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输卵管不通性不孕症之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比临床运用西医药治疗之对照组与运用中医药治疗之观察组,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痊愈24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痊愈16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57.5%.对比发现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药可有效治疗输卵管不通性不孕症且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汤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5岁以上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8例,采用口服膈下逐瘀汤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6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周~第6周,VAS和QS均显著下降(P<0.01).患者治疗6周后显效35例(92.10%),好转3例(7.89%),总有效率100%.结论 膈下逐瘀汤联合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段小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提取液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长期诱导效应.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用1.50g/L川芎嗪提取液对MSCs进行诱导,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培养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培养后细胞浆内Nestin和NSE蛋白表达.结果 川芎嗪诱导培养8h后即可见细胞形态发生变化,24 h后表现为典型的神经元细胞形态,Nestin和NSE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呈阳性表达,3d后诱导效果好,6d后,有些细胞突起变长,出现分叉,并且有些细胞出现衰老死亡.结论 川芎嗪早期诱导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效果较好,长期诱导的特异性不明显.但可促进细胞突起的生长,并且促进神经细胞的成熟和死亡.
作者:杜晓鸣;魏会平;张爱兰;刘颖慧;崔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残障率很高.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150万例,死亡约100万例.病后存活的600万患者中残障率高达75%,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病人患侧肢体萎缩、疼痛是脑卒中后遗症主要运动功能障碍之一.本人利用头皮带针刺、头皮带注射、小针刀微创松解疗法治疗本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景涵;彭献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医院乙肝职业暴露的现状,掌握暴露的高危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某院发生的27名乙肝职业暴露者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过程处理进行登记分析,根据暴露者不同的乙肝抗体情况和暴露级别进行不同的预防性治疗并对其进行追踪、登记.结果 护士有16人(含3名护生)暴露,暴露率占59.26%,医生有11人(含1名实习人员)暴露,暴露率占40.74%.在暴露中,锐器伤有23名,占85.19%,血液体液接触有4名,占14.81%.追踪无1例感染乙肝的医务人员.结论 针对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原因管理者应该做好预防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及暴露后应急处理能力,以减少乙肝职业暴露的风险.
作者:宫海燕;乐东梅;袁田;徐丽;张旭 刊期: 2012年第13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ASAI-II级择期小切口单纯胆囊切除术者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25~69岁;体重48~75kg.无合并症.20例随机分A组(复合组)和B组(单纯全麻组),每组20例.术前常规用阿托品0.5mg肌注.
作者:罗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应用健脾化瘀汤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8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44例.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中药组采用健脾化瘀汤进行治疗.结果 中药组患者的症状好转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西药组.结论 应用健脾化瘀汤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跃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ICH)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2组均于发病24h复查颅脑CT,出血量无明显增多者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4ml入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21d;第8天复查颅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加用通心络胶囊2粒3次/f口服,连用7d.第15天复查颅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通心络胶囊改为4粒3次/d口服;第22天复查颅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疏血通注射液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的70.8%,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血肿吸收优于对照组;血肿周围低密度宽度消退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疏血通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ICH安全有效,可促进脑内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张治秋;陈娜;苏保华;武海玲;王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之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筛选符合条件患者67例,分别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显效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种新治疗方法.
作者:杜书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测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意义及各自的优劣势.方法 选取9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感染组和正常组,各49例.检测各组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结果 感染组C-反应蛋白增高者47例,白细胞总数升高者17例,中性粒细胞升高者16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者16例;正常组C-反应蛋白升高者2例,中性粒细胞升高者1例,白细胞总数升高者2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者44例.结论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总数对诊断感染具有协同作用,但前者要优于后者.
作者:程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在基层医院中有广泛的病人群体,而基层医生往往缺乏临床科研意识.因此可通过增强科研意识、建立脑卒中数据库、培训科研能力、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几个方面,探索如何培养基层医生开展脑卒中临床研究的思路,为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奠定一定基础.
作者:钟楚锋;黎丽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在分析PBL教学法的含义和特点及其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思考,指出了PBL教学法的难点和对策.
作者:张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医经典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既是中医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又是难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授课前后调查的缺失化、教学内容的模式化、教学方法实施的随意化等问题.主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用自拟中药消疣汤内服、外用结合西药治疗43例各型扁平疣,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86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小者10岁、大者40岁、平均年龄为20岁;局限性56例、泛发性30例;中医辨证:血热毒盛型52例、气滞瘀结型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中医证型等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卢俊芳;刘飞;卢军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妇女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产后妇女的安全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58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具体情况,查明出血原因,迅速采取止血措施,补充血容量,并加强感染预防.结果 58例产后出血产妇经过临床上的合理护理,全部痊愈,治愈率达100%.结论 产后出血一定要提早预防,提早做到准备工作,以备发生出血时能够有调理的采取及时护理处理,完善的检测、急救、护理工作,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健.
作者:唐继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组成、理化性质、制备方法、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作用机制以及寻找新药开发途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化学基础学科与药剂学、药物分析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实践性很强,与实际工作岗位结合非常紧密,而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所需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难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因此,药物化学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杜利月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腹针结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63例失眠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5组,在腹针用穴相同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配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观察治疗失眠的疗效.结果 63例失眠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2%.结论 腹针结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赖秀娟;林周杰;王国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之临床疗效.方法 将所选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结果 观察组中,痊愈22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中,痊愈1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7.14%.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且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艳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歌诀] 小暑少动心平和,游泳瑜珈太极歌,苦瓜果蔬粥汤品,规律休眠情绪稳,夏练三伏百步走,避暑胜地好旅游.1 原文解释小暑时节宜少动多静,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作息应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多吃苦瓜等清热祛暑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汤或粥;选择散步、游泳、瑜珈、太极拳、旅游等方式进行运动.
作者:王志华;李彦知;杨建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和单纯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观察组)和单纯蓝光光疗(对照组)进行治疗后,测定其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提示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蓝光光疗.
作者:余木焕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