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标志物CA242与CA19-9在大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邱慧敏;卢少毅;许德凤;蔡明香;潘武红;王辉

关键词:大肠癌 肿瘤标志物 CA242 CA19-9
摘要: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CA242与CA19-9在大肠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5例大肠癌和204例非癌患者血清CA242与CA19-9的含量.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CA242与CA19-9的含量(99.5±112.41U/mL和46.23±70.82U/mL)明显高于非癌患者(9.63±15.50U/mL和8.40±22.02U/mL)(P<0.01).血清CA242对大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0%、96.57%和91.21%,血清CA19-9分别为31.43%、95.59%和86.19%.CA242与CA19-9比较,敏感性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检测CA242与CA19-9的敏感性为68.57%(24/35),明显高于单独检测CA19-9的敏感性(31.43%)(P<0.01),略高于单独检测CA242的敏感性(P>0.05).CA242与CA19-9对结肠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4.71%和41.18%,高于对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55.55%和22.22%(P>0.05).大肠癌中血清CA242正常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14%,CA242升高的有效率为14.29%(P<0.01).CA19-9正常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33.33%,CA19-9升高的有效率为27.27%(P>0.05).随访3~14个月,CA242和CA19-9升高与正常的大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均为2~14个月.中位生存期:CA242正常患者为9个月,CA242升高患者为6.5个月;CA19-9正常患者为7.5个月,升高患者为6.5个月.结论:血清CA242和CA19-9对大肠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CA242的诊断作用优于CA19-9,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二者检测有助于临床治疗疗效的评价、预后评估和病情随访监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脾虚腹泻52例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病,针对小儿怕服药和打针的特点,笔者1996年8月~2000年8月采用中药肉桂、苍术敷脐疗法,治疗小儿脾虚腹泻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6个月~1岁16例,1~2岁22例,2~4岁11例,5岁3例.病程短3d,长1个月.临床表现:大便泻下稀薄水,呈蛋花样,夹有食物残渣,每日6~20次不等,伴见面色萎黄,神疲纳呆,四肢欠温,睡中露睛,唇舌色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指纹淡红.

    作者:何健飞;黄伟菊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3种方法治疗淋病163例的疗效观察

    我院1992~2000年共收治急性淋病163例,采用3种方法治疗,取得不同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63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66例;年龄在17~65岁之间,已婚91例,未婚72例.17~25岁68岁,26~35岁46例,36~45岁32例,46~65岁17例.患者因排尿疼痛,尿道口流黄色液体,外阴肿痛而就诊,近期均有不洁性交史,病程为3~12d,平均5.6d.尿道口分泌物涂片均查见细胞内革兰氏阴性双球菌,52例培养淋病双球菌阳性49例,阴性3例.

    作者:李剑林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胃复安致强烈椎体外系反应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4岁,因淋巴结肿大,伴低热3个月入院.患者发现颈部两侧各一肿块,大小2cm×3cm×3cm,质硬,可活动,无压痛,同时伴随有乏力,胸闷,气短,就诊克拉玛依职工医院行淋巴结穿刺活检,提示:倾向恶性淋巴瘤,根据病史,查体特点,初步诊断恶性淋巴瘤Ⅲ期,院外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示:淋巴肉瘤白血病.查体:体温37.2℃,脉搏106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0/8kPa,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触及肿大,球结膜水肿,颈部右侧呈穿刺术后状态,脾大,脐下一指,质硬.淋巴结活检:恶性淋巴瘤,骨髓穿刺涂片:白血肉瘤,在一般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征得家属同意给予IFO、ADM、VCR、PDN联合化疗,于第1疗程结束后,由于患者恶心、呕吐明显,给予胃复安20mg肌注,第2d下午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牙关紧闭伴口腔分泌物增多,双上肢有不自主抖动,无目的摸索,时有双眼上翻,无明显意识障碍,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瞳孔无增大改变.

    作者:朱芳;赵乐修;吴克雄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胆碱酯酶(CHE)是存在于血清或血浆中的由肝细胞和腺体生成的水解酶,已有资料证实在严重肝病时,其活动下降.但以往由于方法学等原因,在肝病检测中,对此酶的应用并不广泛.为此,我们对42例正常人及177例肝病患者进行了CHE测定,并同时测定了ALT,LDH,ACP,γ-GT,蛋白质及白/球蛋白比值.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冬冬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女性病人腹部外科诊疗中急腹症的鉴别及处理体会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部疾病总称,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许多疾病,它们之间有许多区别,也有非常相似之处,易于混淆;同时,急腹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危害大之特点,一旦误诊误治,可带来极为不良的预后.因此,需要特别谨慎加以鉴别.现结合笔者日常临床工作,谈谈在诊疗女性急腹症病人时的几点体会.1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特征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具有如下特征:①腹痛部位多局限于下腹部,并向会阴和骶尾部放射;②急腹症多与月经失调或妊娠有关;③多有妇科病史或体检发现腹内出血,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④急腹症多为单或一侧较明显.密切妇科与外科之间合作,减少误诊,予以正确处理.这是外科医师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作者:蒋锦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小儿热惊厥58例临床分析

    热惊厥是小儿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为小儿常见急症之一,是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现象.本组病例均符合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内科学专题讨论会关于<典型热惊厥的诊断标准>.现将我院1994~2000年收治的58例小儿热惊厥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治疗58例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男:女为1.9:1,入院小年龄8个月,大年龄7岁,其中足月顺产52例,早产2例,生后有轻度窒息4例,惊厥前发热时间小于或等于12h者50例,大于12h者8例,初发惊厥48例,复发惊厥10例,初发与复发情况见表1.

    作者:张彦荣;李耀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川芎嗪的作用机理与临床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份,从川芎中提取而得,是一种生物碱,又名川芎1号碱,四甲基吡嗪,有盐酸川芎嗪和磷酸川芎嗪两种,现已可人工合成.川芎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所以,早年的川芎嗪也主要从活血化瘀的角度来研究和使用.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发现了川芎嗪的许多药理特性,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关于川芎嗪的不少研究成果曾获得政府的奖励,为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弄清川芎嗪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现状,现将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作者:张鹤玲;张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军地护生心理状态与临床带教探讨

    护校学生的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1].当她们从课堂走进病房,以实习护生的身份加入到护理队伍中时,种种心理活动便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并随时间和内外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她们的实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解护生在实习阶段的心理状态,及时消除其心理障碍,保证临床带教质量,我们对本院60名地方护生和军护生及20名教员就护生心理状态评价分初、中、后期进行了调查,并针对护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采取对策进行积极引导,有效地完成了临床带教任务.

    作者:缪景霞;周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科护理点滴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起病突然,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我科7年来共收治此病人92例,其中男63例,女29例.年龄28~70岁,平均50.5岁,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18例,B级42例,C级32例.7年内因上消化道出血分别住院1~6次,共144人次.出血量:大出血97人次,中出血28人次,小出血19人次.单靠药物治疗止血95人次,占66.0%(95/144),加用气囊压迫止血49人次.药物加气囊压迫暂时止血率达100%.止血后转外科手术19例,行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或硬化术37例.外科手术后死亡9例,占47.4%(9/19),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术后再出血死亡3例,占8.1%(3/37),其余患者死于再出血2例,死于肝昏迷2例,占11.1%(4/36).共死亡16例,占17.4%(16/92).笔者在本病的护理中深深体会到,要提高本病的抢救成功率,严密做好病人的观察和护理也极为重要.下面谈谈笔者在本病护理的点滴体会.

    作者:叶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心得安治疗围手术期焦虑症临床观察

    焦虑症以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障碍和运动性不安为特征,常伴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可致病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焦虑是手术病人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发生率约60%左右.我院普外科应用心得安治疗围手术期焦虑症及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在我院1998年12月~2000年1月间普外科手术病人中随机选取83例作治疗组,男性43例,女性40例,年龄18~53岁.对照组75例,男性36例,女性39例,年龄17~56岁.治疗组、对照组病人均为初次手术,既往健康,无精神病史.

    作者:张毅;郑医红;黄小玉;施勇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经关节突内外开窗法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经关节突内外开窗法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突出位于椎间孔内,采用经关节内侧扩大开窗法予以摘除,突出位于椎间孔外,采用经关节突内外联合开窗法予以摘除.结果:8例患者均得到1~3年随访,效果均为优.结论:采用经关节突内外开窗法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地处理位于椎间孔内或椎间孔外的突出物,此法入路方便、快捷,不需切除过多的小关节及峡部,可充分暴露病变区域的组织结构,减压彻底,术后效果优良,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李平生;郭文荣;何向阳;阮雄星;谢晓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小骨窗开颅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Gos3~12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尿激酶溶解治疗.结果:存活26例(86.67%),死亡4例(13.33%).结论:选择微创手术分减压术后用纤溶药物溶化残余血肿,效果良好.

    作者:谢宏刚;吴新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辐照氟银猪皮与贝复济合用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辐照氟银猪,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敷料,治疗烧伤病人与皮肤缺损、溃疡、褥疮等已有人报到,我科根据病人的烧伤情况应用辐照氟银猪皮创面外用与贝复济(BFGF)联合应用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2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辐照氟银猪皮(含氟呱酸和硝酸银)由江西烧伤研究所提供,冰箱冷藏保存,使用时将装有辐照氟银猪皮包装袋打开直接浸入0.1%新洁尔灭溶液中软化,软化后打洞备用.贝复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珠海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6000am/瓶喷雾剂,批号为990829,4℃保存.

    作者:王长慧;王德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γ-谷氨酰转肽酶在鉴别血尿性质中的运用

    尿中红细胞形态用于鉴别血尿来源已广为人们所报导,但由于对红细胞形态的鉴定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且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红细胞的异形率的规定各有差别,这给实际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本文采用检测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方法来区分血尿来源,方法简便,结果稳定.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正常对照组由排除肝、肾等疾病的健康体检者组成,尿液常规检查正常.肾性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和非肾性疾病(包括肾盂肾炎、下尿道感染、结核、结石)的血尿病人皆由本院经各种诊断方法确诊的病人,留取清晨第1次尿,经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检测.1.2试剂为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提供的试剂盒,采用酶动力学方法进行检测,仪器使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作者:洪伍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合格护理人员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护理科学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事护理学教学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切感到,现在的护理学教育无法跟上高科技的步伐.199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医学院在社会上进行了3个调查均提示,现行的医学教育无法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由于健康模式已由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健康的概念已不仅局限于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都为护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护理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还要掌握更多的其它学科知识.如何培养我们的护生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合格护理工作者呢?笔者想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作者:张旭;周立颖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据报道脑卒中后存活者中,约20%患尿失禁,临床称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痛苦比步行障碍更影响生活质量,亦加重家庭及护理者的负担[1].我院1999年6月~2001年2月,对64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取得良好结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4例,男42例、女22例;年龄大92岁、小54岁,平均年龄68岁.经CT、MRI证实脑出血38例、脑梗塞26例.住院时间14~36d,平均22d.全部病例均急性起病,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伴有意识障碍者50例、肢体偏瘫者59例.

    作者:杨雪和;张秋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小气道功能测定及预防

    目的:观察缓解期小气道功能的异常状况,探讨缓解期预防的方法.方法:将3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与3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MEF75、MEF50、MEF25及MMEF4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哮喘缓解期小气道功能明显异常,此期的治疗与预防不可忽视.

    作者:叶正龙;吴火宝;赵来荣;刘斌;李卫星;司马菱;李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鞘内注射胶原酶对兔脊髓及周围组织损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通过鞘内注射不同剂量的胶原酶,观察其对脊髓及周围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把40只兔分成A、B、C、D、E5组,分别在鞘内注射0.3mL的生理盐水和24、50、100、250U的胶原酶,通过形态学、脊髓诱发电位和组织病理学的检查以观察胶原酶对上述组织的损伤.结果:鞘内注射胶原酶的4组兔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瘫痪,没有瘫痪的兔其SCEP也有改变,病检发现脊髓、神经根和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胶原酶剂量越大,损伤越重.结论:胶原酶鞘内注射对兔脊髓及其周围组织有严重的损伤作用.

    作者:张德仁;肖礼祖;张敏;王莎莉;王亚平;徐晨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苯那普利、非洛地平和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苯那普利、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苯那普利组(30例,10mg,1次/d),非洛地平组(30例,5mg,1次/d),硝苯地平组(30例,10mg,3次/d),疗程24周,治疗前、后观察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24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及肾功能变化.结果:苯那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治疗后,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及血、尿β2微球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降低(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后偶测血压和白天平均血压明显下降(P<0.01),夜间平均血压及24h平均血压下降幅度小,与苯那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改善肾功能,而硝苯地平不能平稳降压,无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欧阳迎春;余琴;王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精神症状模仿演示在教学中的价值

    精神症状是指异常的精神活动,是人脑机能紊乱的表现.它们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是精神障碍临床征象的组成部分,是精神障碍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精神疾病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精神疾病症状学的教学效果,是教学人员经常探讨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的不断改革、以及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和临床见习,医学理论教学变得既生动又直观,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由于精神医学中的症状学这一部分课程的内容又多又复杂,很多同学难以全面掌握,只能死记硬背,不能理解.因此,这就给教学人员提出了挑战.要教好这门课,教学人员不仅要熟悉各种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并对其原因及发病机制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作者:邓荆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