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宾;潘万旗;孙翠;卢旻
目的 探讨凉血解毒汤在治疗血热型银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搜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90例血热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青黛胶囊配合加味黄芩油膏外用;研究组采用凉血解毒汤配合加味黄芩油膏外用.根据PASI评分法进行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的PASI评分分别为(13.23±6.35),(3.23±2.38);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PASI评分分别为(13.36±5.95)和(8.24±1.52),两组在治疗后PAS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评分降低更为显著,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显示中药凉血解毒汤配合加味黄芩油膏外用对银屑病血热型疗效较好.
作者:施伟;赵金胜;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概述NLP心理疗法的内容,分析其在针灸临床运用中的意义,并指出结合临床运用三个要诀,即沟通良好、目标有效、因人施术,可以有效增强针灸的临床疗效.
作者:赖启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三高症,以及其他引起中风的疾病,中风患者也在逐渐增加,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医学界也在不断的寻找中风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中风患者的康复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起着辅助性的作用,中风的预防在国内医学界也已经引起重视.
作者:郑霞;李玲;郑爱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门诊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的慢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3.33%(25/3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癌进行临床观察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同时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不良反应护理.结果 本组子宫内膜癌患者67例经过适宜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显效41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04%.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癌并实行有效的护理,加速了患者恢复进程,减少了化疗感染的发生,显著的提高了疗效.实践证明,治疗方法可行,护理对策正确,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
作者:许大雪;张春艳;姜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9例,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35例(59.32%),总有效率89.83%;对照组显效24例(40.68%),总有效率69.4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使用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井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优选青乳合剂的佳水提工艺.方法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含量,以提取物中芍药苷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筛选出青乳合剂的优化提取条件.结果 青乳合剂佳水提工艺为A3B1C3D2,即药材加10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2次,每次1.5h.结论经正交设计优化的青乳合剂的水提工艺可行.
作者:谭泳怡;曾聪彦;梅全喜;梁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性头痛180例的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神经性头痛患者18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芎芷石膏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针刺法辅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与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醒脑针刺法与芎芷石膏汤联合应用治疗神经性头痛,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雅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对建立单味中药数据库教学应用研究进行系统介绍,分析中药数据库系统式教学特征,从而说明在现代中药专业教育领域内中应用数据库教学有着极其巨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谢波;周欣欣;许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中医本科生PBL教学评价体系问卷调查分析.方法 通过在2007级和2008级中医本科生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开展PBL 教学法,并实施相应的评价体系,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PBL教学及其评价体系符合广大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需求,能满足当前本科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受到广大同学的认可和接受,低年级同学认为必要性更强烈.结论 PBL教学法及其评价体系应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支持教学,应该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应能反映出比学生学习更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更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韩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选择来本院就诊的老年肺心病患者1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治疗组84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7%,治疗组为92.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药治疗在改善肺功能、提高PaO2、降低血液粘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的6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微波组织凝固术综合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利湿、止带、止血的中药巩固治疗.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3.4%,观察组为96.7%.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刘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性味辛、苦,微温.功能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1].据<中国基本中成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以沉香为主药的传统中成药有沉香化滞丸、沉香化气丸、沉香舒气丸、八味沉香散、十五位沉香丸等.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应用范围,现将近年来沉香的研究近况及综合开发前景介绍如下.
作者:梅全喜;林焕泽;李红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寻找促进手术后产妇康复的细节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5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术后采取有效的细节护理措施,对照组72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及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及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剖宫产手术后产妇有效的细节护理,能促进产妇术后康复.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按摩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0例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按摩方法治疗的失眠患者,按年龄不同进行分组,均采用睡眠状况自量表评分法(SRSS)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结果 不同年龄组治疗后睡眠状况自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低,治疗前后之间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按摩在治疗失眠上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冯昆;陈汉跃;张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药结合针刺治疗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4例痛经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结合针刺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66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46例,好转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1%;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痛经疗效显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淹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口服血府逐瘀胶囊,观察组口服芎芍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白静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病机是导致疾病的关键点,贯穿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它是不断变化的,病机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而病机演变临床及实验的研究有利于对疾病进行整体认识,并掌握贯穿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基本病机变化,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理论支撑.
作者:鲁士友;孙广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 化学成分、医疗用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应用科学 [1].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生药学教学方法做一探讨.
作者:赵喜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心理干预组治愈41例(61.19%),总有效率91.04%;对照组治愈31例(46.27%),总有效率77.6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陈京;王玥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