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诊断作用对比分析

程林

关键词:C-反应蛋白, 血常规, 中医辨证分型
摘要:目的 探讨测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意义及各自的优劣势.方法 选取9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感染组和正常组,各49例.检测各组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结果 感染组C-反应蛋白增高者47例,白细胞总数升高者17例,中性粒细胞升高者16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者16例;正常组C-反应蛋白升高者2例,中性粒细胞升高者1例,白细胞总数升高者2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者44例.结论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总数对诊断感染具有协同作用,但前者要优于后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保证汤剂安全有效的几点措施

    中药汤剂是祖国医学传统的剂型,它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随症加减,因人而异,药物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增强疗效,减轻负作用的目的,而且有疗效显著迅速,吸收快,制备方法简单的特点,在中医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多年的工作中经常遇到不少患者对中药汤剂疗效的质疑,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如何指导病人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汤剂就显得尤为重要.究其原委,我总结了多年来的体会如下.

    作者:刘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

    目的 分析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有早产征兆的孕妇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孕妇未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孕妇于入院当天至胎儿娩出24h前给予地塞米松治疗.2组均给予相关护理,分析2组早产儿1min、5min、10min阿氏评分、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早产儿阿氏评分较高,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及相关护理可有效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改善早产儿状况,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庆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护理的配合方法.方法 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前、术中、术后行相关护理.结果 术中皆顺利,术后次日就可以恢复正常运动,7d左右患者出院,完全恢复时间1个月.结论 腹腔镜能全面地查看病情,具有能同时双侧疝修补,能够及时发现平时因没有发作而被遗漏的对侧隐匿性疝气,这样一次手术就能同时解决双侧疝气,避免了传统手术方法第一次术后1~2年因对侧疝气再次开刀的痛苦.

    作者:金瑞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发生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时使用早期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 将 4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2组上呼吸机后2h内呼吸系统症状消退病例数、24h内消退病例数、治疗1周后GCS评分,症状缓解后撤呼吸机的时间以及半年后GOS预后评分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选择机械通气的时机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上呼吸机后2h内呼吸系统症状消退病例数、24h内消退病例数、治疗1周后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后撤呼吸机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半年后治疗组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者治疗具有临床实际应用意义,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虔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当今医学为重视的课题,同时也是世界普遍发病率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方法,认为灸法治疗此病有着独特的优势.艾灸是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腹针结合背俞穴治疗失眠63例

    目的 观察腹针结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63例失眠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5组,在腹针用穴相同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配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观察治疗失眠的疗效.结果 63例失眠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2%.结论 腹针结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赖秀娟;林周杰;王国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膈下逐瘀汤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汤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5岁以上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8例,采用口服膈下逐瘀汤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6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周~第6周,VAS和QS均显著下降(P<0.01).患者治疗6周后显效35例(92.10%),好转3例(7.89%),总有效率100%.结论 膈下逐瘀汤联合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段小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颅脑损伤致面神经麻痹72例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科72例颅脑损伤后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诊治措施.结果 经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3周至6个月时间内明显好转,预后良好.结论 颅脑损伤后面神经麻痹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病后予及时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能治愈.

    作者:薛光锐;石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成药导致药疹6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中成药导致药疹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中成药引起的药疹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68例患者的药疹类型以轻型为主;其中注射剂所致药疹的发生率高;联合用药时较易发生.结论 在应用中成药过程中,应对其药疹的发生予以充分了解,对注射剂的应用应予以合理控制,降低药疹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董爱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60例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门诊收治的痛经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组)和对照组(消炎痛片治疗组)各6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37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为51.7%.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1.465,P<0.01),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宗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妇女产后出血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妇女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产后妇女的安全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58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具体情况,查明出血原因,迅速采取止血措施,补充血容量,并加强感染预防.结果 58例产后出血产妇经过临床上的合理护理,全部痊愈,治愈率达100%.结论 产后出血一定要提早预防,提早做到准备工作,以备发生出血时能够有调理的采取及时护理处理,完善的检测、急救、护理工作,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健.

    作者:唐继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尿石镇痛汤配合西药治疗尿石引起腰腹痛40例

    目的 观察自拟尿石镇痛汤配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所致肾(输尿管)绞痛的临床止痛效果.方法 将60例确诊为尿路结石所致的肾(输尿管)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中西药组)40例采用自拟尿石镇痛汤配合西药治疗;观察1组(中药组)10例单纯采用尿石镇痛汤治疗;观察2组(西药组)10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用药后1~6h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34例;无效6例;观察1组总有效4例,无效6例;观察2组总有效6例,无效4例.结论 自拟尿石镇痛汤合西药治疗尿石性绞痛具有见效快、镇痛效果明显的优点.

    作者:石锦明;尹巧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98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特点与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对98例妇产科确诊急性盆腔炎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临床和护理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98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给予良好的全面的个性化护理,所有患者治愈出院,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良好的身心整体护理,提高了急性盆腔炎的治疗疗效.

    作者:李振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口腔内科学的教学改革

    口腔内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包含了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和口腔黏膜病学三门临床学科,在临床表现方面均不相同.为了更好地提高我校的教学工作,本文将根据三门学科的特点分别介绍教学改革的不同点.

    作者:曹雪梅;张琳琳;孙婧婧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疏血通注射液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72例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ICH)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2组均于发病24h复查颅脑CT,出血量无明显增多者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4ml入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21d;第8天复查颅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加用通心络胶囊2粒3次/f口服,连用7d.第15天复查颅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通心络胶囊改为4粒3次/d口服;第22天复查颅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疏血通注射液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的70.8%,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血肿吸收优于对照组;血肿周围低密度宽度消退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疏血通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ICH安全有效,可促进脑内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张治秋;陈娜;苏保华;武海玲;王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诊断作用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测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意义及各自的优劣势.方法 选取9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感染组和正常组,各49例.检测各组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结果 感染组C-反应蛋白增高者47例,白细胞总数升高者17例,中性粒细胞升高者16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者16例;正常组C-反应蛋白升高者2例,中性粒细胞升高者1例,白细胞总数升高者2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者44例.结论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总数对诊断感染具有协同作用,但前者要优于后者.

    作者:程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超声检查与激素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临床表现为排卵障碍的患者,比较其超声与激素检查的改变情况,探讨二者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并记录子宫及双侧卵巢的大小,重点检测多囊卵巢的卵泡数量、大卵泡;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性激素.结果 第一组100例,血液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为阳性,超声阳性率66%.第二组100例,超声表现为卵巢多囊改变;血液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睾酮增高62例,其中LH/FSH>2,18例,占18%;另仅表现为LH/FSH>2,10例;激素水平阳性率72%.结论 临床表现有排卵障碍的患者,约有70%同时具有形态学改变和血液生化异常表现,可以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排卵障碍的患者,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无高雄激素改变,仍难以作出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所以提示鹿特丹会议提出的超声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丰富.

    作者:张慧君;吴慧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国外生命质量测评量表的比较分析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口带病生存率逐年提高[1].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已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慢性病人口的比重不断攀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系统疾病,癌症,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老年健康的主要病因[2].为了更好的对老年慢病人群进行评估,从而指导卫生服务行业快速有效的发展,生命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成为老年慢性病预防与治疗效果检测中处于首优地位的问题.一份满意的量表首先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需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于生命质量的研究已经取得的一定的成绩.基于各种研究的结果,人们对于健康相关的生命质量有了新的诠释[3],患者的主观感受被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4].所有这些进步对于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作者:张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辨治脑梗死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勤于临床,精于辨证,医术精湛,验识俱丰,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重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得心应手,屡起沉疴.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张老治疗本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张老学术经验和诊治思想,传承仁术.

    作者:高尚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对PBL教学法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分析PBL教学法的含义和特点及其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思考,指出了PBL教学法的难点和对策.

    作者:张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