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杰;匡莉
目的 了解东、中、西部城市社区医务人员视角下医改前后各项工作变化、满意度情况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展综合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按照东、中、西部的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选取8个城市,在每个城市随机抽取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自我填报式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对数据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工作积极性变高、抗生素使用比例降低、社会形象变好及居民信任度提高方面,中西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在综合改革初步成效、绩效考核、工资收入及医保政策方面,整体上中西部地区的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东部;在下一步改革建议中,东部地区医务人员认为重点是实行绩效工资改革,东部和中部人员共同强调增加基本药物种类,中西部地区医务人员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培训机会.结论 在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实施中,中西部地区工作改善的幅度大于东部;中西部地区还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培训机会;东部地区下一步工作重点为加强绩效工资改革;此外,还需要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增加基本药物种类.
作者:张艳春;秦江梅;张丽芳;吴宁;刘利群;周巍;王丽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建立适用于我国的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应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函询调查,建立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函询专家具有较好的权威度,其意见有较好的一致性,经过两轮调查,建立以投入和产出为基础共包括7个维度、17个条目、23个指标的评价体系.结论 此体系的建立,为社区护理寻求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随着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必将促进社区护理绩效的研究,推动社区护理的发展.
作者:彭歆;安力彬;李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医院和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所有MRSA感染的病例.结果 共发现MRSA感染183例,其中医院感染MRSA(HA-MRSA)152例(占83.1%),社区获得性MRSA(CA-MRSA)31例(占16.9%).HA-MRSA中60岁以上者103例(占67.8%),而CA-MRSA中60岁以上者6例(占19.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5,P<0.001).HA-MRSA主要来自神经内科(17.8%,27/152)、ICU(15.8%,24/152)等;CA-MRSA主要来自皮肤科(19.4%,6/31)、急诊科(19.4%,6/31)等.HA-MRSA对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CA-MR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MRSA患者年龄较大,大多患有严重基础疾病,以脑血管意外常见,主要来源于神经内、外科和ICU,标本以痰液和血液为主;而CA-MRSA多见于既往体健的青壮年,主要来源于皮肤科、急诊科和呼吸科,主要表现为皮肤感染和重症肺炎.实验室一旦检出 MRSA,可根据临床特点初步判断是HA-MRSA 还是 CA-MRSA,临床医师可进一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迎晓;黄瑜;王晓东;李庆兴;王邦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在过去几年中,有两本题为<医生如何思考>的图书出版.其中一本的作者是哈佛血液和肿瘤学家Jerome Groopman,这本书描述医学专科医生如何看待和履行其职业责任;另一本由医学人文学者Kathryn Montgomery撰写,总结学术型普通内科医师以医院为基础的临床决策过程.这两本书启发了我:作为一名全科医生,我是如何思考的.
作者:William B.Ventres;邵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悬吊运动治疗(SET)技术在缓解社区骨科常见慢性疾病疼痛中的疗效,探索缓解社区骨科常见慢性疾病疼痛的适宜技术.方法 抽取2010-2011年就诊于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的慢性非特异性骨科疼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应用SET技术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按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数字评价量表评价两组的疼痛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疼痛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前疼痛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21,P<0.01).结论 SET技术是一项治疗骨科慢性非特异性疼痛的适宜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社区康复领域.
作者:刘秀梅;吴浩;刘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西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方法 截止到2010年7月西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有91家,按随机抽样法抽取7家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统计药品收支等状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数量平均值2007-2008年的发展速度为101.5%、2008-2009年为95.2%,药品总品种平均数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7.8%;(2)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偿金额测算显示,按照每家机构年均补偿8.2万元计,9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均补偿金额为746.2万元;(3)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承担基层首诊的任务之外,还承担了众多公共卫生服务的重任,社区覆盖人口多且流动人口多,受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普遍反映现有编制内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结论 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偿机制较为合理,但基层人员普遍担心补偿经费不足额和不到位,补偿办法尚需完善.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经费投入,加强基本药物零差率实施各环节的综合监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基本药物制度.
作者:刘璐;杨世民;方宇;闫抗抗;刘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探讨了运用疾病管理策略开展城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通过构建慢性病管理指导网络,组建可持续发展的慢性病管理队伍并进行系统培训,集成社区慢性病防治干预技术及医疗卫生保健技术;通过建立城市社区慢性病信息系统、实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社区慢性病支持性环境建设,以实现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盈;张开金;汤仕忠;谢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从多导睡眠图(PSG)数据库选择了26例接受SSRIs治疗2周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治疗组),并同时选择了24例近3个月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未治疗组).评估患者睡眠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和未治疗组的睡眠长度、睡眠潜伏期、非快速动眼时相睡眠(NREM)Ⅱ期与Ⅲ期的睡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SSRIs治疗,治疗组进入快速动眼时相(REM)的时间与未治疗组相比缩短[(77±30) min vs.(146±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并进入正常范围;治疗组的NREMⅠ期睡眠比例与治疗组相比[(14±5)% vs.(18±8)%]和微觉醒指数(AI)[(14±5) 次/h vs.(18±6) 次/h ]均减少,但AI仍高于正常值(<5 次/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未治疗组HAMD-24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6)分 vs.(27±10)分,P=0.007].Logistic回归显示治疗组患者的REML越短[OR=0.627,95%CI(0.517,0.923)]和AI越低[OR=0.839,95%CI(0.721,0.987)],就越容易显示出临床疗效.结论 抑郁症的REM睡眠异常应该是抑郁症的核心睡眠节律异常,支持了抑郁症的睡眠时相前移假说;睡眠结构的改变影响临床疗效.
作者:张斌;郝雪利;李雪丽;刘武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服务团队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影响.方法 多阶段随机抽样选取102例患者及家属,使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2)与研究组(n=50).由综合服务团队对50例研究组家庭提供干预,1年后与52例对照组家庭进行比较,比较方法包括采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LSIA)评定家属情况,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患者情况并分析复发率.结果 采用非参数检验,干预1年后两组样本间LSIA总分(Z=-1.973,P<0.05)及SDSS总分(Z=-0.9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总分(Z=-0.80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P<0.05).结论 综合服务团队干预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家属生活满意度,减少患者复发,提高其社会功能,可以考虑逐步纳入社区精神卫生日常服务.
作者:郑宏;陈思路;牛昕;周路佳;汤爱娣;黄嘉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董氏奇穴疗法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董氏奇穴疗法,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临床疗效、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总分和因子分、不良反应.结果 (1)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无1例脱落.(2)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和86.7%(26/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CSS总分和除意识外的其他因子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S总分和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因子分和CSS总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针刺后不良反应.结论 董氏奇穴疗法对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余康潮;陈俊琦;高怡婷;黄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建立统一、有效的全科医学教育制度.PEST分析法是现代管理中分析战略或组织外部环境的一种方法.本研究应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4个方面,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系统性策略、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国际化策略.
作者:李芳健;王家骥;王培席;周志衡;张立威;曹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实行连续性服务有助于降低入院可能性、减少医疗花费、有效控制慢性病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已成为我国医疗服务提供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连续性服务的测量是连续性服务实证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国外文献综述,将连续性服务测量指标分成持久度、紧密度、分散度和有序度四类,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为开发适用于中国当今卫生系统的连续性服务测量指标提供参考.
作者:梁嘉杰;匡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8-iso-PGF2α)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9例,健康对照者2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8-iso-PGF2α等指标.并采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颈动脉IMT的水平,以IMT=0.9 mm为切点,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IMT<0.9 mm)与IMT增厚组(IMT≥0.9 mm).分析比较各组8-iso-PGF2α水平及各种生化指标的水平并将其与IM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的8-iso-PGF2α水平分别为(356±137)、(507±167)、(1 342±323)pg/mmol肌酐,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8-iso-PGF2α水平高于对照组,IMT增厚组的8-iso-PGF2α水平高于IM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水平与8-iso-PGF2α、HbA1c、LDL-C、TG及BMI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强,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尽早针对高氧化应激状态进行治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名扬;吕肖锋;张星光;洛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 病史安娜·布朗,24岁的已婚妇女,没有孩子,在一家餐馆做兼职厨师.1年前,在第一次躁狂(mania)发作后,她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她刚刚发现自己已经怀孕20周,并停用了治疗情感障碍的锂剂.她丈夫带她来诊所看病,他很担心她的双相情感障碍会复发.
作者:Fiona Judd;Grant Blashki;Leon Piterman;杨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译者按:发热(发烧)是全科医学服务中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它既可以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也是很多疾病的表现之一,包括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而且,发热表现出各种缓急、程度、时间、波动方式等特征,并伴随其他各种躯体和病理表现.全科医学服务是从症状入手的,对表现为发热的未分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考验了全科医生临床技能的基本功.Murtagh教授在本病案研究中,以感染性心内膜炎为例,与中国的全科医生探讨怎样从病史和检查的线索中,提出诊断假设和初步诊断.
作者:John Murtagh;杨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分析1例频发低血糖昏迷的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医院救治过程,即依靠大医院的先进技术力量,对患者病情重新评估,调整治疗,密切随访,监测血糖,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进而思考并推动社区医疗发展的新模式.
作者:马立华;白涛;张鼎;柳德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服务提供情况,为中医卫生服务政策制定提供事实依据及政策建议.方法 利用2010年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对省内3 84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用统一问卷调查获得普查数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个人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占60.70%(2 332/3 842);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执业医师占其执业医师数的53.00%(2 582/4 872),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中医学历的占38.41%(2 997/7 803),中医设备总值占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设备总值的14.36% (19 543.131/136 100.512),平均每项调查的中医设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到1件;中药收入占总收入的22.24%(72 261.834/324 946.900);中医科门急诊人次数占总诊疗人次数的28.90%(8 280 050/28 652 185),中药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44.29%(2 146 108/4 845 641).结论 河南省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举办者以个人举办为主;卫生人员以大专和中专为主;中医执业医师所占比例较大,相对其较高的中医人员比例中医设备总值所占比例偏小;中医服务从人次数、处方和收入上看都在站所提供的卫生服务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研究适合河南省特点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办法,提高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层次,加强中医设备的硬件建设,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医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起到的良好作用.
作者:许静;谢世平;段晓鹏;陈勋宇;杨萌萌;刘鹏;高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宿迁医改十年后影响居民就医行为与态度的主要因素.方法 2011年7月13-21日对宿迁市三区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进行现况研究.结果 79.7%(441/553)的宿迁居民不满意现行的医疗制度.目前居民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为278.6元,单因素分析显示对现行医疗制度是否满意的居民在就医费用来源,选择医生、医院的注重因素,收费合理性并能否承担,护士、医生的态度改善否,对医院设施环境、医生诊疗水平满意否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月均收入低、医疗费用自费、自己以往就医成功的经验、收费不合理和医生的态度未改善是影响居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医改后宿迁居民的就医满意度不高,还需在提高经济收入、加强医生管理等方面做好准备来提高改革的成效.
作者:刘苏熠;夏朝坤;鲍萌;李莹;刘相佟;王瑶;仲敏;金英良;孙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老年患者肺外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合并症较多的结核菌阴性者,常规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或灵敏度不高.应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辅助临床快速诊断可以提高结核的临床诊断率.因此,本文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探讨T-SPOT.TB检测在社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黎慧婷;邱凌;李俊;徐蓉;曲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对我国西部女性性工作者暴露前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在我国西部高危人群中使用Pr-EP减少HIV新发感染提供可行性的信息依据.方法 在中国西部的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四地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因子后,结合专业知识构建全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 Pr-EP使用意愿较高,为 54.93%(886/1 613).社会支持对Pr-EP使用意愿起正向影响(效应系数为0.20),社会歧视对Pr-EP使用意愿起负向影响(效应系数为-0.18),AIDS知识对Pr-EP使用意愿的影响(效应系数为0.38)可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通过安全套使用而影响的间接作用(相应的效应系数分别为0.37和0.01).危险感知对Pr-EP使用意愿的总作用为0.53,危险感知对Pr-EP使用意愿影响既存在直接影响(效应系数为0.43),又通过影响安全套使用对其存在间接效应(效应系数为0.10).结论 运用SEM可较好地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和(或)间接效应,开展Pr-EP,应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降低高危行为,减少羞辱和歧视,有效地宣传来消除社会偏见.本研究为在我国西部高危人群中使用Pr-EP减少HIV新发感染提供可行性的信息依据.
作者:邱蕾;田考聪;钟晓妮;叶孟良;邹云锋;罗锦昆;彭鸿斌;黄爱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