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斌
目的 探讨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选择疏肝消脂方+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NASH患者14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NASH患者分为D1组(观察组72例)与D2组(对照组72例).针对D1组与D2组NASH患者,给予基础治疗(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指导等).针对D2组患者,配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针对D1组患者,配合中药疏肝消脂方+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对比D1组与D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指标的情况.结果 D1组与D2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在肝功能指标、TC指标以及BMI指标等方面,低于治疗前(P<0.05).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D1组高于D2组患者(P<0.05).结论 选择疏肝消脂方+多烯磷脂酰胆碱,在促进临床疗效以及改善临床指标等方面,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郑惠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脑栓塞患者采用中医学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脑栓塞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A组、B组,每组28例.给予A组患者单纯的西医治疗,给予B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B组患者分值低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B组患者分值低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进行全面观察,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经相关检查后,也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状况.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治疗脑栓塞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可临床推广.
作者:刘宏文;严济春;漆化华;刘国胜;赖坚强;古贱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卵巢周期变化规律和胞宫的藏泻功能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临床疗效如下:治愈16例(21.62%),有效45例(60.81%),无效13例(17.57%).总有效率为82.43%.治疗后患者在月经稀少、继发闭经、更年期症状、阴道干涩以及其他方面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卵巢早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陶一蕾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并联合B超引导穿刺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经B超定位引导穿刺抽脓后,使用芙蓉散调成糊状外敷局部;口服阑尾清解中药汤加减;并静脉滴注替硝唑、头孢地嗪抗生素.后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方案治疗阑尾及周围脓肿有效,但治愈率、总有效率、随访复发率之间存在差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治愈率、随访复发率分别为97.8%和6.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0%和45.1%.结论 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时,在B超介入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可供选择的疗法.
作者:董进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苦参汤加减联合龙珠软膏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82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龙珠软膏治疗,治疗组采取苦参汤加减联合龙珠软膏治疗,观察术后创面愈合面积,愈合率和愈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在缩小创面面积,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汤加减联合龙珠软膏在治疗肛瘘术后创面临床应用中,可缩小创面愈合面积,提高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叶道冰;宋红旗;冀春丽;魏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中药配方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脂必要片口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玉春;郝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本文以“和法”为线索,从经方小柴胡汤之和法以及对中成药小柴胡冲剂之和剂,谈跟师孙光荣教授的学术思想以及个人心得体会.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名方之一.笔者首先从对小柴胡汤的来源、临床适应症、主治病症、药物组成、煎服法、临床应用体会谈个人心得,提出“和法之中,百法兼备”.其次对目前临床有效应用小柴胡类的中成药之和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后,在对和法理解的基础上对孙光荣教授的学术思想“天人和”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心肾不交型)患者进行干预,为防治老年性痴呆、解决临床治疗难点提供新方向.方法 本研究筛选80例心肾不交症型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别通过一般护理常规(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以及中医辨证施护特色护理(中药药茶、耳穴贴压法)进行干预对比,观察两种护理前后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有效率为1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辨证施护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心肾不交型)患者进行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晓琳;李秀玲;孙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医生对云南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认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方法 对427名来自云南省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的中医类别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17份,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生们普遍认为基层中医药卫生服务开展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政府重视不够、财政支持不足,其次是医生自身中医药知识及技能掌握不好,医生的学历及职称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结论 制定符合云南基层中医药服务特点的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落实及监督;建立中医健康理念宣讲网站及策划团队,定期推广,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中医特色医疗及药物产业;开展各种层次的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的继续教育;积极鼓励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制定符合基层特点的职称政策,提高基层医生工资待遇,真正做到“留得住”.
作者:卞瑶;石安华;张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验证炙甘草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住院和门诊患者,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32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炙甘草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电针.观察两组的血流动力学、运动耐量试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反应指标的变化,并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治疗前后以及各个疗程指标变化的统计学分析,并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总有效率的计算.结果 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愈后随访半年到一年内无复发,统计学分析表明血流动力学、运动耐量试验、超敏C反应蛋白等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司春婴;曹志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疼痛”是躯体反映的自觉症状,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凡是各种因素导致人体阴阳气血津液失调均可引起疼痛,与脏腑功能失衡有关,《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伤寒病的治疗,而且是指导其他临床各科治疗的准则,其中治痛之法,内容丰富,法度严谨,现根据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及采用的相应治疗方法的不同,归纳如下.
作者:张闽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开放式办学是一种灵活、广阔的社会化办学方式,是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的有效手段.开放式办学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六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根据本校实际对开放式办学模式进行有益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作者:闫忠红;左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50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B组50例患者给予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B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较A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ADL评分良好率为76.0%,明显较A组患者ADL评分良好率4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虹;刘小波;王晓玲;施丹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本文以病案举例说明张老运用自拟经验方如化痰升清汤、吴萸温胃汤、经方半夏泻心汤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
作者:陈伟;张宝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坐浴疗法在痔疮患者术后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需手术治疗的9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于术后给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稀释后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1疗程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为7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法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药物可直达病所,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痔疮患者术后切口的恢复,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宁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中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独立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医务人员,在中医临床课教学中,医案是连接课堂和临床的重要环节,合理、恰当地使用医案能有效发挥教师在临床课上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诊判断能力.
作者:李改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规范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针刺、理疗等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及规范化护理.结果 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及关节僵硬、肿胀的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规范的护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名中医于凯成教授益气养阴法益气养阴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 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方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卢义;肖宏宇;于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作为全国首创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院为青年教师发展和提高提供了优势的学科平台,但作为学科团队后备力量的青年教师本人如何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努力实现自我培养,以提高教学能力和效果,是每个青年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牛素生;刘俊宁;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探讨对脑中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71.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脑中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服务可取得更理想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