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刘艳丽;李玮
药疹是指药物引起的皮疹,青霉素过敏临床上很多见,但青霉素迟发反应性重度药疹,临床上很少见,现本院发现1例,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气管切开是大面积烧伤病人,特别是伴有吸入性损伤及面、颈部深度烧伤常用的抢救措施,如何进行气管切开后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烧伤护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总结了15例烧伤面积>50%且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笔者认为:早期气管导管内快速注入注射用水刺激反射性呛咳,促进细支气管痰液及烟尘的咳出;气管内适时吸痰及呼吸道的湿化等加强措施.结果: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了肺部并发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鲍凤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腹部创伤在各类创伤中较为常见.腹部创伤因实质性脏器或空腔脏器的破裂,大血管损伤,引起大出血、休克,危及生命.正确及时进行手术抢救,是峰低死亡率的关键.本中心在2001年5月~2003年5月两年间收治腹部创伤病人80例,现将手术配合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月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危重,除积极地防止进一步出血,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外,还应避免颅内压增高的诱发因素,做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否则将影响病人治疗效果和预后.通过对18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护理,体会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重视.
作者:邢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常发生痰多及气道阻塞,并因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衡而危及患者生命.针对COPD病人病情及个体差异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对策,如高枕右侧卧位和前倾坐位交替使用,鼓励咳痰、湿化氧疗和雾化吸入等措施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提高氧疗及药物治疗的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旺敬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恶性组织细胞是一种原发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的组织细胞呈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并具有和白血病,恶性肿瘤相似的特征.近期我院发现1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中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术后再孕施行人工流产者也逐渐增多,如果处理不当将给孕产妇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影响终身健康.笔者2003年1~6月为56例术后再孕者施行人工流产术,积累了点滴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孔飞;扈爱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眼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眼外伤患者56眼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眼中,玻璃体病变38眼,外伤性视网膜脱离20眼,眼内异物6眼等.结论:超声检查对眼外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很大的优越性,尤其在屈光介质浑浊或疑有眼内异物、眼球破裂时更是有效而必不可少的.
作者:陈光勇;刘莉萍;廖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慢性阻塞并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该病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它主要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并形成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通气功能障碍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常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作者:张玉;王超;贺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从2003年8月1日~200312月20日应用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将5%葡萄糖液体制备成高氧液,给40例老年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疾病患者静脉输入,取得较满效果,从中随要机选取50例患者进行动脉血气监测,结果表明患者输注高氧液后血氧分压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由心脑血管缺血缺氧引起的头痛、头晕、心绞痛、四肢乏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宿秀娟;张桂玲;贾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科自2002年1月~2003年5月,应用青岛海尔第三制药厂生产的PSS注射液(藻酸双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并设立维脑路通对照组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强;刘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组成的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NP治疗36例晚期NSCLC与CAP方案治疗晚期NSCL30例进行对比.结果:NP组有效率44.4%,CAP组有效率16.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确切,毒副反应易于耐受,是值得推广为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李剑平;沈雁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从事药房调剂工作几十年中,特别在某些医院把中成药、西药放在一个药房,医生开处方也一张处方中西混开.
作者:王明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措施失败的一种补救办法,手术虽小、简单,但技术操作不熟练、不仔细、责任心不强也会给受术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92年~2002年以来,人工流产后继续妊娠16例作一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退休教师,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周,加重2d,于2003年8月19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出现上坡行走时胸骨后疼痛,呈压榨性,停止行走休息后约5~10min可缓解,连续发生数次,近2d,平路行走约300~500米,亦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于朝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了研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行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2003年6月~10月选择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56例,均符合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疾病CCMD-3神经症的诊断标准;②排除既往有精神疾病史.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8例.二组在性别、年龄、心理状态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抗抑郁、抗焦虑及对症等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15d为1个疗程,连续做2个疗程.二组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1个月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处理.结果:研究组生物反馈治疗后,SAS、SDS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神经症患者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生物反馈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较彻底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能提高疾病的整体疗效,改善预后.生物反馈治疗用于神经症患者的治疗显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经璋;杨宗玲;杨志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小脑出血占脑出血8%~12%,其主要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多以眩晕,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本病之初,意识多清楚,可迅速进入昏迷,脑干受压症状也很多见.我科自2001年开展脑室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病人48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有观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周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在日常卫生监督中,餐具消毒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大肠菌群数量是消毒效果的指示指标.本文通过探讨餐具洗净度与大肠菌群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阐明餐具洗净度监督的重要性.以对餐具的淀粉残留和油脂残留来标示其洗净度.
作者:王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博尔泰力(苦参素)注射液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均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1].笔者采用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大部分患儿均有慢性咳嗽病史超过1个月以上,多数患儿已应用多种抗菌素及中药治疗,部分患儿需经常使用激素治疗.
作者:陈亮贤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