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蔡则骥;梁晓华;俞建平
为保证患者麻醉、手术的安全,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必不可少,特别是老年人更重要,本文就其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支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各种高新尖端技术也不断地引用到医学领域上来,特别是各种自动检测分析仪被搬进了检验实验室,这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因此,加强仪器设备管理,保持仪器设备的佳状态,是提高检验质量的基本前提条件.
作者:叶妙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掌握2000级护理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方法:采用UPI人格问卷对206人进行了测试.结果:有各种心理问题学生的检出率25.7%.在63人咨询调查中,新生主要心理问题反映在情绪(占26.9%),人际关系(占28.6%)和适应困难(占34.9%)等方面.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安学敏;栾丽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语言是沟通医患之间感情的纽带,在护理模式由以往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尤为重要,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要的佳身心状态,语言交流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黄敏捷;计惠民;韩淑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科1990~2001年间,在对58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治过程中,发现无症状性脑卒中患者85例,现报道如下,并对其病因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以引起同道的注意.
作者:邵蕊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老年人由于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并可能合并多种疾病,低血压的耐受和代偿比较差.腰麻(subarachnoid block,SAB),因麻醉平面不易调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所以在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但近几年,我们将0.5%布比卡因原液(或0.75%布比卡因加生理盐水稀释成0.5布比卡因,下文均称为0.5%布比卡因原液)作为腰麻药,用于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发现其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EA)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作者:侯南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对我院200例新生儿脐部护理进行分析,发现出生时正确断脐;掌握剪脐的时间和技巧;加强脐部日常护理,并采用不同护理方法,这是避免脐部感染、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巧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很多时候会遇到由于更换液体不及时或陪床人员疏忽,而导致茂菲滴管液体排空,输液管下段进入空气.
作者:高彩琴;王志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由于胰管阻塞,压力突然增高,以及胰腺血液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该病发病急、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1997~2000年我院共收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8例,笔者采取加强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云霞;单长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对以往的医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1]中得知,毕业生有明显的科研后劲不足的迹象,其中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为欠缺.这与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有关.化学实验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慧娟;朱跃;田菊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现代护理学是科学、艺术和爱心的结合.是基础科学、人文科学等交叉的综合边缘性学科.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加速了护理心理学的进步,从仅仅重视患者本身的心理特征发展到开始注重护理的主体--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作者:张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妊娠238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电视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妊娠可在其病变早期,未破裂或流产早期即得以实施,明显降低出血量与出血率.同时可行对侧输卵管粘连分解,伞端造口术等,再通率达77.17%,受孕率达58.49%.结论: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妊娠可提高生育率,降低出血量,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霓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产妇分娩过程中输液、采血及输血的常用部位是手背浅静脉.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产妇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应用手背浅静脉留置针不易滑脱和阻塞,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慎玲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美存在于一切之中,生活和工作需要美的点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美,儿科实验教学同样也需要美学作指导.尤其在实验操作中应力求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作者:侯建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必然导致护理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观念的形成使护理工作从单一的功能制护理发展为心身及社会因素的整体护理,产科疾病患者又是实施综合护理的主要对象之一,其中健康教育的实施起到引导、增进和恢复健康的目的.现介绍如下.
作者:魏紫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变化.方法:对117例肺癌进行病理组织学分型.结果:发现混合癌30例(26.65%)及癌旁组织内存在伴发病变.结论:本文着重讨论了混合癌问题,但不能否定肺癌各种组织分型的客观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另外,病毒、细菌、霉菌、寄生虫等也可成为肺癌的病因线索.
作者:袁凤宝;孙苏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抢救的重要场所,大多数患者对进入手术室都具有恐惧感.无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精神刺激,从而产生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作者:田爱真;黄绍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重型颅脑损伤后遗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闫冬梅;闫秀丽;朱秀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针对传统生理学教学模式的缺陷,以国家题库出题和教考分离为起点,本教研室建立了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类国家题库引导习题训练以及干预式国家题库出题考试的教学和考试方法,经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杜武英;汪萌芽;潘群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脾切除对成人内科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0~2000年内科治疗无效的5例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脾切除手术.全组患者术后随访0.5~9年,平均46月.结果:术后血小板1周内恢复正常(≥100×10 9/L)者45例,占88.2%;术后2个月随访,总有效率90.2%.对41例患者进行中远期(0.5~9年)随访,总有效率为80.5%,4例复发,复发率9.75%.结论:术后血小板回升较早和回升幅度较高者预后较好.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不影响脾切除疗效.术前PAIgG检测值对预测脾切除疗效无相关性.选择性脾切除术对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ITP患者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松;蔡则骥;梁晓华;俞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