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对克东县水泥厂81例疑诊尘肺病的统计分析

李晓艳;梁秀清;费海波

关键词:水泥厂, 尘肺病, 粉尘浓度, 车间, 防尘措施, 火山灰水泥, 作业环境, 资金投入, 水泥粉尘, 熟料粉尘, 环保意识, 除尘设备, 硅酸盐, 职工, 原料, 生料, 生产, 配套, 检查, 成球
摘要:我县水泥厂以生产硅酸盐火山灰水泥为主.全厂有5大主要车间,即生料车间、翻砂车间、成球车间、熟料车间和水泥车间.接触粉尘可分为原料粉尘、熟料粉尘和水泥粉尘3种.该厂环保意识较差,防尘资金投入小,防尘除尘设备不配套,职工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一直很高.近年来采取了一些防尘措施,粉尘浓度有所降低.现将我站对该厂4次疑诊尘肺病的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心理特点分析及家庭护理对策

    由于我国老年人基数过大,医疗条件有限,老年人的护理工作仍以家庭为主.因此,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重视并大力开展老年家庭护理,不仅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需要,也是我国家庭养老的传统及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需求的需要,同时也是护理学发展和我国护理改革本身的需要.

    作者:景秀绒;李玲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喘咳液对哮喘豚鼠肺超微结构变化的电镜观察

    利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小儿喘咳液对过敏性哮喘豚鼠肺超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连续雾化吸入卵清蛋白后第1d肺毛细血管壁充血并挤压毛细血管壁,第8d肺毛细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增生.而用小儿喘咳液连续治疗7d后肺毛细血管壁增厚程度减轻,无胶原纤维增生.证明小儿喘咳液对哮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华;黎世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腔妊娠1例

    腹腔妊娠临床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农民.因停经4个月,反复腹痛1个月,伴头昏乏力,于1999年5月16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于1999年1月20日.1个月来反复腹痛,按先兆流产处理.既往体健,足月顺产一男活婴,人工流产两次.入院查体:T36.5℃,P96次/min,R20次/min,Bp13/10kPa,重度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下腹部包块在脐耻之间.门诊B超示:宫内妊娠,死胎.血常规:血色素5g/L,白细胞11.0×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入院诊断:①死胎;②重度贫血.经输血输液治疗后,一般情况改善.行羊膜腔内引产两次,均抽出血性羊水,注射稀释利凡诺于腔内,失败;改米索,催产素引产,均未引起宫缩.因多次引产失败,随决定于5月29日在硬外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一包块约15cm×13cm×8cm大小,与前后腹膜,大网膜,肠管广泛粘连.稍分离后,先将包块切开,其壁较厚,切口未见子宫平滑肌组织,似见大网膜组织,腔内有多量凝血块及长约12cm的死胎.剪断脐带,娩出死胎,清出凝血块.再次探查:子宫位于包块右后下方,约9cm×6cm×5cm大小,右侧输卵管卵巢形态正常,左侧附件与包块粘连.小心分离包块,注意肠管损伤,分离出右卵巢,将包块与部分大网膜、左侧输卵管一并切除.手术顺利,出血不多.术后加强抗生素治疗,7d后拆线痊愈出院.病理报告:腹腔内(大网膜)妊娠.

    作者:刘玲会;任玉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在老年脑梗塞中的应用

    脑血管病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又明显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故如何防治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已成为当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低分子肝素(LMWH)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该药比普通肝素疗效明确,副作用小,尤适用于老年患者.我科近两年对部分老年患者(≥60岁)应用低分子肝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CO中毒并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CO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在日常生活中,煤炉产生的气体中CO含量可达6%~30%,室内门窗紧闭,造成通风不良引起CO中毒在急诊抢救中经常遇到.而CO中毒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则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段丽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如何深化整体护理工作

    我院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针对各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夏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翼状胬肉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复发48例临床分析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农村妇女多见,病因复杂.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是一个十分常见的并发症.翼状胬肉切除的复发率为74%~899%,目前尚无彻底根治手段.为防止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目前广泛采用术后抗增殖性药物丝裂霉素(Mitomycin C简称MMC)滴眼.国外报道,术后应用0.2mg/mL~0.4mg/mL的丝裂霉素滴眼,每天2次,能有效地阻止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并且只有很少的副作用.(Mahar Ps,1993).本文总结48例应用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移植术中及术后结膜应用7d,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傅若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补肾固腰汤治疗肾虚腰痛79例

    腰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病因复杂,治疗较麻烦且复发率高.笔者1998年5月~2000年5月间,用自拟补肾固腰汤治疗肾虚腰痛79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立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龙口市城区接种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反应观察

    1临床资料1.1对象 1997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在我站注射室接种DPT的所有儿童,接种前进行健康查体,无接种禁忌症按常规臀部肌肉注射DPT0.5mL,接种后72h内观察反应情况,以T>37℃为全身反应(+),以局部硬结、疼痛或红肿平均直径≥5mm为局部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史桂香;成志;姜环;高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护理

    本文将静脉应用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1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68例,女性33例,年龄在16~72岁.全部病例均在入院后12~72h作胃镜检查诊断,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1例,胃溃疡30例.出血程度:轻度23例,中度43例,重度35例.

    作者:冯冬仙;刘聪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胃肠道出血9例分析

    应激性胃肠道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急性脑血管病的死亡因素之一.我院1997年12月~2000年12月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92例,并发应激性胃肠道出血者9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邢彦;王晓莉;田兴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的可行性探讨

    对我院在1994年2月~1998年10月收治的无明显合并症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抗凝、溶栓及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文联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121例急性脑血管病后出现焦虑抑郁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心理干预与非干预的对照研究.结果:心理干预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分值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同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也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心理干预不仅对急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恢复作用,同时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

    作者:程绍忠;孙振香;李清华;姜翕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扩髓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针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中以其诸多优越性,正日益为临床广泛应用.我院1999年8~2000年12月应用扩髓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盛路新;常伶文;李垠;刘建;秦入结;刘旭东;宋波;孙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γ-岩藻糖苷酶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肝癌的诊断价值

    γ-岩藻糖苷梅(AFU)是一种与糖代谢有关的溶酶体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内各种细胞和体液中,肝癌患者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血清AFU显著增高.甲胎蛋白(AFP)为胎儿所特有,是一种糖蛋白,出生时含量甚微,当肝组织发生癌变和胎儿重大畸型时,AFP水平都会增加很多;肝炎及肝硬化的病人有时AFP值也会有一定量的增加.为了探讨γ-岩藻糖苷酶与甲胎蛋白在诊断肝癌中的价值,笔者对两种试验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本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班多种媒体教学在胚胎学理论教学中的尝试

    在科技的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全国各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许多选修课程.而对专业课程课时作了调整压缩.<组织胚胎学>作为本科医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相对其它基础课程学时要少,而其中胚胎学部分的内容课时压缩得尤甚(教学大纲规定为12学时左右).胚胎学的内容多而抽象,新名词多而繁杂.如何在短短的12学时内将其讲授得透彻易懂,这一直是许多从事胚胎学教学的教师们头疼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反映多的问题.如何化解这一矛盾,笔者作了一个尝试;实行小班多种媒体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作者:钟树志;姜国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不用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方法

    外伤患者伤后24h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一种有效措施.按常规,传统的注射方法和教科书上都强调,如果TAT皮试呈阳性,应采用分多次小剂量注射液进行脱敏注射.我科1996年6月~2000年9月间应用不脱敏注射TAT3600例,不分男女老少,无1例出现过敏反映,因此认为有临床实际意义.现总结如下.

    作者:史梅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原因及预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是胆囊切除术的一种新术式.近年来,渐趋普及,但LC手术可损伤胆管的各个部位,其严重程度和处理难度均大于开腹手术.为了使LC手术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关键是降低腹腔胆囊切除术时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就腹腔镜手术时胆管损伤的原因与预防作一讨论.

    作者:吴跃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断和治疗

    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临床发生率较低,而且容易发生尿路肿瘤的漏诊.我院1987年5月~1999年11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肾结石合并肾盂癌6例.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徐宗源;汤鹏;漆贯华;庄海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云南白药外敷治疗张力性疱疹43例

    骨折后局部皮肤出现的张力性疱疹,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笔者在治疗骨折的同时,运用云南白药外敷治疗张力性疱疹43例,并进行了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德治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