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炙甘草汤配合电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恢复期16例

司春婴;曹志娜

关键词:炙甘草汤, 针刺疗法, 慢性心力衰竭, 恢复期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验证炙甘草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住院和门诊患者,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32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炙甘草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电针.观察两组的血流动力学、运动耐量试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反应指标的变化,并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治疗前后以及各个疗程指标变化的统计学分析,并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总有效率的计算.结果 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愈后随访半年到一年内无复发,统计学分析表明血流动力学、运动耐量试验、超敏C反应蛋白等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和法是中医学治疗八法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指通过调和的手段达到治愈疾病的作用.和法具有调和表里、上下、气血、脏腑等多病位和阴阳、寒热、虚实等多病性的作用,是中医学多靶点综合调整的典范.和法起源于《内经》,如“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等.

    作者:陈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沙参麦冬汤治疗感冒后肺阴亏虚型咳嗽40例

    目的 评价沙参麦冬汤治疗感冒后肺阴亏虚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感冒后咳嗽肺阴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沙参麦冬汤,对照组给予强力枇杷露,两组均治疗7天后观察咳嗽症状起效时间、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咳嗽症状的起效时间、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参麦冬汤能有效改善感冒后肺阴亏虚型证的咳嗽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娟;申广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艾滋病合并成人水痘的中西医治疗及护理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疾病.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形成播散型水痘,病情重,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皮疹多而密集,易融合成大疱型或呈出血型,若多脏器受病毒侵犯,病死率高[1].

    作者:张敏;陈秀敏;张丽;田爱玲;刘静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讨论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与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9.31% (P<0.05);治疗一年后治疗组复发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44.83% (P< 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指标(P<0.05).结论 临床使用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疗效.两类药物共同使用可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加快疾病恢复速度且副作用小,安全系数高.

    作者:赵伟杰;徐进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依托学科平台优势努力实现自我培养

    作为全国首创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院为青年教师发展和提高提供了优势的学科平台,但作为学科团队后备力量的青年教师本人如何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努力实现自我培养,以提高教学能力和效果,是每个青年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牛素生;刘俊宁;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浅谈医案教学在临床课教学中的作用

    中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独立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医务人员,在中医临床课教学中,医案是连接课堂和临床的重要环节,合理、恰当地使用医案能有效发挥教师在临床课上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诊判断能力.

    作者:李改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目的 将PBL教学法与中医外科学教学相融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方法 以本科学生作为试点对象,分别进行新型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培养,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重视中医外科学的学科特色与PBL教学法的结合,并采用考核和反馈主客观多角度的调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理论考核和临床考核方面,试验班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班(P<0.05),教学反馈情况良好,各问题肯定性回答均达到85%以上.结论 PBL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及协作能力,促进知识结构化等方面优势明显,是一种可以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推广的新型模式.

    作者:杨素清;王松岩;王姗姗;安月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规范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针刺、理疗等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及规范化护理.结果 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及关节僵硬、肿胀的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规范的护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刮痧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300例

    目的 研究刮痧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实验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刮痧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可以看出中医刮痧结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 刮痧结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对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汤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药鲜用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前景

    中药鲜品与干品功效明显不同,鲜品保持了药品的全部活性成分,故一般而言其药效应强于干品.药物经过炮制,干品药与鲜品药成分变化和功效上有质的不同.本文主要概括了中医鲜药应用历史及炮制、鲜药的临床应用、鲜药的传统用法、鲜药的保鲜和储藏法、发展前景及展望以唤起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对鲜药应用的重视.

    作者:叶再青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联合B超引导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3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并联合B超引导穿刺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经B超定位引导穿刺抽脓后,使用芙蓉散调成糊状外敷局部;口服阑尾清解中药汤加减;并静脉滴注替硝唑、头孢地嗪抗生素.后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方案治疗阑尾及周围脓肿有效,但治愈率、总有效率、随访复发率之间存在差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治愈率、随访复发率分别为97.8%和6.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0%和45.1%.结论 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时,在B超介入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可供选择的疗法.

    作者:董进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基于网络资源共享的提高药剂学实验与实训技能的探索

    目的 提高学生药剂学实验与实训技能.方法 对采集或收集的相关药剂学教学资源进行分类,通过我校校园网中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数字化资源库上传,实现共享.结果 学生通过登录校园网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共享的实验课教学视频、实训技能视频资源,可丰富药剂学教学内容,提高理论与实践、实训教学效果.结论 通过药剂学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可作为药剂学理论与实践、实训教学分辅助手段.

    作者:袁子民;赵琳;刘玉强;李学涛;吕佳;程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28例

    目的 分析脑栓塞患者采用中医学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脑栓塞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A组、B组,每组28例.给予A组患者单纯的西医治疗,给予B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B组患者分值低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B组患者分值低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进行全面观察,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经相关检查后,也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状况.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治疗脑栓塞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可临床推广.

    作者:刘宏文;严济春;漆化华;刘国胜;赖坚强;古贱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74例

    目的 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卵巢周期变化规律和胞宫的藏泻功能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临床疗效如下:治愈16例(21.62%),有效45例(60.81%),无效13例(17.57%).总有效率为82.43%.治疗后患者在月经稀少、继发闭经、更年期症状、阴道干涩以及其他方面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卵巢早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陶一蕾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

    目的 探讨房性心律失常采用稳心复脉汤联合西药心律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我院近几年来所收治的90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行稳心复脉汤联合西药心律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稳心复脉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稳心复脉汤联合西药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重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爱兵;罗俊;吴翔鹰;刘新举;王健;牛敏芬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小陷胸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47例

    目的 探讨小陷胸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GERD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取小陷胸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咪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98%),显著高于对照组(55.32%),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陷胸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玉屏风配合三伏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4例

    目的 探讨玉屏风胶囊配合三伏贴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笔者搜集自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标准的门诊患儿共66例,按患者志愿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均予常规西药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配合三伏贴胶囊口服,三伏贴选择三伏天,玉屏风连服3个月.结果 治疗1年后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痊愈率44.12%,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痊愈率12.50%,总有效率59.3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为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玉屏风配合三伏贴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能增强抗病能力,值得进一步探讨其机制并推广应用.

    作者:朱杰;王永艳;万小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依达拉奉联合豨红通络口服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应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豨红通络.结果 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两周后,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奥扎格雷、依达拉奉联合豨红通络治疗脑梗死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孙瑞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络逐瘀丸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通过测定通络逐瘀丸的阿魏酸的含量,建立通络逐瘀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反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通络逐瘀丸中的阿魏酸进行测定.结果 通过实验通络逐瘀丸中的阿魏酸的含量在0.0189~0.377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99.42%,RSD为1.64%.结论 该方法操作易行,稳定可靠,可以用于通络逐瘀丸质量控制.

    作者:刘家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温阳通滞对可乐定造成大鼠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拟温阳通滞方药对可乐定所致大鼠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温阳通滞胶囊高、低剂量组、心宝组及模型组.用温阳通滞胶囊等效量、二倍量灌胃给药,以心宝做对照.观察给药前和给药后0.5h、1h、1.5h、2h心电信号,统计分析大鼠心率、心率每搏间变异系数、房室传导阻滞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温阳通滞胶囊高、低剂量组给药后心率显著提高,心率变异系数明显降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有降低趋势(P<0.05).高剂量组作用更为突出,个别时段优于心宝组(P<0.05).结论 温阳通滞方药能够通过提高心率、降低心率变异系数、降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达到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满意干预效果.

    作者:齐建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