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伴心房梗死的心电图动态观察

黄逸君

关键词:心肌梗塞, 心房梗死, 头晕, 心前区疼痛, 胸闷, 畏寒发热, 四肢无力, 临床资料, 呼吸困难, 饮酒史, 无抽搐, 入院前, 高血压, 晕厥, 运动, 吸烟, 气功, 男性, 患者, 腹泻
摘要: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于1999年6月21日入院前4h做气功时突感头晕、胸闷、四肢无力当即晕厥在地,无抽搐,3~5s后稍感头晕改善,起来继续运动,感胸闷、头晕加重、面色苍白、无心前区疼痛、无腹痛、无呼吸困难、无腹泻及口干、尿少;无畏寒发热,即往无高血压史,无吸烟、饮酒史.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RS平均电轴变化的临床意义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远较左束支传导阻滞多见,见于各年龄组,除见于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外,还可见于正常人.有关CRRBBB的临床意义少有报导.我们发现CRBBB的QRS平均电轴(简称电轴)的改变与原发病因有一定相关性.为此,本文统计了200例临床诊断明确辅助检查资料完整的CRBBB心电图就其电轴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试图了解CRBBB时电轴改变的意义.

    作者:邵爱菊;杜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

    乳腺癌根治手术仍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因其切除范围大、渗出多、引流不畅,易发生皮肤坏死及感染,导致延期愈合,不仅影响术后继续放化疗,同时易造成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故根治术后的护理极为重要.我院1997~2001年实行乳腺癌根治术46例.现将根治术后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陈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青功饮治疗青春期功血134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青春期出现功血则以下丘脑周期中枢成熟缺陷引起无排卵为主要原因,属中医崩漏范畴.笔者自拟青功饮具有补肾养血,固冲止崩作用.近5年来,用以治疗该病13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翠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新时期医院图书馆工作的思考

    随着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网络环境的逐渐形成,我们传统的图书管理思想,组织机构及工作方式也会发生深刻变化.本文就目前医院图书馆的现状,新时期医院图书馆读者特点及新时期医院图书馆工作发展谈谈自己的认识.

    作者:阳红;黄洪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严重鼻副窦骨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附169例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鼻副窦骨折的佳诊断与整复的方法.方法:采用双切口和柯-陆经路配合眶下入路等.结果:166例效果满意,1例仅面部麻木,1例咬合不佳,另1例面部轻度畸形.结论:严重鼻副窦的骨折必须立即手术,尤其开放性骨折,1~8h为黄金时间,结合认真的查体,配合X线片、CT、MRI.但必须要注意颅、眼、耳、腹腔、四肢和全身情况.

    作者:陈立;马双玲;雷昌合;杜胜利;刘月娥;惠亚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肝炎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分析

    目的:讨论肝炎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多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48例肝炎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采用垂体后叶素加西咪替丁或洛赛克.无效者采用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EIS)或套扎治疗(EVL),或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结果:48例中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有效27例(56.3%).无效21例(43.7%)中,3例行TIPS,止血有效,但2例于半年内死于肝性脑病,1例发生分流道阻塞;6例行EIS或EVL,止血有效;死亡12例,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4例,死于肝性脑病6例,死于肝肾综合症2例.结论:肝炎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大多可取得良好疗效.无效者可采用EIS、EVL、TIPS能快速有效地控制出血,TIPS由于其术后肝性脑病及分流道再阻塞发生率高,中远期疗效不满意.

    作者:何文艳;王国锋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138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帮助临床医师对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8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服药史、临床症状、肝功能试验、停药后的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中药类占39.13%、抗结核14.49%、抗生素占9.42%、皮肤科用药占7.97%、免疫抑制剂占12.31%、解热止痛剂占3.62%、神经系统占4.35%、消化系统占2.90%、化疗药占2.90%、内分泌和代谢药占2.17%、其他占0.72%.临床类型中肝细胞损伤型占36.2%、胆汁淤滞型占40.5%、混合型占23.3%.结论:抗菌素引起的肝损害减少,中药引起的增加,其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相似.

    作者:王义国;闫明先;刘倩;李洪臻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葛根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66例疗效观察

    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病主要目的是改善冠脉痉挛、狭窄、阻塞及血流粘滞度升高导致的冠脉血液循环障碍,使冠脉血流和心脏需求之间不平衡导致的心肌损害恢复.我院从1998~2000年,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爱玲;王厚礼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应用快速血糖测定仪床边血糖测定74例体会

    对于危重病人如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昏迷和高渗性昏迷的治疗,常需要快速检测其血糖浓度,以判断是哪一类型的昏迷及其血糖水平.快速血糖测定仪体积小,临床医护人员不需特殊训练就可以在病人床边进行检测,结果能准确快速获取,是临床科室需要配置的设备之一.

    作者:高学英;曲立贞;王子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支架术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4年开始,对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病人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36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廖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机械通气撤离的护理体会

    机械通气的撤离是指在使用机械通气的原发病得到控制,患者的通气功能改善后,逐渐撤除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而护理配合也是关系到能否安全撤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1998~2000年成功配合机械撤离病例21例,成功率达90.1%.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赖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谈谈医疗纠纷的接待技巧

    由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司法部门的介入,对医疗纠纷的接待提出了新要求.结合我们多年来接待医疗纠纷的经验,笔者觉得在接待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仇永贵;倪松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高热惊厥是儿科急症,常见于4个月~7岁之间的儿童,尤以6个月~3岁多见,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为了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抽搐所致的脑损伤,加强医务人员及家长的重视,现将我院1998年元月~2000年6月间住院的90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王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武警部队部分官兵艾滋病的KAP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官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方法:对武警部队部分官兵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多在40%~70%,对艾滋病的态度有些内容还不够明确.结论:武警部队官兵对艾滋病知识及态度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工作.

    作者:李浴峰;韩景田;董小青;屈野;李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老年糖耐量减低及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度变化

    本文观察52例老年IGT患者血液粘度及生化指标,并与正常组46例,DM(糖尿病)组96例进行比较,IGT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组,以高切变率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糖、血脂增高明显(P<0.01).与DM组比较,IGT组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均低于DM组,以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明显(P<0.01).提示IGT患者及DM患者除生化改变外,尚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作者:王洪金;赵斯运;魏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关于如何提高中药汤剂处方调配质量的探讨

    中药汤剂是祖国医学防治疾病的经典剂型之一,至今仍广泛应用.中药汤剂处方常选用多味药物进行配伍,而处方调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疗效,甚至危的生命,因此提高中药汤剂处方的调配质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10余年的工作经验,分别从审方、调配、称量、药物处理等操作方面总结了如何提高中药汤剂处方的调配质量,供同道参考.

    作者:冯陆冰;孙立靖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降糖御消颗粒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降糖御消颗粒对正常大鼠和高血糖大鼠的降糖作用及其对血清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血糖模型,将降糖御消颗粒制成水溶液给受试动物灌胃,测定其血糖、血清胰岛素等.结果:降糖御消颗粒对正常大鼠无降糖作用,对化学性损伤引起的高血糖动物的血糖明显降低(P<0.05,P<0.01),同时使相应的血清胰岛素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降糖御消颗粒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有明显降糖作用,并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作者:容凯文;王利胜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采用改良Blaskovics-Fox氏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

    近几年,笔者采用改良Blaskovics-Fox氏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共收集8例,男5例,女3例,其中2例为双眼,4例以眼睑组织松驰为主,4例以眼轮匝肌痉挛为主,年龄在60~75岁之间,所有病例均为下睑.

    作者:刘金虎;林兰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剖宫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剖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剖宫术患者分为两组,氯胺酮组30例,手术切皮前5min静注氯胺酮0.7mg/kg,面罩给氧,呼之不应时开始手术.30例硬膜外组,按常规硬膜外麻醉实施.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治疗期间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剖宫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母体、新生儿呼吸循环影响小,但副反应仍存在,需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作者:陈锐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B超诊断阑尾炎70例分析

    我院1998~1999年经B超诊断阑尾炎症70例.现对其进行分析.1 资料及方法本组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龄8~51岁,其中15~45岁62例,15岁以下5例,45岁以上3例.病人取平卧位,在右中下腹部及盆腔疼痛处大范围多切面探查.使用HATICHI公司的EUB420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

    作者:陈建成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