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道冰;宋红旗;冀春丽;魏丽萍
目的 探讨B超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 运用彩超仪通过肛门检测,再经综合确诊,判断B超诊断价值;对随机抽取的治疗组10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只用中药灌肠.两组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5天,30天后比较结果.结果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两项检测中,B超诊断效果都为100%,而前列腺癌检测失误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两组治疗效果经统计,有显著对比差异(P<0.05).结论 B超在诊断前列腺疾病中,具有重复性强、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前列腺疾病,效果要明显高于单一中药灌肠.
作者:舒林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教育模式在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中开始实践与探索,对参与校际协作实践与探索的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各自院校形成的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点,网络环境下的校际协作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式、理念带来了冲击.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校际协作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安益强;昌莉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坐浴疗法在痔疮患者术后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需手术治疗的9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于术后给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稀释后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1疗程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为7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法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药物可直达病所,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痔疮患者术后切口的恢复,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宁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院内制剂奔豚冲剂治疗小儿感冒阴虚风火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感冒阴虚风火证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应用奔豚冲剂,对照组应用克拉霉素、阿昔洛韦、臣功再欣口服,疗程为3天.结果 两组体温恢复时间、反复发热次数和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为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奔豚冲剂针对阴虚风火型感冒退热效果突出,能够很好改善相关症状体征.
作者:申广生;王娟;张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效社区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社区范围内于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确诊的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其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社区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行社区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与健康知识掌握率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吸烟、嗜酒、不良饮食习惯与生活无规律等不良习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干预前.结论 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社区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付凤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医学生物学是中医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理论性强、知识量大等.PBL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的一种优秀教学方法,本文结合作者在医学生物学中的教学体会,提出了PBL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并与案例教学法有机结合,突出课程教学的知识点与重点,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夏金婵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方庄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发放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问卷进行调查.8个危险因素中,同时具有3个或以上者风险分级为高危;同时具有3个以下但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之一者风险分级为中危;同时具有3个以下且无慢性病者风险分级为低危.结果 有效问卷共230份,其中低危90人,中危108人,高危32人.结论 方庄社区中老年人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庞大.
作者:吴瑕;薛武更;刘晓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高等中医养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中医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以问卷调查方式,通过调查用人单位对中医养生类大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建议、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对录用人员的总体评价等,归纳和总结出怎样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调查为背景,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为学校的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依据.
作者:朱震;张世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张宝军主任医师为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主任中医师,平谷区首届名医,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40余年,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病症.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学习,受益颇多,将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晓莉;张宝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肌肉力量技术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40例颈椎病患者给予针刺、温针灸及肌肉力量技术治疗,以观察疗效.结果 其中痊愈者17例,占42.5%;好转22例,占55%;总有效率97.5%.结论 针灸结合肌肉力量技术对颈椎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陈泰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探讨对脑中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71.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脑中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服务可取得更理想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教学双评法的带教管理中作用.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步骤,运用品管圈管理常用手法和工具对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选择2013年实习生94名为试验组,在消毒供应中心教学双评价法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手法;选择2012年实习生102名为对照组,在教学管理中采用教学双向评价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结果 实习生试验组理论和操作考试平均成绩比对照组平均提高10.3分和7.2分(P<0.01);带教老师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比实行品管圈之前平均提高9.2分(P<0.01).结论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教学双评法的带教管理中,能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及学习成绩,提高老师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使科室的教学管理规范化.
作者:胡国风;李淑玲;黄自珍;徐带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呼吸系疾病已经发展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的主要疾病之一.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面对这一难题,特别是如何运用中医的特色疗法去解决,是一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课题.本文通过在综合医院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经验,结合运用中医特色医疗法的临床实践体会,对当前中医特色疗法的现状及面临问题做了讨论和思索,以期对肺系疾病的中医药特色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周海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开放式办学是一种灵活、广阔的社会化办学方式,是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的有效手段.开放式办学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六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根据本校实际对开放式办学模式进行有益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作者:闫忠红;左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自拟温阳通滞方药对可乐定所致大鼠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温阳通滞胶囊高、低剂量组、心宝组及模型组.用温阳通滞胶囊等效量、二倍量灌胃给药,以心宝做对照.观察给药前和给药后0.5h、1h、1.5h、2h心电信号,统计分析大鼠心率、心率每搏间变异系数、房室传导阻滞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温阳通滞胶囊高、低剂量组给药后心率显著提高,心率变异系数明显降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有降低趋势(P<0.05).高剂量组作用更为突出,个别时段优于心宝组(P<0.05).结论 温阳通滞方药能够通过提高心率、降低心率变异系数、降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达到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满意干预效果.
作者:齐建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心肾不交型)患者进行干预,为防治老年性痴呆、解决临床治疗难点提供新方向.方法 本研究筛选80例心肾不交症型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别通过一般护理常规(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以及中医辨证施护特色护理(中药药茶、耳穴贴压法)进行干预对比,观察两种护理前后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有效率为1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辨证施护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心肾不交型)患者进行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晓琳;李秀玲;孙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糖尿病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相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以60~70岁的年龄段多见.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无临床表现,在确诊为糖尿病时,长时间的糖尿病并发症经常已存在.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主要特征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
作者:曹少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50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B组50例患者给予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B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较A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ADL评分良好率为76.0%,明显较A组患者ADL评分良好率4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虹;刘小波;王晓玲;施丹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测定通络逐瘀丸的阿魏酸的含量,建立通络逐瘀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反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通络逐瘀丸中的阿魏酸进行测定.结果 通过实验通络逐瘀丸中的阿魏酸的含量在0.0189~0.377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99.42%,RSD为1.64%.结论 该方法操作易行,稳定可靠,可以用于通络逐瘀丸质量控制.
作者:刘家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活血化瘀是中医的治疗原则之一,在周围血管病的临床中运用了12种活血化瘀法,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本文凝结着许多周围血管病老专家的经验,通过病案说明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周围血管病的重要临床手段.
作者:郭伟光;李凤男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