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药炮制学理论课教学模式

窦志英;王晖;王艳;刘亚男;李佳玮;何永志

关键词:中药炮制学, 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
摘要: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今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的任务,也是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具中医药特色的学科之一,是我国药学领域中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医药思维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为社会培养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中医药全面人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应用研究

    目前脂肪肝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重大疾病。通过对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治法方药的概括,从而阐述中医药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优缺点。

    作者:许顺畅;赵文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甲巯咪唑(MM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63例甲亢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予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观察症状及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心悸、易怒、失眠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根据患者症状辨证分型治疗,配合抗甲状腺的药物治疗,其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作者:许梦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妊娠期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妊娠期哮喘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哮喘的寒热之性选方用药,冷哮患者选用《金匮》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加减治疗;热哮患者选用越婢加半夏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为56.3%,对照组为35.5%,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驥0.05)。治疗组患者喘息、咳嗽、哮鸣音、胸膈满闷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驥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积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莫轶晖;陈明达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温肾暖脾育阴止泻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腹泻

    糖尿病腹泻是由于内脏植物神经损伤所致,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之一。对于本病,目前西医主要采取营养神经、应用止泻药等对症进行治疗,虽然大部分患者病情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相关药物的不良作用等常使糖尿病腹泻的治疗较为棘手。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腹泻中医病机特点呈现为脾肾阳虚及阴证,故温肾暖脾、育阴止泻通络法的选择可有效治疗本病,而临床实践也印证了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包扬;黄净;何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马云枝教授运用越鞠丸验案举隅

    越鞠丸为元代医家朱丹溪创立的名方,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五味药组成,主治气、血、火、痰、湿、食六郁。《丹溪心法·六郁》中谓:“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故拟越鞠丸行气解郁,气行则血行,气畅则诸郁自解。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马云枝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善用越鞠丸加减治疗因郁而致失眠、头痛、眩晕、梅核气等内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举病案如下。

    作者:李社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识别真假半边莲

    半边莲又名急解索、蛇利草,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带根全草,多在夏季采收,连根拔起后,洗净,晒干或阴干即可入药。《本草纲目》载:“半边莲,小草也。生阴湿塍堑边,就地细梗引蔓,节节而生细叶,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称为“半边莲”。半边莲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黄疸、水肿、臌胀、泄泻、痢疾、疔疮、肿毒、癣疾以及跌打扭伤之肿痛,亦可用于蛇伤。《陆川本草》载其“解毒消炎,利尿,生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市场上有以玄参科植物通泉草的干燥全草冒充半边莲,使用时注意鉴别。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实习生综合医院西医急诊思维现状调查及培养方案探讨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急诊医学是给健康危机者提供全面、紧急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以避免死亡和残伤的发生。急诊医学也是一个专门的专科,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的部门。中医和西医归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但是在综合医院,中医科医师常常面临着西医急诊的问题。由于急诊医学具有时间紧迫、高度风险、情况复杂、工作强度大的特点以及急诊病人的特殊性,因而对于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也格外重要。本文就综合医院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方案,提高中医实习生综合医疗水平。

    作者:由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临床实践指南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临床实践指南的知识的引入。采用合理、恰当的方式,适度和准确地将临床实践指南融会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效果,促进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发扬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点。

    作者:田莎;黄立中;田雪飞;宋炜熙;罗银和;曾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慢性乙肝治未病循证医学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

    目的:建立慢性乙型肝炎(CHB)治未病循证医学数据库,用以收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该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数据库对符合CHB诊治指南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该数据库实现了CHB患者包括体质资料在内的临床病历资料的录入、存储、修改、检索、统计、图形化显示及维护等功能。结论初步建立CHB中医“治未病”循证医学研究数据库,实现了个体资料、临床资料与医学研究数据的信息融合,为开展CHB的中医“治未病”临床与科研工作提供了信息保障。

    作者:李建宇;杜宁;刘士敬;李丰衣;王云磊;赵敬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浅谈疫病文献研究的现状与思路方法

    对丰富的古今疫病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整理中医防治疫病的规律,对防治现代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目前的研究还存在概念不清、病因研究弱化、研究范围不全面等问题。对于疫病文献的研究提出了四点思路和具体方法。

    作者:张萌;张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护理工作也出现了新的转变,护理管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解决现有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顺应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护理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谢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9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编号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驥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康复期间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驥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推进患者康复进程,提升康复效果,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宝发;丰小勇;谈斐;胡映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

    目的:探究熏洗方坐浴结合中医护理在混合痔患者手术治疗之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100名混合痔患者,并且把这100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0名,实验组在治疗时主要以熏洗方坐浴配合中医护理,对照组50名,以1∶45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熏洗方坐浴而且对其进行常规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治疗两个星期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都要治疗两个疗程,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之后对其肛门疼痛消失的时间、肛门边缘水肿消失的时间、创面愈合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对比,并且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其中实验组治疗有明显效果的有28人,治疗有效果的有17人,治疗没有明显效果的有5人,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20人,治疗有效果的人数为16人,治疗无明显效果的人数为14人,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治疗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驥0.05)。实验组的肛门疼痛消失的时间为2.5~3天,肛门边缘水肿消失的时间为6~7天,创面愈合的时间为18~25天;对照组肛门疼痛消失的时间为3~4天,肛门边缘水肿消失的时间为9~11天,创面愈合的时间为23~29天,两组结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配合中医护理对于混合痔患者术后的肛门疼痛、创缘水肿、创面迟缓愈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45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戈阳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推拿手法学》中软组织劳损点的教学方法

    推拿手法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临床学科,在其教学中要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并重,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要采取适当的引导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掌握手法要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田辉;曹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赵文霞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总结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隐源性肝病主要原因,导师赵文霞在本病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辨证分型等多个方面均经验丰富。

    作者:崔健娇;赵文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足浴对高血压病非药物因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治疗高血压在不同时间段非药物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为设计更为有效、安全的中药足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心病科60例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给予平肝潜阳中药足浴辅助治疗,监测开始前、开始后15min、30min、45min、60min的血压和心率数值变化。结果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在足浴后15分钟开始下降,45分钟下降明显,且收缩压(SBP)下降更为显著;心率在30分钟后增快比较明显,但在45分钟呈下降趋势。结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安全持续有效,治疗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以内为宜。

    作者:胡立芹;张春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针刺腰痛穴加外敷吡罗昔康治疗急性腰扭伤

    目的:观察针刺腰痛穴加外服吡罗昔康贴片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腰扭伤患者66例,均采用针刺腰痛穴法治疗。针刺治疗后疼痛局部给予外敷吡罗昔康贴片3天。结果临床治愈52例,显效1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腰痛穴加外敷吡罗昔康贴片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作者:张攀;黄俊卿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室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在环境、饮食、心理、呼吸、以及对症处理等方面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80例肺炎患儿,78例顺利痊愈,1例合并心力衰竭,1例并发呼吸衰竭,经过全力抢救及对症处理均得到康复,治愈率达100%。结论采用积极、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更加充分的发挥,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庭负担,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生大黄内服、芒硝外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36例

    目的:观察生大黄内服、芒硝外敷联合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其中对照组36例,采用水的复苏、禁食、胃肠减压、止痛、H2受体阻滞剂或奥美拉唑等。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大黄内服、芒硝外敷联合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第4天和第7天外周静脉血的血清淀粉酶;观察分析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首次排气的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外周静脉血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情况;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生大黄内服、芒硝外敷联合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金水宝胶囊改善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40例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对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按照住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肺结核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结核化学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的抗结核化学方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两个月。对所有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之前、治疗之后相关指标的检测,可以使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标法,对外周血CD4+/CD8+、CD4+、CD8+、NK细胞以及B细胞的水平进行严格检测;之后使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IgG、IgM以及IgA的含量进行精确的检测;再使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的方法,对血清TNF-α、sIL-2R、IFN-γ以及IL-10的水平进行精确检测。结果对两组患者持续治疗两个月。两个月以后,观察组患者的CD8+、sIL-2R以及IL-10水平和治疗前的水平进行比较,有所下降,而且明显比对照组的水平低;CD4+/CD8+、CD4+、NK细胞、B细胞、IgM、IgG、IgA、TNF-α和IFN-γ的水平和治疗前进行比较,有所升高,而且明显比对照组的水平高。结论本文通过探讨金水宝胶囊对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的改善,得出金水宝胶囊能够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的结论。因此在临床上,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应用金水宝胶囊,此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远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