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

邢萍

关键词:老年, 骨折患者, 护理体会, 护理内容, 护理工作, 骨折病人, 卧床
摘要:老年骨折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护理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本文总结了154例老年骨折病人的特点及护理体会.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甘胆酸与其肝组织炎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甘胆酸(GA)与其肝组织炎症病理分度(G)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慢性肝炎患者,抽静脉血检测其血清甘胆酸,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越高,血清甘胆酸升高愈明显,G1与G2,G2与G3,G3与G4之间比较,呈现显著差异(P<0.05),G与血清GA两者有相关性(r=0.892).结论:血清甘胆酸是观察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变化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作者:刘金如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谈谈药剂学对口服抗菌药物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发展,一些口服吸收好、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抗菌药物不断问世,且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崔丽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静脉给药患者的血管保护

    静脉给药是疾病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何保证治疗方案顺利实施,静脉穿刺是关键.因此给药时如何保护好血管,防止损伤是护理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就笔者对200例静脉给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守美;聂爱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思美泰引起外周血管变化的临床观察和处理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思美泰引起外周血管的变化,研究其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40例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的肝内胆汁郁积患者,静脉注射思美泰500~1000mg/d,观察静脉注射部位血管的变化.结果:40例肝内胆汁郁积患者,静脉注射思美泰后,注射部位外周血管全都产生不同程度的硬化改变(40例)、呈现条索状红线4例、发红5例、肿胀3例、灼热6例、疼痛2例,注射部位外周血管变硬与呈现条索状红线、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冷、热敷等相应的处理,注射部位外周血管硬化改变,可以明显减轻.结论:思美泰有引起患者外周血管硬化的副作用,恰当的处理,可以减轻其副作用.

    作者:华琳;王静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33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及其原因分析

    手术仍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主要治疗方法,开放手术和TURP(或TUVP)术后均有部分病例仍有排尿困难,经进一步处理后,排尿困难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金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镇痛泵用于肿瘤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与观察

    肿瘤大手术后病人疼痛是常见症状之一,持续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导致机体各系统发生相应的改变,限制病人的正常呼吸及有效排痰.

    作者:陈卡;郑志钦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孕10~16周要求终止妊娠者,晨服米非司酮50mg,12h后再服50mg,连用3d.第4d早餐后1h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1h后服0.4mg,连服2次.2次服药中间半小时阴道后弯隆放置卡孕栓各1粒.结果:完全流产者70例(58.3%),不全流产者38例(31.7%),需要立即清宫,失败12例(10%).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是比较理想的药物流产方法.

    作者:曾困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浅谈妇产科手术治疗的伦理要求

    妇产科医务人员的服务对象是女性患者,涉及性器官和婚姻、家庭、生育等.其责任所及不仅是患者本人,而且还关系到患者的家庭、后代和社会.

    作者:鲁绪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抑郁病人的应激激素测定及变化分析

    目的:采用放射免疫技术对抑郁病人应激激素进行测定,以期对情感性疾病的病因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35例抑郁病人和31例正常对照组的皮质醇(C0)、生长激素(GH)、胰岛高血糖素(GL)和泌乳素(PRL)进行放免测定及对比.结果:抑郁病人血中C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抑郁症病人的血中C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性神经症病人血中G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病人血中CO增高,与应激无关,而与抑郁本身有关.抑郁性神经症病人血中GH下降的原因可能与患者对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反应迟钝和机体处于慢性应激状态有关.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直肠癌误诊为细菌性痢疾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主因间歇性腹泻半年,加重伴排粘液脓血便3d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7℃,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不大,左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肿块.

    作者:张兵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儿童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伴颅内出血的随访调查

    收集本院1994~2000年底确诊为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伴颅内出血的住院患儿96例.对其进行随访调查,以观察其对神经系统方面的影响.结果如下.

    作者:朱艳丽;杨静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12例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仍是目前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首要死亡原因,特别是呼吸肌麻痹性呼衰已属常见中毒危象,发生率达6%[1]左右,若不及时抢救,将会危及生命.

    作者:杨炳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104例分析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自1997年8月~2001年4月间采用介人再通术(FTR)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10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唐珊玲;殷勇;夏晓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浅谈病理学实习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它是讲授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结局的一门科学.病理学的教学方式,是大课讲授理论与小班实习相结合.实习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本文就如何提高实习教学效果的有关问题谈几点体会.

    作者:乌力吉白乙;张娟;张红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门诊处方质量分析及对策

    处方是医疗过程中医师为病人诊断用药而开写的书面文件,对医药患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处方书写不合理或配伍不当以致药剂人员错配错发,都会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经济和治疗上的损失,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这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根源之一.

    作者:孟照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不同炮制品种制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现有何首乌炮制方法的合理性.方法:测定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制首乌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炮制品之间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建议采用清蒸法制备制首乌.

    作者:林秀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各年龄段病人用药依从性调查

    当病人能遵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及服从医护人员对健康其它方面的指导时,就认为这一病人具有依从性,反之则为不依从性.

    作者:张春光;张卫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浅谈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护理伦理观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产生了很大的飞跃;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广泛的涉及健康问题,即护理不再是一项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而是一项和医生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这说明护理学不仅涉及医学科学,同时也涉及到伦理学.

    作者:赵月盈;邱明霞;解放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粘滞血症患儿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川芎嗪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症(PNS)伴高粘滞血症患儿血液流变学变化并探讨川芎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有高粘血滞症的PNS患儿随机分为川芎嗪组(21例)和对照治疗组(19例),川芎嗪组予川芎嗪5-8mg@k-1@d-1.两组均同时服用强的松2mg@kg-1@d-1,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并分析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蛋白尿转阴、水肿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川芎嗪组蛋白尿转阴,水肿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0.01).同时血液流变学大部分指标较对照组下降(P<0.05),与正常组基本无差别(P>0.05),而对照组大部分指标仍高于正常组.结论:大部分PNS患儿存在高粘滞血症,川芎嗪可降低血粘度而改善症状,缓解PNS的发展.

    作者:陈卫平;马士勤;王绪山;李广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在药学专业课程中设置生物信息学的重要性

    药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药物分析、临床药学、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制剂生产与管理、医药营销等方面的高级科技人才.

    作者:谭银玲;李晓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