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儿胃肠功能损害36例观察与护理

刘中芹;朱传爱

关键词:早产儿, 胃肠, 功能损害, 活产新生儿, 原发病, 胎龄, 基础
摘要:早产儿是指胎龄来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自身特点,在原发病的基础上易出现胃肠功能损害.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腭裂术前术后护理

    先天性腭裂是一种口腔先天性疾病,其发病率为1‰.尽管腭裂的治疗已由手术的单一模式,转向了正畸-外科-正畸-语言的序列治疗模式,但外科手术仍是恢复腭裂畸形的主要方法,目的是建立腭部的解剖形态,封闭裂隙,恢复腭部的生理功能,为正常吞咽、语音创造条件.手术成功与否,它除与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患儿年龄、腭裂程度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护理息息相关[1].我院自1992~2002年收治先天性腭裂6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林乔;王中春;王玉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实行农村预防接种一体化管理,确保集中式接种门诊成果

    随着农村卫生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区农村计划免疫工作也实行了预防接种一体化管理模式.

    作者:董修勤;刘娟;王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头孢呋肟酯序贯疗法致过敏性休克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47岁.以右上臂肿痛伴发热3d入院.查体:T:38.3℃,P 85次/min,R 23次/min,Bp130/75mmHg.实验室检查:WBC:12.5×109/L、N:0.8、L:0.2.体格检查:发热面容,一般状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右上臂内侧肿胀、局部皮肤发红、有波动感、压痛明显.穿刺抽出淡黄色脓液.

    作者:周勇;王建民;单文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附45例报告)

    我院自1995年12月~2002年12月共收治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45例,此类患者治疗较棘手,若处理不当后果严重.笔者以简便的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早期预防性筋膜切开减压,均收到较满意疗效.

    作者:唐学锋;赵庆云;吴安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助产士、家属陪伴分娩的实行效果

    我院自2002年底实行护理模式改革,即产妇生产时由助产士、家属(丈夫或母亲、姐妹)陪伴分娩.对产妇体贴和安慰,产妇消除焦虑、恐惧情绪,近1年多来实行30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秉华;韩文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护理体会

    我科自1990年~2003年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453例,全部病人按国家标准GCS评分在8分以下,救治成功率达81%,现结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尹荷文;任桂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颈外静脉置管在乙脑患儿应用中的体会

    乙脑患儿具有高热、惊厥、呼吸衰竭三大临床症状,病情发展快,且因小儿血管细小,加之高热昏迷不能进食等原因导致血管塌陷,穿刺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由于高渗药物的交替应用,对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保护和充分利用血管进行有效的输液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颈外静脉留置,减少穿刺次数,保护了血管,除留置时间较长外,同时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一点是方便了及时给药,为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我科于2003年7月除了在乙脑患儿的抢救治疗中采用这项新技术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武美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波姆红外光疗仪治疗宫颈糜烂186例

    我院采用波姆红外光疗仪治疗宫颈糜烂186例、追踪观察数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芹;孔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健康教育

    我院产科自2001年10月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以来,认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与病人交流,设意见箱,发放服务态度及护理质量表等方式征求病人意见卡,孕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给了很高的评价,所有孕产妇都认为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现介绍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健康教育情况.

    作者:韩芬;李春香;毕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生儿青霉素皮试部位选择的探讨

    青霉素作为第一代被发现的抗生意,因其良好的疗效,低廉的价格以及较小的临床副作用目前仍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马乃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健脾活血解毒治疗慢性肝炎109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健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肝炎109例,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晓东;张志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食道癌术后不同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对食道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的影响,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道癌术后营养支持的优越性.方法:75例食道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肠外营养组(PN组,n=25)和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n=25),分别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术前和术后10d测体重(BW)、血清白蛋白(AIB)、前白蛋白(PA)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LC),观察胃肠道反应,记录术后住院日数和总住院费用.结果:EN组和PN组术后BW和ALb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A和TLC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只有TLC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的PA、TLC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EN组TLC较PN组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PA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肠内营养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日(P<0.01)和减少住院费用(P<0.05),但肠外营养只缩短术后住院日(P<0.05),减少住院费用不明显(P>0.0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营养支持能维持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日和减少住院费用,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毛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双黄连配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配合左氯氯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6例CAP患者用双黄连注射液配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7~12d.结果:痊愈22例(61.1%),显效12例(33.3%),无效2例(15.6%),有效率94.4%,细菌清除率88.9%.结论:双黄连注射液配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AP安全有效.

    作者:何辉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黄连素针保留灌肠佐治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2001年8月~2003年11月,本院收治秋季腹泻患儿92例,笔者采用黄连素针保留灌肠治疗50例,取得较好疗效,特介绍如下.

    作者:资代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象、骨髓象不典型表现分析

    我院近期收治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8例,笔者对其临床诊治情况作一总结现介绍如下.

    作者:边红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严重烧伤气管切开的气道护理

    气管切开是大面积烧伤病人,特别是伴有吸入性损伤及面、颈部深度烧伤常用的抢救措施,如何进行气管切开后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烧伤护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总结了15例烧伤面积>50%且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笔者认为:早期气管导管内快速注入注射用水刺激反射性呛咳,促进细支气管痰液及烟尘的咳出;气管内适时吸痰及呼吸道的湿化等加强措施.结果: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了肺部并发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鲍凤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卵巢早衰的防治近况

    卵巢早衰(POF)指卵巢功能提前衰退,表现为妇女40岁之前闭经,伴有促卵泡素(FSH)的升高和雌二醇(E2)的下降,但是否包括原发闭经及染色体、基因异常等仍有争议.卵巢早衰占妇女总人群的1%~3.8%[1].其发生机制可以分为卵巢卵泡数目减少和卵泡功能被破坏两大类.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感染因素、心理因素,但大多数为特发性卵巢早衰.

    作者:穆瑞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恶性组织细胞是一种原发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的组织细胞呈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并具有和白血病,恶性肿瘤相似的特征.近期我院发现1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中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左半结肠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28例护理体会

    我院1991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78例,行Ⅰ期切除吻合28例,效果满意.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病情危重,做好病情的观察和得力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康复和痊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丽瑛;李晓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

    幼儿园是集体教养场所,学龄前儿童年龄小,免疫力差,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造成流行,给孩子造成痛苦,给家长带来麻烦,给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幼儿园的传染病预防工作,要高度重视,科学规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作者:骆淑华;张文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