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β2-MG对2型糖尿病亚临床糖尿病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汤建林;赵立群;李玉莹;汪慧如

关键词:2型DM, 亚临床, 糖尿病肾病(DN), Albβ2-MG
摘要:目的:探讨尿β2-MG对2型糖尿病(DM)亚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尿常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正常的63例2型DM患者(亚临床DN组)分别进行血、β2-MG和尿Alb放射免疫测定(RIA).结果:剔除3例血β2-MG>4.5mg/L患者后分析发现,亚临床DN组尿β2-MG、Al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尿Alb阳性率与尿β2-M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β2-MG与尿Alb检测结果显著正相关(r=0.495,n=60,P<0.001).结论:DN时肾小球、肾小管均易受损,且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尿β2-MG是诊断早期DN的一项重要指标,与Alb联合检测,可以提高DN的早期诊断率,并能对DN时肾小球和肾小管受损的部位及程度作出判断.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国产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及雷尼替丁+铋剂对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愈率及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104例Hp相关性DU门诊患者,按2:1:1随机分成A组52例、B组28例和C组24例.A组:泮托拉唑40mg qd+阿莫西林1000mg bid+呋喃唑酮100mg bid×7d,继服泮托拉唑40mg qd×21d;B组:奥美拉唑20mg bid+阿莫西林1000mg bid+呋喃唑酮100mg bid×7d,改奥美拉唑20mg qd×21d;C组:雷尼替丁150mg bid+丽珠得乐100mg qid+阿莫西林500mg tid+甲硝唑400mg tid×14d,继服雷尼替丁150mg bid×28d.结果:ABC三组溃疡治愈率分别为94.2%、92.9%和62.5%;Hp根除率分别为94.2%、92.9%和66.7%.结论:由泮托拉唑组成的低剂量短程新三联疗法,对DU的疗效和Hp清除率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明显优于雷尼替丁、铋剂四联疗法(P<0.01),成本效益比仅为B组的1/2~2/3,药物副反应不足C组的1/3.方案A是一种新的高效、经济、安全实用的Hp根除方案.

    作者:臧国祥;熊国强;李淑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痰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痰的癌细胞检查是早期诊断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提高痰内癌细胞检出率,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痰标本的留取.好是早晨先漱口后留第1或第2口痰,因为其中脱离细胞较多,没有过多食物残渣的干扰阳性率较高.

    作者:马荣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尿β2-MG对2型糖尿病亚临床糖尿病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尿β2-MG对2型糖尿病(DM)亚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尿常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正常的63例2型DM患者(亚临床DN组)分别进行血、β2-MG和尿Alb放射免疫测定(RIA).结果:剔除3例血β2-MG>4.5mg/L患者后分析发现,亚临床DN组尿β2-MG、Al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尿Alb阳性率与尿β2-M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β2-MG与尿Alb检测结果显著正相关(r=0.495,n=60,P<0.001).结论:DN时肾小球、肾小管均易受损,且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尿β2-MG是诊断早期DN的一项重要指标,与Alb联合检测,可以提高DN的早期诊断率,并能对DN时肾小球和肾小管受损的部位及程度作出判断.

    作者:汤建林;赵立群;李玉莹;汪慧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50例眼内异物伤早期救治体会

    眼内异物伤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合并症多而重,因此,对本病既应做出正确的诊断,还应及时妥善处理.现将我院1992年~1999年底,急诊收住院的50例眼内异物伤患者,早期救治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孟祥;马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不用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方法

    外伤患者伤后24h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一种有效措施.按常规,传统的注射方法和教科书上都强调,如果TAT皮试呈阳性,应采用分多次小剂量注射液进行脱敏注射.我科1996年6月~2000年9月间应用不脱敏注射TAT3600例,不分男女老少,无1例出现过敏反映,因此认为有临床实际意义.现总结如下.

    作者:史梅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灯盏花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6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32例,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20mL入液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显著性的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对照组只有血尿素氮有显著性的改善(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改善肾功能,降低血黏度,改善肾脏微循环;适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作者:蒋鹏;王春菊;王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宫颈观察与护理

    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对61例中期妊娠行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为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引产时间,对一部分宫颈扩张不理想的,采用促进宫颈成熟的方法,使宫颈扩张,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肖秀萍;林娜;赵梅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带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1999年9月~2000年7月,笔者对14例股骨干骨折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其中新鲜骨折11例,陈旧骨折3例,随访半年9例,骨折全部愈合,下肢功能活动良好,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光;慕宏杰;王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外伤致截指病人的心理护理

    截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治疗手段,其对病人心理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往往忽视了对这类病人的心理护理.笔者自1998年来,通过对92例外伤致不同程度截指病人的心理护理,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工作者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新生儿期主要的疾病之一,它是由于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而引起发生气道阻塞肺内炎症及神经系统症状.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18例MAS.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玉芳;石丽娥;顾筱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儿科整体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护理模式逐步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这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是中国护理与国际护理接轨的必然趋势.我院儿科自1998年9月创建模式病房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道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头皮静脉滴注致局部皮肤坏死1例教训

    1临床资料 患儿,女3岁,以发热待查收住我院.当时患儿高热,并出现四肢抽搐,按医嘱给予静推复冬并葡萄糖加葡萄糖钙静滴处理,次日交班发现患孩注射区皮肤潮红,并有给予热敷,第3天患孩家属强烈要求出院,当时对该处皮肤潮红无引起足够重视,半月后患孩母亲抱孩复诊,诉说注射处皮肤坏死,查范围约10cm×10cm.

    作者:周金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扩髓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针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中以其诸多优越性,正日益为临床广泛应用.我院1999年8~2000年12月应用扩髓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盛路新;常伶文;李垠;刘建;秦入结;刘旭东;宋波;孙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IgA肾病与脑出血2例临床观察

    IgA肾病又称Berger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一类肾小球肾炎.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可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可发展为尿毒症、合并脑出血.现报告IgA肾病1例发展为尿毒症脑出血诊治资料.

    作者:杨立明;李蕴潜;洪新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集体甲胺磷农药中毒22例抢救体会

    我院急诊科于2000年11月4日晚收治了急性食物中毒22例,经及时抢救治疗,全部治愈出院.后经毒物鉴定证实为食了含甲胺磷农药的蔬菜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美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抗氧化剂对小儿心肌炎的影响(附25例分析)

    为探讨氧化剂对心肌炎患儿预后的影响,我科观察了辅酶Q10、维生素C、丹参等药物治疗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测定血清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一丙二醛(MDA)的浓度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虹;林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补肾固腰汤治疗肾虚腰痛79例

    腰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病因复杂,治疗较麻烦且复发率高.笔者1998年5月~2000年5月间,用自拟补肾固腰汤治疗肾虚腰痛79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立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双黄连保留灌肠加腹部热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婴幼儿腹泻是秋冬季的常见病,由于其发病年龄小,病情变化快,且易受饮食、寒冷等多因素影响,治疗比较困难.我们于1997年9月~2000年12月采用双黄连保留灌肠加腹部热敷治疗婴幼儿腹泻1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献庆;李凤英;孙文秀;李传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愈阑尾周围脓肿118例

    我院于1994年12月~1998年12月对118例阑尾周围脓肿采取在B超下定位穿刺抽脓,口服中药加中药外敷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义俭;覃家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38例报告

    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38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忠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