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结核误诊1例

余义芬

关键词:甲状腺结核, 包块, 化脓性感染, 症状, 情绪烦躁, 临床资料, 患者, 心悸, 疼痛, 皮温, 皮肤, 男性, 局部, 甲亢
摘要: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左颈前包块2月入院.2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颈前有一包块,呈缓慢增大,不伴心悸、多汗、食亢、情绪烦躁等甲亢症状,不伴包块局部疼痛、皮肤发红、皮温高等化脓性感染症状.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哮喘形成的病理基础是慢性炎症,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因此应重视抗炎和降低气道反应性的治疗.

    作者:耿建忠;朱良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耳针治疗及护理

    呃逆在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据文献报道,约30%脑卒中患者并发程度不同的呃逆症[1],而且多呈持续性频繁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可加重原有病情.而顽固性呃逆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多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耳针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欣;李庆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军队综合医院心理测验现状及对策

    心理测验传入我国后,迅速引起一些部门和行业人员的重视,得到广泛使用,并取得重大效益.但在医院内未全面开展.笔者曾对周围几家部队医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军队综合医院心理测验还没有获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许多测验项目尚属空白.

    作者:曲海燕;周兴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肝肾囊肿患者经皮穿刺硬化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并注入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老年肝肾囊肿患者的疗效和操作体会.方法:肝囊肿37例,肾囊肿69例,囊肿直径为4.2~14cm,用18~20G穿刺针穿刺.抽出囊内液体为38~520mL,囊液抽出后囊腔内注入99%无水酒精.结果:治疗后随访时间为6周~4年,有效率达100%,其中囊肿完全消失率为82.1%(87/106),余19例囊肿明显缩小至原来的1/4以下.穿刺操作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肝肾囊肿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优点,尤适用于有多种慢性疾患的老年患者.

    作者:吴玉泉;郑伟;张存海;沈企周;余秀华;张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

    1术后病人疼痛产生的相关因素分析1.1手术创伤术后疼痛的客观因素是手术创伤,它是术后疼痛的直接原因.在手术创伤这一伤害性刺激作用下,首先引致组织内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如缓激态、五羟色胺、蛋白水解酶等,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然后产生痛觉传入冲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痛觉[1].

    作者:赵霞;吴丽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餐后采血对肝功能8项指标的影响

    常规肝功能检查采集样本的传统方式取自受检者早晨空腹的静脉血,为了观察进食简单早餐后对肝功能检测项目的影响,笔者对照测定了25名健康体检者的空腹与进食简单早餐后1h肝功能8项生化成份,通过分析餐前和餐后各种成份浓度的变化,探讨餐后抽血检查对肝功能测定的影响.

    作者:罗俊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莫雷西嗪治疗心律失常72例观察

    莫雷西嗪亦称乙吗噻嗪,为酚噻嗪类衍生的,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近年来较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1998年8月~2000年10月应用莫雷西嗪治疗72例心律失常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伯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5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及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有典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ECG)演变者仅占(AMI)总发病率的1/3,而AMI主要猝死原因的心律紊乱,50%发生在发病初24h内,因此AMI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再加合并肝硬化及手术复发率高等原因,手术切除率很低.非手术治疗首选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治疗[1],然而常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康复信心.

    作者:陈晓红;赵世英;李远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重视妇女更年期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妇女的平均寿命延长到76岁,全世界超过50岁以上的妇女为4.7亿,中国大约占1/4,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形成.如何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健康水平,如何使家庭和睦,社会定定,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吕榕娜;刘丽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儿惊厥的急救和护理

    惊厥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失调的紧急症状,婴幼儿机体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而导致发热,加之小儿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能力非常薄弱,遇到兴奋或抑制均很快扩散,对疾病引起的高热容易发生惊厥,如不及时控制,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杨翠芝;张淑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诊治体会

    近年来,由于各级医学杂志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型综合症(IMS)报导较多,临床医生对IMS日益重视,出现误诊、漏诊情况大为减少.

    作者:周松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住院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和组织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

    作者:谢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我院1997年5月~2000年6月共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人工血管转流手术20例,术后除常规给予抗凝、祛聚药物外,辅助以中药阳和通洛汤、桃仁四物汤治疗.除1例截肢、1例复发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作者:张建东;赵国珍;张伏生;赵卫东;杨晓春;冯润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膀胱镜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附32例报告)

    我院1992年2月~1999年2月,对3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定期经膀胱镜行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满意.

    作者:王国强;赵爱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改良指腹推进皮瓣治疗指腹缺损的远期疗效

    目的:观察改良指腹推进皮瓣治疗指腹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改良指腹推进皮瓣治疗指腹缺损,随访检测患指指腹外形、使用及出汗情况、感觉等指标.结果:随访检测结果显示改良指腹推进皮瓣治疗指腹缺损的远期疗效满意.结论:指腹推进皮瓣治疗指腹缺损是一种好的修复方法.

    作者:丁祥生;王德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基护教学中护生动作技能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科学的发展,使其成为合格人才.

    作者:王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髂腰部皮瓣在手及腕部电烧伤修复中的应用

    我科自1995年以来收治了多例手及腕部电烧伤病人,其中13例采用髂腰部皮瓣转移修复,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立新;黄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烧伤病房护工的手及暖瓶染菌情况调查与对策

    近年来烧伤病房的医疗器械、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以及各种消毒液的监测已形成了规范的管理,但对病房护工的手及病人长期使用接触多的暖瓶的清洁消毒和管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预防医院内感染极易被忽视的环节.

    作者:毕庆霞;沙少华;孙芙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妊娠晚期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的临床观察

    随着产科学的进展,在排除禁忌症的情况下,妊娠晚期引产已成为产科常见的临床治疗措施,而宫颈成熟度是决定引产成败的关键因素,若宫颈不成熟,引产不仅费时,而且失败率高.

    作者:张慧玲;朱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