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白淑贞

关键词:颅脑外伤, 呼吸道护理, 尿储留护理, 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寻找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78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后患者实施精心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有情志护理、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尿储留的护理等.结果 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有效预防了患者手术治疗后各种并发症产生,促进了患者康复进程.结论 临床上对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治疗酒精性肝炎40例

    蒙医蒙药学是祖国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医学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自古以来,蒙古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狩猎的生活.在常年与寒冷、潮湿、风雪等自然灾害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积累医疗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吸收了藏医及印度医学的部分基本理论,并结合当地民间疗法和汉医知识,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医学-蒙医学; 蒙医学是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学,为本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历史贡献.

    作者:娜仁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文拉法辛缓释片辅助电针治疗卒中后抑郁60例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缓释片辅助电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情况.方法 对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常规卒中治疗前提下分为两组,文拉法辛缓释片辅助电针治疗,称合用组;单纯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称单纯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 评估.结果 治疗4周后合并电针组药物平均剂量75mg/d,单纯药物组药物平均剂量150mg/d;合并电针组有效率为85%,单纯药物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合用电针组治疗2周后HAMD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单纯药物组(P<0.001).结论 卒中后抑郁合并电针治疗,起效快,疗效好,合并用药剂量减少,耐受性好,值得同行借鉴.

    作者:盛玉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动脉灌注化疗在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对宫颈癌患者手术前行子宫动脉或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果及意义.方法 3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前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及1年、3年生存率.结果 术前灌注后,患者局部情况改善,肿瘤体积缩小,顺利完成了根治手术,动脉灌注化疗近期有效率87.50%(28/32); 随访3年,1年生存率为84.38%(27/32),3年生存率为(26/32).结论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使肿瘤体体积缩小,增加手术机会,提高术后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豪英;王慧玲;万树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华蟾素局部注射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28例

    目的 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局部注射加眼部用药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28例病人,用华蟾素注射液各1毫升,双眼下方结膜囊内注射,隔日一次,注射1~3次;结膜囊内点鱼腥草滴眼液8次/日,妥布霉素滴眼液6次/日,氧氟沙星眼膏睡前涂用1次.结果 治愈 27例,好转1例,没有无效病例.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局部注射加眼部用药,是一种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俊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护理对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心理干预组治愈41例(61.19%),总有效率91.04%;对照组治愈31例(46.27%),总有效率77.6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陈京;王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49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7d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记录7d后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好,能促进患儿及早康复.

    作者:景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刘臣副主任医师临床治验3则

    1 慢性唇炎(唇风)王某,女,32岁.2012年2月27日出诊.于半年前因涂抹唇膏后唇部出现水疱,渐则唇部红肿渗液,灼热疼痛,服用药物效不佳,后于各大医院就诊,给予糠酸莫米乳软膏等药物治疗仍不效,现上下唇明显肿胀,灼热痒痛、干裂结痂脱皮,食少便干,心烦易怒,口干尿短黄,舌暗红少苔脉弦细数.证属脾胃阴亏,虚火上扰,治予滋阴润燥,清降虚火,处方:麦冬20g,旱莲草20g, 白芍20g, 黄精20g, 楮实子15g, 山药30g, 鳖甲20g, 地龙15g, 枸杞30g, 茯苓30g, 柴胡15g, 香附20g, 丹参20g, 日1剂水煎服.另方:三七20g, 蝉蜕20g, 菊花30g, 金银花30g, 白及20g, 共研末,500g香油熬开稍凉,入上药泡后外用.2012年3月7日复诊,经上治疗后唇部红肿明显减轻,疼痛已不明显,已出现小片状正常皮肤,口干,上方去丹参加麦冬20g,水煎服.

    作者:孙巧玲;刘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学习方剂善用比较事半功倍

    方剂学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不但涉及方剂多,而且内容广泛繁杂,既有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内容,又有中药知识,难于掌握记忆.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将功效与主治相似的方剂、某一症状相同的方剂、组成相近的方剂、配伍结构相似方剂和方名类同方剂的加以比较,有助于理解记忆方剂,事半功倍.

    作者:于彩娜;范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本科生全科医学授课中几种教学法之我见

    全科医学是上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的一些国家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作为一项崭新的教学内容,全科医学知识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四种适合本科生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点、优点不足及点评,旨在提高授课效果,为国家输送素质高、能力强、符合时代要求的全科实用性专门人才.

    作者:常学辉;张良芝;孟毅;韩丽华;李沛;李恒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自拟固本活血汤治疗慢性阻塞肺病稳定期30例

    目的 用自拟固本活血汤加减结合西医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评价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患者病情、发作情况,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将58例COPD稳定期病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对照组以氨茶碱0.1g tid、疏利迭1吸bid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煎服固本活血汤方药观察3个月,用st.George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估患者病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GRQ各级区分值均显著增高,治疗后两组无论是呼吸症状、活动情况、疾病影响及总分等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以及总分等各方面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 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西药治疗.讨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咳嗽、咯痰、喘息等临床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从而减少住院次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陈昌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由James Parkinson(1817年)首先描述,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震颤(常为首发症状)、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2%,目前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已超过200万 [1].虽然对于本病的研究已有近190年的历史,但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未彻底明了.治疗以药物治疗为有效.

    作者:刘瑞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穴位是无形物质出入机体的闸门

    穴位也像经络一样,现代人既感到神奇又感到迷茫.神奇是由于强身健体及治病时的双向调节作用,而迷茫的是穴位究竟是什么?中国古代人给穴位的定义是腑脏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作者:马玉宝;许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当前形势下发展中医教育之管见

    为提高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结合现今人们对健康、对医学的更高要求,本文总结中医院校教育现状,建议拓宽招生类型、增加应用中医药理论和知识的系列专业、优化课程设置特出中医人文精神、更早更多地广泛安排临床实践.

    作者:柯丽萍;罗俊娜;杨逸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的贡献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1](以下简称白本),相传为仲景第十二稿,是叔和之前的原文,为研究仲景学说的珍贵资料,是<伤寒论>的珍贵版本之一.白本不仅结构严谨、说理明细,经文排列并然有序,而且订正诸本脱讹之处不遑枚举;不仅使伤寒、杂病合壁连珠,而且使伤寒、温病得到完美的统一.

    作者:刘理琴;张炜;张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活血化瘀法对脑出血血肿周围CT半暗带干预50例

    目的 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CT半暗带的干预变化及临床效果相关性影响,从而证明活血化瘀对脑出血早期治疗安全有效.方法 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西医基本治疗(主要降压、脱水),治疗组加服中药活血化瘀协定方及静滴中药活血化瘀注射剂,治疗后进行CT半暗带宽度变化比较及临床相关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CT半暗带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肿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活血化瘀法能阻止半暗带扩展,早期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拜永宁;李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张聿青医案》中动物药应用刍议

    本文对<张聿青医案>中的动物药运用经验做一总结和整理,总结出该书应用动物药的一些经验和独到之处,这些宝贵经验为指导我们临床运用动物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史耀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温胆汤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失眠60例

    目的 观察温胆汤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用温胆汤,日1剂,水煎150~200ml,分3次温服;加右佐匹克隆3mg,每天1次,睡前服,睡眠改善后停药;对照组60例,单用右佐匹克隆3mg,每天1次,睡前服,睡眠改善后减为1.5mg,并根据睡眠质量逐渐停药;两组疗程均为7d,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2组PSQI总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温胆汤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失眠,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德新;黄惠莲;梅群丽;段绮云;宋祖琪;金翔;刘智宇;张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 了解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服务能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影响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的有关因素,为提高服务质量寻求对策.方法 选取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00名患者发放相关调查问卷,并对40名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进行访谈.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药副作用小、费用低廉、标本兼治等是促使患者选择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占比58.0%、32.7%和20.8%;而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各环节中患者满意度较低的分别是治疗效果、医保报销、诊疗设备和服务项目,满意率分别为50.7%、49.3%、47.2%和46.5%.结论 在提高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质量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副作用小、费用低廉、长于预防保健等优势,加大投入,完善医保报销政策,丰富中医药诊疗服务内容,提升居民对中医药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针灸联合推拿按摩治疗失眠120例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按摩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0例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按摩方法治疗的失眠患者,按年龄不同进行分组,均采用睡眠状况自量表评分法(SRSS)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结果 不同年龄组治疗后睡眠状况自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低,治疗前后之间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按摩在治疗失眠上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冯昆;陈汉跃;张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管理技巧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管理技巧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心理学、管理学及行为学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发掘其中存在的管理技巧,并将其充分应用到护理管理当中,以有效提高管理质量.结果 通过加强护士长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充分应用管理技巧,有效促进了护士长管理质量的提升,而且效果显著.结论 通过充分应用管理技巧,有力促进护士长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促进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孔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