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葛根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66例疗效观察

马爱玲;王厚礼

关键词:葛根素注射液, 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血管病, 血液循环障碍, 冠脉血流, 心肌损害, 冠脉痉挛, 粘滞度, 不平衡, 阻塞, 高导
摘要: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病主要目的是改善冠脉痉挛、狭窄、阻塞及血流粘滞度升高导致的冠脉血液循环障碍,使冠脉血流和心脏需求之间不平衡导致的心肌损害恢复.我院从1998~2000年,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出血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务农,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痛5d.发热呈持续性高热,高体温39.5℃,持续3d,腹痛呈持续性,并伴有脓稀样便.发病后在当地医院按急性肠胃炎治疗,经治腹泻得到控制,体温降至37.2℃.但病人仍有腹痛,伴有恶心,饮食差.发病第5d,呕吐胃内容物约50mL.

    作者:李增云;马庆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严重鼻副窦骨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附169例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鼻副窦骨折的佳诊断与整复的方法.方法:采用双切口和柯-陆经路配合眶下入路等.结果:166例效果满意,1例仅面部麻木,1例咬合不佳,另1例面部轻度畸形.结论:严重鼻副窦的骨折必须立即手术,尤其开放性骨折,1~8h为黄金时间,结合认真的查体,配合X线片、CT、MRI.但必须要注意颅、眼、耳、腹腔、四肢和全身情况.

    作者:陈立;马双玲;雷昌合;杜胜利;刘月娥;惠亚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1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伴心房梗死的心电图动态观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于1999年6月21日入院前4h做气功时突感头晕、胸闷、四肢无力当即晕厥在地,无抽搐,3~5s后稍感头晕改善,起来继续运动,感胸闷、头晕加重、面色苍白、无心前区疼痛、无腹痛、无呼吸困难、无腹泻及口干、尿少;无畏寒发热,即往无高血压史,无吸烟、饮酒史.

    作者:黄逸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21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发病情况及预后.方法:对218例窒息后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窒息原因,ICH和HIE两者伴随疾病的比较,ICH与HIE伴随疾病发生情况.结果:经卡方检验x2=30.91,P<0.05,有显著性差异.头颅CT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并进行窒息后脑损伤病死率及预后的统计.结论:围产期窒息主要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以初产妇多.窒息原因:以胎头吸引术、胎位不正和产程异常占多数.提示特别注意进一步提高产科水平,加强产前检查,围产期保健及分娩期监护,以减少产后窒息脑损伤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蒋玉萍;李爱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急性中风所致的肢体瘫痪、语言不利等后遗症,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了长期的身心伤害,为此,古今医学工作者为攻克此症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但至今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1999年元月~2000年元月,选择4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以针刺夹脊穴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并以对照组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党亚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武警部队部分官兵艾滋病的KAP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官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方法:对武警部队部分官兵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多在40%~70%,对艾滋病的态度有些内容还不够明确.结论:武警部队官兵对艾滋病知识及态度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工作.

    作者:李浴峰;韩景田;董小青;屈野;李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谈谈医疗纠纷的接待技巧

    由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司法部门的介入,对医疗纠纷的接待提出了新要求.结合我们多年来接待医疗纠纷的经验,笔者觉得在接待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仇永贵;倪松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宫颈封闭治疗活跃期宫颈水肿104例分析

    宫颈水肿多见于第1产程的活跃期,是造成宫颈难产的主要原因,可使第1产程延长甚至停滞,对母婴危害较大.正确诊断及处理可减少宫颈因素造成的滞产,降低难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我院1999年2月~2001年2月共发生活跃期宫颈水肿116例,同期分娩总数2269例,约占5%,其中12例因同时合并其他指征行剖宫产术.对具备经阴道分娩条件的104例活跃期宫颈水肿者采用利多卡因、阿托品、安定局部封闭,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萍;李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低出生体重儿184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发病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84例低出生体重儿母亲妊娠合并症及发病症.结果: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臀位占低出生体重儿发病因素前四位.发生率分别为:28.8%、17.39%、14.67%、11.41%.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积极防治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玉华;周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与处理(附15例临床分析)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属心血管疾病危重急症,本病常突然发病,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较易误诊,且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处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我院近8年来所遇15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翟明之;陶一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剖宫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剖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剖宫术患者分为两组,氯胺酮组30例,手术切皮前5min静注氯胺酮0.7mg/kg,面罩给氧,呼之不应时开始手术.30例硬膜外组,按常规硬膜外麻醉实施.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治疗期间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剖宫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母体、新生儿呼吸循环影响小,但副反应仍存在,需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作者:陈锐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RS平均电轴变化的临床意义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远较左束支传导阻滞多见,见于各年龄组,除见于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外,还可见于正常人.有关CRRBBB的临床意义少有报导.我们发现CRBBB的QRS平均电轴(简称电轴)的改变与原发病因有一定相关性.为此,本文统计了200例临床诊断明确辅助检查资料完整的CRBBB心电图就其电轴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试图了解CRBBB时电轴改变的意义.

    作者:邵爱菊;杜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绒癌化疗后的口腔护理

    应用大剂量化疗药物治疗滋养细胞肿瘤时,口腔溃疡及粘膜的损伤是患者常发生的一种副反应.发生口腔溃疡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严重可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

    作者:唐黎利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老年食道癌开胸术后呼衰的护理

    1997年10月~1999年12月,我科共收治70岁以上的老年食道癌患者87例,均行食道癌根治术.现将术后出现呼吸衰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选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闭合性肝外伤112例治疗体会

    我院1985年1月~2000年9月间共诊治闭合性严重肝外伤112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现将其治疗情况作一总结分析.1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112例中男94例,女18例,年龄6~65岁.其中31%病例存在复合伤,入院时休克病例占67%.

    作者:王华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持续口服抗凝剂患者拔牙止血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持续口服抗凝剂患者拔牙局部止血方法.方法:根据局部止血方法的种类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第1组用纱卷压迫止血;第2组用明胶海绵填塞加缝合术;第3组用碘仿纱条填塞加缝合术.结果:第1组14例出血,占35%.第2组5例有术后出血.第3组1例有术后出血.结论:正在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拔牙时可以不必停药或减量,局部应用明胶海绵填塞加缝合术或者应用碘仿纱条填塞加缝合术便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严翔;周双翔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胃食管反流病43例误诊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返酸、胸痛等症状,并可致食管炎、食管外组织损伤的疾病.西方国家发病较高,成人每周有1次烧心,返酸症状者达19%.我国对本病研究时间较短,尚缺乏系统流行病学资料,现将我院收治的误诊病例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汤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康复护理

    早期根治手术是治疗乳腺癌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乳腺癌早期根治,患者的治愈率虽然超过其它恶性肿瘤,但因手术造成患者体形的改变及术侧上肢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新的心理上的痛苦及生活上的不便.因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现就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护理的有关问题作一讨论.

    作者:王思茹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脑肿瘤9例误诊分析

    小脑肿瘤在临床上早期症状不典型而易被误诊,为此做一总结分析.方法:搜集近5年内科收治的9例小脑肿瘤患者的特殊表现及确诊过程.结果:发现曾被误诊为小脑梗塞3例,美尼尔氏综合征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颈椎病1例,偏头痛1例.后均经诊断试验治疗,小脑部CT强化扫描及MRI确诊.结论:小脑肿瘤早期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对此,忽视不典型表现者有小脑肿瘤的可能,须注意观察及排除.

    作者:张传洪;刘秀丽;于敏生;丁维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肝炎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分析

    目的:讨论肝炎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多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48例肝炎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采用垂体后叶素加西咪替丁或洛赛克.无效者采用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EIS)或套扎治疗(EVL),或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结果:48例中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有效27例(56.3%).无效21例(43.7%)中,3例行TIPS,止血有效,但2例于半年内死于肝性脑病,1例发生分流道阻塞;6例行EIS或EVL,止血有效;死亡12例,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4例,死于肝性脑病6例,死于肝肾综合症2例.结论:肝炎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大多可取得良好疗效.无效者可采用EIS、EVL、TIPS能快速有效地控制出血,TIPS由于其术后肝性脑病及分流道再阻塞发生率高,中远期疗效不满意.

    作者:何文艳;王国锋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