黛力新治疗老年妇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8例60岁以上老年妇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以健脾疏肝方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80例以莫沙比利片治疗,进行4周的治疗和对照研究.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 2%,对照组为6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显示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疏肝方联合黛力新治疗老年妇女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甘辉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足细胞病合并特发性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已经成为了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蛋白尿是各种肾脏疾病重要、直观的临床表现,同时也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严重程度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蛋白尿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膜的完整性损害密切相关.肾小球滤过膜从内向外由肾小球内皮细胞表层、内皮细胞、基膜(GBM)、足细胞和足突下间隙五层结构组成,其中任何一层结构发生病变都将影响到滤过膜的完整性.足细胞不仅参与了滤过屏障的构成,还参与维持毛细血管襻正常结构,并且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蔚;孙伟;王跃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74例

    目的 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卵巢周期变化规律和胞宫的藏泻功能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临床疗效如下:治愈16例(21.62%),有效45例(60.81%),无效13例(17.57%).总有效率为82.43%.治疗后患者在月经稀少、继发闭经、更年期症状、阴道干涩以及其他方面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卵巢早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陶一蕾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目的 探讨名中医于凯成教授益气养阴法益气养阴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 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方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卢义;肖宏宇;于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玉屏风配合三伏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4例

    目的 探讨玉屏风胶囊配合三伏贴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笔者搜集自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标准的门诊患儿共66例,按患者志愿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均予常规西药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配合三伏贴胶囊口服,三伏贴选择三伏天,玉屏风连服3个月.结果 治疗1年后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痊愈率44.12%,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痊愈率12.50%,总有效率59.3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为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玉屏风配合三伏贴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能增强抗病能力,值得进一步探讨其机制并推广应用.

    作者:朱杰;王永艳;万小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伤寒》治痛探微

    “疼痛”是躯体反映的自觉症状,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凡是各种因素导致人体阴阳气血津液失调均可引起疼痛,与脏腑功能失衡有关,《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伤寒病的治疗,而且是指导其他临床各科治疗的准则,其中治痛之法,内容丰富,法度严谨,现根据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及采用的相应治疗方法的不同,归纳如下.

    作者:张闽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沙参麦冬汤治疗感冒后肺阴亏虚型咳嗽40例

    目的 评价沙参麦冬汤治疗感冒后肺阴亏虚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感冒后咳嗽肺阴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沙参麦冬汤,对照组给予强力枇杷露,两组均治疗7天后观察咳嗽症状起效时间、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咳嗽症状的起效时间、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参麦冬汤能有效改善感冒后肺阴亏虚型证的咳嗽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娟;申广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三)——五运六气起源与沿革

    中华文明史从有纪年记录至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五运六气学说系统见于《内经·素问》七篇大论中,集中国古代天文、传统文化、历法、医学之大成,是对天象、气象、物候、人体、疾病、防病治病王理论融会贯通的系统论述.

    作者:邹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