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张玉;王超;贺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通气功能障碍, 二氧化碳潴留, 缓慢进行性, 有害因素, 细支气管, 世界各国, 生活质量, 人类健康, 气道阻塞, 劳动能力, 患病人数, 弹性减退, 大气污染, 不可逆性, 比例失调, 死亡率, 老年人, 血流, 吸烟
摘要:慢性阻塞并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该病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它主要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并形成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通气功能障碍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常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中西药物合用的配伍禁忌

    从事药房调剂工作几十年中,特别在某些医院把中成药、西药放在一个药房,医生开处方也一张处方中西混开.

    作者:王明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秋季腹泻治验

    秋季腹泻是季节性疾病,多发生于8~10月间,常见于婴幼儿.由于小儿脾胃薄弱,又伤于暑湿之邪,使中州运化失健,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生泄泻之症.

    作者:王学民;张乐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腰椎滑脱的CT诊断(附20例报告)

    目的:探讨CT对腰椎滑脱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例经手术确诊的腰椎滑脱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能清楚地显示腰椎滑脱特别是椎弓峡部缺损和椎管内的改变及合并腰椎退变情况.结论:CT是诊断腰椎滑脱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相磊;武玉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强直性脊椎炎32例疗效观察

    我院近年来,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椎炎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安玉芹;桂清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东莨菪碱联合亚冬眠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联合亚冬眠疗法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联合亚冬眠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东莨菪碱与亚冬眠联合应用于治疗病毒件脑炎疗效确切.

    作者:石景义;高立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静脉输注异烟肼致惊厥1例

    异烟肼是一种抗结核药物,早已广泛应用干临床.近来,我科有1例患难与共者因静脉输注异烟肼导致惊厥,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荣;程月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牵引术后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典型症状为下腰痛,并有向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分布区的放射痛,疼痛多由臀部开始逐渐扩延至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

    作者:朱向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水平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为连索,持续并且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血压越高,心肌梗死、心衰、脑卒中和肾脏疾病危险性越大[1].我院自2000年2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轻、中度高血压患者38例,联合应用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莉莉;孔丽敏;朱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早产儿胃肠功能损害36例观察与护理

    早产儿是指胎龄来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自身特点,在原发病的基础上易出现胃肠功能损害.

    作者:刘中芹;朱传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胸部带状疱疹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既往有心绞痛病史5年,平日间断服用丹参滴丸、消心痛、心痛定.本次因心前区剧痛8h入某县级医院.疼痛呈持续性,无明显放射.

    作者:白雪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诊断分析

    动态心电图又称活动心电图,首创并于1961年应用临床.动态心电图检查是通过给受检者随身携带一个记录仪,能记录24h以内各种生活状态下的心脏活动情况,特别是一过性短暂心率失常,其检出率高;对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规心电图正常的心肌缺血的诊断率更有价值.我科自2003年3月至今应用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64例,心肌缺血198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桂芝;申艳红;刘希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颈外静脉置管在乙脑患儿应用中的体会

    乙脑患儿具有高热、惊厥、呼吸衰竭三大临床症状,病情发展快,且因小儿血管细小,加之高热昏迷不能进食等原因导致血管塌陷,穿刺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由于高渗药物的交替应用,对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保护和充分利用血管进行有效的输液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颈外静脉留置,减少穿刺次数,保护了血管,除留置时间较长外,同时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一点是方便了及时给药,为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我科于2003年7月除了在乙脑患儿的抢救治疗中采用这项新技术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武美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位排痰观察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常发生痰多及气道阻塞,并因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衡而危及患者生命.针对COPD病人病情及个体差异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对策,如高枕右侧卧位和前倾坐位交替使用,鼓励咳痰、湿化氧疗和雾化吸入等措施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提高氧疗及药物治疗的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旺敬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压力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对喘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沙丁胺醇是一种高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作用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能迅速缓解喘息症状,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4~6h)等特点.选择51例喘息疾病患儿(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伴喘息症状),在传统治疗上,加入压力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并对照,结果显示沙丁胺醇在缓解症状体征有显著差异,但在体征消失、住院日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

    作者:孔念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剂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佳有效剂量.方法:57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12例,米非司酮50mg/d;B组15例,米非司酮25mg/d;C组15例,米非司酮12.5mg/d;D组115例,米非司酮6.25mg/d,每晚临睡前用凉开水1次口服,连服3个月为1疗程.结果:A、B、C、D各组经2个疗程治疗,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分别为51.9%、51.56%、28.3%、21.09%.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且缩小程度与口服剂量有关.如为保守治疗,以6.28mg/d为宜,若为手术前准备,以25~50mg/d为妥.

    作者:黄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屎肠球菌和光滑球菌拟酵母菌致败血症1例

    本院检验科于近期检测出1例屎肠球菌和光滑球菌拟酵母菌致败血症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云;刘艳丽;李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家族性Brugada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退休教师,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周,加重2d,于2003年8月19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出现上坡行走时胸骨后疼痛,呈压榨性,停止行走休息后约5~10min可缓解,连续发生数次,近2d,平路行走约300~500米,亦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于朝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52例

    随着微创手术在骨科领域的逐步应用,脊柱内窥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成熟.我院在原有侧后方腰椎间盘旋切抽吸术(ALPD)基础上,2002年初引进美国枢法模丹历公司生产的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II)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此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静;李孝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3例鼾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鼾症患者熟睡后鼾声响度超过60分贝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有5%的鼾症患者兼有睡眠期间不同程度的憋气现象,称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症,临床表现为严重打鼾、憋气、肥胖、夜间呼吸暂停,还可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我院耳鼻喉科近日收治了3例该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任洪兰;高欣;管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波姆红外光疗仪治疗宫颈糜烂186例

    我院采用波姆红外光疗仪治疗宫颈糜烂186例、追踪观察数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芹;孔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