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疗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观察

黄凯;马望

关键词:复方斑蝥胶囊, 食管癌, 化疗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斑蝥胶囊对食管鳞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2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试验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斑蝥胶囊.比较2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67.39%,对照组为5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1.2个月,长于对照组的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消化道反应、血小板减少、乏力、神经末梢毒性和脱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改善率为63.04%,高于对照组的4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应用复方斑蝥胶囊能够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鳞癌组织中GRIM-19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GRIM-19)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8例食管鳞癌、3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6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GRIM-19蛋白表达;采用TUNEL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结果 1)GRIM-19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5/68)、34.3%(12/35)和11.8%(8/6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食管鳞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与GRIM-19蛋白表达有关,GRIM-19蛋白阳性表达组中肿瘤细胞AI为(5.06±0.93)%,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的(1.1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IM-19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陈铎;张牧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岩舒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顺铂、地塞米松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岩舒注射液联合顺铂、地塞米松;对照组:顺铂加地塞米松.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3.3%、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岩舒注射液联合顺铂、地塞米松胸腔灌注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作者:许本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胰腺癌的治疗现状

    胰腺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1%~2%,在我国居肿瘤死亡原因的第4~7位,且近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该病起病隐匿,进展快,转移早,治疗棘手,为预后差的肿瘤,其2 a生存率不超过10%,中位生存期只有6个月左右.如何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成为一大难点,目前其主要治疗方法为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及非传统的靶向、生物、免疫等.

    作者:田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E-钙黏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E-钙黏蛋白(E-cad)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47例TNBC患者的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 TNBC组织中E-cad的阳性率为32%(47/147).E-cad阳性表达与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均<0.05).E-cad阴性患者的5 a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低于E-cad阳性患者(61% vs 89%,27% vs 65%,P均<0.05).结论 TNBC中E-cad阳性者预后好,上调E-cad表达可能成为TNBC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孙弢;姚宇锋;龚建平;秦建伟;唐金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VEGF、COX-2、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乳腺钼靶X线征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对乳腺钼靶X线征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乳腺钼靶X线征象与分子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乳腺钼靶X线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69例,将乳腺钼靶X线征象分为毛刺征、钙化征、异常血管征、淋巴结转移征,分析VEGF、COX-2、MMP-9表达对以上征象的影响.结果 乳腺钼靶X线征象有毛刺征组VEGF、COX-2、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毛刺征组(P<0.05);钙化组与无钙化组VEGF、COX-2、MMP-9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异常血管征组VEGF、COX-2、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异常血管征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征组VEGF、COX-2、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征组(P<0.05).结论 VEGF、COX-2、MMP-9高表达对乳腺钼钯X线征象毛刺征、异常血管征、淋巴结转移征的出现存在影响,并可作为乳腺钼钯X线恶性征象的生物学基础.

    作者:张勇;李同飞;张蕾;杨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ESD及STER在食管平滑肌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在食管平滑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ESD或STER治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食管平滑肌瘤的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变部位、临床表现、治疗情况、组织学特征以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14例经ESD治疗,8例经STER治疗.超声内镜示病变位于黏膜肌层9例,固有肌层13例.CT检查阳性率27.27%.所有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手术切除肿瘤大小为0.2~3.0 cm,平均(1.35±0.78)cm.STER组的手术时间(51.50±7.61)min,比ESD组的(81.64±6.57)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术中出血量STER组(50.00±8.66)mL,比ESD组的(81.42±7.10)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SMA及Desmin检测阳性率均为100.00%,CD117灶阳性率为68.18%,CD34血管阳性率为45.45%,DOG-1阳性率为 9.09%,Ki-67为<5%阳性.除1例患者STER术后出现食管脓肿,余21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2个月后复查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 STER和ESD均可用于食管平滑肌瘤的治疗,相比ESD,STER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更有优势,有望成为治疗黏膜下肿瘤(尤其是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主要方法.

    作者:隋新;郭长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诊断高分化肝癌1例体会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因短暂意识丧失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查体:血压60/30mmHg,体温38.5 ℃,心肺听诊无异常,下腹部有压痛.经抢救血压恢复正常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肝左外叶上段高回声光团,大小:61 mm×52 mm,界清,内回声均匀,周边可及不规则低回声区,内部可及线样血流信号,另于右前叶下段探及一等回声结节,大小:14 mm×15 mm,界欠清,致胆囊前壁向内凹陷,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作者:张展;杨青;刘会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直肠癌术后伤口的消毒效果

    酸性氧化电位水又称酸性电解水、酸性离子水等,含有低浓度的有效氯和低浓度的活性氧成分,pH值<2.7,氧化还原电位在1100 mV以上,有微弱的次氯酸的味道,为一种新研制的环保型消毒剂,其杀菌效果好,且对人体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1].上世纪80年代由日本初研制成功,主要针对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的耐药菌,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因此在医疗卫生以及食品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

    作者:陈英;郭嬿;邢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方案及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4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4例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化疗,28 d为1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对照组22例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28 d为1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54.17%,对照组为5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疗效与传统的FOLFOX4方案相近,且安全性及患者耐受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用于临床.

    作者:仲立新;张莉;贺利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化疗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斑蝥胶囊对食管鳞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2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试验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斑蝥胶囊.比较2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67.39%,对照组为5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1.2个月,长于对照组的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消化道反应、血小板减少、乏力、神经末梢毒性和脱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改善率为63.04%,高于对照组的4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应用复方斑蝥胶囊能够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凯;马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46例经病理复诊明确诊断的乳腺分叶状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E1/AE3、VIM、平滑肌肌动蛋白(Act)和Ki-67表达.结果 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临床诊断相符者24例,其余术前诊断分别为:乳腺纤维腺瘤15例,乳腺增生或混合性囊肿4例,乳腺癌或疑似乳腺癌3例.术前临床诊断误诊率为47.83%(22/46).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乳腺分叶状肿瘤40例,漏诊率为13.04%(6/46).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中良性35例,交界性7例,恶性4例.免疫组化表达结果:VIM表达均为阳性,表达在肿瘤间质细胞;Act在部分病例(36.96%,17/46)表达于间质细胞;AE1/AE3均无间质细胞表达(用于排除梭形细胞癌);Ki-67平均阳性细胞指数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中分别为13%、28%和69%,Ki-67表达在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存在较高的临床误诊率和冰冻病理漏诊率,而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与病理分型密切相关;免疫组化对判断其良、恶性有重要意义;肿瘤的及时确诊和手术方式选择是决定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沈卫达;徐锦屏;赵学军;李冰;朱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放疗是胸部肿瘤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胸腺瘤等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接受放疗的总体治疗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不是肿瘤对放疗抗拒,而是要完整包括所有临床肿瘤靶体积并且给予根治剂量放疗所可能造成的肺损伤是难以接受的.肺对放射线中度敏感,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超过肺放射性耐受量(阈值)的肺体积大小之间可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据文献[2-3]报道,胸部肿瘤放疗过程中,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约为15%~20%.

    作者:葛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化疗联合γ-刀放疗在晚期复治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γ-刀放疗在晚期复治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83例晚期肺癌复治患者依据再次接受主要治疗方法,分为同步化放疗组(35例)、序贯化放疗组(26例)、单纯化疗组(22例).放疗均采用γ-刀,总剂量35~50 Gy.结果同步化放疗组、序贯化放疗组及单纯化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7.1%、11.5%及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者以同步化放疗组略高(23.1%),Ⅳ期患者以单纯化疗组较高(38.5%).总平均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以单纯化疗组高,分别为14.2个月及9.3个月.各组先前曾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后续复治中,生存期均长于非手术者.结论 对于晚期复治肺癌患者,化疗联合γ-刀放疗同步治疗在Ⅲ期者中肿瘤缓解率略高,Ⅳ期者以单纯化疗有效率高,但各组相近.单纯化疗更有利于延长生存期.手术后复治患者生存优势明显.

    作者:虞喜豪;李新娉;董桂云;王建平;虞文嫣;熊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RIPTO-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RIPTO-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90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30例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CRIPTO-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RIPTO-1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5.6%)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60.0%)及正常宫颈黏膜组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71,P<0.001).CRIPTO-1蛋白过表达与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关系密切(χ2分别为10.676、9.718及11.227;P均<0.05).CRIPTO-1 mRN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5.6%)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23.3%)及正常宫颈黏膜组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7,P=0.001).CRIPTO-1 mRNA过表达与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关系密切(χ2分别为13.741、4.720及30.170;P均<0.05).CRIPTO-1蛋白及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87,P=0.006).结论 CRIPTO-1的过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对判断宫颈鳞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意义.

    作者:王培智;李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参麦注射液对接受表柔比星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心肌酶水平的影响

    心脏毒性是表柔比星应用过程中,发生率相对较高且较严重的一种毒副作反应.为控制表柔比星的心脏毒性,从而使化疗顺利进行,本文将参麦注躲液与含表柔比星方案联用,化疗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并以单用含表柔比星方案作为对照,以此评估参麦注躲液对接受含表柔比星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心脏毒性的影响.

    作者:马福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胃癌患者CEA与Ki-67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及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情况及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胃癌患者的血清CEA水平与肿瘤组织Ki-67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血清CEA及胃癌组织Ki-67阳性率分别为37.27%、75.45%.血清CEA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浸润至肌层以上、淋巴结阳性、TNM分期越高其阳性率越高.而Ki-67表达只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随着浸润深度增加,Ki-67阳性率增高.两者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5,P<0.05).两者联合检测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 分期关系密切(P<0.05),随着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的增加,两者双阳性率增高.CEA阳性组、Ki-67阳性组的复发风险明显较高(P<0.05).CEA及Ki-67双阳性组患者的复发风险明显高于非双阳性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EA及肿瘤组织Ki-67可作为临床评价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李青茵;赵瑞华;张伟杰;宗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周剂量紫杉醇同步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周剂量紫杉醇同步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周剂量紫杉醇同步放疗组(同步组)44例,单纯放疗组(单放组)42例.同步组:紫杉醇75 mg·m-2,d1,8,15,放疗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剂量60~66 Gy;单放组:仅接受放疗,方法与同步组相同.结果 同步组有效率93.2%,高于单放组的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神经毒性、放射性食管炎等,其中同步组Ⅱ~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结论 周剂量紫杉醇同步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吴兴军;崔林;姜勇;刘建军;周向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方法 4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行单纯放疗;观察组:在放疗后1 h内进行体外高频热疗.结果 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58.33%(14/24)、91.67%(2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6.67%(16/24)、95.83%(2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结论 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疗效好于单纯放疗,可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活动能力.

    作者:李娅;赵春芳;张明;李岚;杨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入组经病理证实的难治性小细胞肺癌患者28例.予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8天;奈达铂80 mg·m-2,第1天,每3周重复,至少接受2周期化疗.结果 全组28例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25.0%(7/28),疾病控制率为67.9%(19/2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3.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6.9个月.治疗相关主要毒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5.7%(10/28),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2.1%(9/28).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朱金峰;何兴端;冯应勤;鲁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水CA125、CA199、CEA、NSE、CYFRA21-1、CA72-4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胸水中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糖链抗原72-4(CA72-4)在原发性肺癌并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理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免疫荧光发光法同时检测90例原发性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组)和64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良性胸腔积液组)胸水中CA125、CA199、CEA、NSE、CYFRA21-1和CA72-4水平.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各胸水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0.05),其中CEA、CYFRA21-1、NSE分别对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敏感.联合检测以CEA+NSE+CYFRA21-1优,可使敏感性达98.9%,阴性预测值至96.6%,准确性提高至76.0%.结论 胸水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中价值较高,其中CEA的诊断价值大,联合检测诊断准确性优于单项检测.

    作者:李芳芳;路尧;张国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主管: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南省抗癌协会,郑州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