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华;耿梅
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汤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5岁以上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8例,采用口服膈下逐瘀汤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6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周~第6周,VAS和QS均显著下降(P<0.01).患者治疗6周后显效35例(92.10%),好转3例(7.89%),总有效率100%.结论 膈下逐瘀汤联合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段小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阿司匹林、依那普利、倍他乐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1个月及6个月分别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检测血液流变学,2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2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大部分指标的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够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增强心肌收缩力,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的缺血症状及心衰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姜晓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测高龄股骨颈骨折后卧床期间足踝伸屈运动频率与呼吸同步的运动方式对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该运动方式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以便于患者掌握方法,为健康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10名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健侧股静脉在各种呼吸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深呼吸、足踝伸20°屈45°、深呼吸+足踝伸20°屈45°同步进行三种运动方式均可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后两者差异显著.结论 深呼吸与足踝伸20°屈45°同步进行运动方式对股静脉血流的促进作用强,指导高龄股骨颈骨折后患者卧床期间进行该种方法运动,操作方法简单,易掌握.为预防高龄股骨颈骨折后卧床期间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指导患者做深呼吸与足踝伸20°屈45°同步进行运动方式为理想.
作者:库洪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腹针结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63例失眠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5组,在腹针用穴相同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配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观察治疗失眠的疗效.结果 63例失眠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2%.结论 腹针结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赖秀娟;林周杰;王国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文献综述是作者针对某一方面的专题,对某一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技术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动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实用文体.中医药文献综述可反映当前中医药学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新进展、学术见解等,并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撰写中医药文献综述类论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为科研人员研究课题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而且能帮助医务工作者有效地进行知识更新,还可培养中医药工作者收集材料、综合分析的能力,等等.能否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中医药文献综述类论文,往往作为衡量医学科技工作者实际科研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下面就如何撰写中医药文献综述类论文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王志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勤于临床,精于辨证,医术精湛,验识俱丰,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重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得心应手,屡起沉疴.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张老治疗本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张老学术经验和诊治思想,传承仁术.
作者:高尚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病例来自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Bobath疗法进行康复训练、针灸、推拿、中药外用的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36例,显效30例(83.36%);有效6例(16.7%).总效率为100%.结论 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应早期介入避免本综合征发生.临床实践表明采用运动、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综合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芬;白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应用健脾化瘀汤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8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44例.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中药组采用健脾化瘀汤进行治疗.结果 中药组患者的症状好转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西药组.结论 应用健脾化瘀汤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跃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神经性耳鸣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症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自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以来,取得较好之临床疗效,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以来来我院就诊之神经性耳鸣患者59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将通过西医常规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31例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小46岁,大76岁,平均61.8岁;病程短20d,长2年;左耳19例,右耳9例,双耳3例.对照组28例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小45岁,大75岁,平均62.4岁;病程短15天,长2.5年;左耳17例,右耳9例,双耳2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卫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前我国正处于医疗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大潮之中,我国的医疗体系结构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为提升各大中型医院自身的诊治水平,各医院纷纷不惜重金购置各种大型贵重医疗设备和仪器,因此,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与维修策略也越来越值得关注和探讨,包括如何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其完好率,从而提高医院的综合经济效益,管理者要端正态度、落实管理制度,贯彻制度实施.有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就要狠抓管理制度的实施,并将制度落实到个人,从而为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提供良好的设备保障.建立奖惩制度,提高责任心,同时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发挥监督职能作用,这样才可以更好提高医院综合效益.
作者:唐令胜;李红梅;刘朝晖;陈颖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探究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避免检验科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交叉感染.分析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有效预防和控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减少医源性感染给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改进设备设施,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对自我的保护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
作者:吴志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主要对中医护理培训方案对中医院护士护理工作的效果做相关的分析.方法 主要针对本院的20名护士根据相关的中医护理培训方案进行相关的中医院护理培训,然后随机抽取本院没有进行培训的10名(33.3%)护士和经过培训的20名(66.7%)护士进行相关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实际操作.将经过培训的护士列为实验组,将没有经过培训的护士列为对照组.结果 在为期半个月的培训结束以后,实验组的考核成绩远远高于对照组护士的考核成绩.结论 在中医院中,对护士进行相应的中医护理方面的培训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快速提高中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
作者:方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探讨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将住院的104名体检无任何阳性发现的神经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精神卫生知识评定问卷两种方法,对教育前和教育后的观察比较,得出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情绪具有很大的影响,能使患者的焦虑症状渐渐淡化,终得到消除,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玉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发生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时使用早期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 将 4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2组上呼吸机后2h内呼吸系统症状消退病例数、24h内消退病例数、治疗1周后GCS评分,症状缓解后撤呼吸机的时间以及半年后GOS预后评分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选择机械通气的时机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上呼吸机后2h内呼吸系统症状消退病例数、24h内消退病例数、治疗1周后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后撤呼吸机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半年后治疗组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者治疗具有临床实际应用意义,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虔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做好宣传工作是医院保卫部门一项特殊而重要的工作,也是医院保卫部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客观需要.对于保卫部门来说,应该把宣传工作放在一个更加突出和特殊的地位,以进一步推动保卫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王新领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教育、监督、建设和维护是工会组织在单位发展建设过程中能够履行的四大主要职能.在现行用人管理体制下,工会组织特别是小型单位的工会组织如何在管理层权力应用和职工权益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点,对单位发展建设和高效运作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多年来,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机制建设中,血站工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维权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发挥工会的维权职能和保持单位行政管理高效畅通方面共赢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陈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口带病生存率逐年提高[1].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已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慢性病人口的比重不断攀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系统疾病,癌症,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老年健康的主要病因[2].为了更好的对老年慢病人群进行评估,从而指导卫生服务行业快速有效的发展,生命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成为老年慢性病预防与治疗效果检测中处于首优地位的问题.一份满意的量表首先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需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于生命质量的研究已经取得的一定的成绩.基于各种研究的结果,人们对于健康相关的生命质量有了新的诠释[3],患者的主观感受被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4].所有这些进步对于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作者:张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通过反复学习针刀医学理论,研修针刀医学专著,广泛涉猎与针刀相关的书籍,观摩针刀名家的临床治疗,我们学员在临床上也治好了不少病人,体会到了针刀治病的神妙.可是在针刀临床中很多时候仍是穷于应付,似乎同样的疾病,如此这般治疗,有些患者效果还不错,有些患者的症状却仍是没有什么改善.究竟是诊断不准?
作者:柳百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自拟尿石镇痛汤配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所致肾(输尿管)绞痛的临床止痛效果.方法 将60例确诊为尿路结石所致的肾(输尿管)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中西药组)40例采用自拟尿石镇痛汤配合西药治疗;观察1组(中药组)10例单纯采用尿石镇痛汤治疗;观察2组(西药组)10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用药后1~6h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34例;无效6例;观察1组总有效4例,无效6例;观察2组总有效6例,无效4例.结论 自拟尿石镇痛汤合西药治疗尿石性绞痛具有见效快、镇痛效果明显的优点.
作者:石锦明;尹巧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当今医学为重视的课题,同时也是世界普遍发病率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方法,认为灸法治疗此病有着独特的优势.艾灸是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