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蓝光照射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余木焕

关键词:蓝光照射, 白蛋白, 新生儿, 黄疸, 护理
摘要:目的 比较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和单纯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观察组)和单纯蓝光光疗(对照组)进行治疗后,测定其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提示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蓝光光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护理的配合方法.方法 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前、术中、术后行相关护理.结果 术中皆顺利,术后次日就可以恢复正常运动,7d左右患者出院,完全恢复时间1个月.结论 腹腔镜能全面地查看病情,具有能同时双侧疝修补,能够及时发现平时因没有发作而被遗漏的对侧隐匿性疝气,这样一次手术就能同时解决双侧疝气,避免了传统手术方法第一次术后1~2年因对侧疝气再次开刀的痛苦.

    作者:金瑞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针刀医学临床探微

    通过反复学习针刀医学理论,研修针刀医学专著,广泛涉猎与针刀相关的书籍,观摩针刀名家的临床治疗,我们学员在临床上也治好了不少病人,体会到了针刀治病的神妙.可是在针刀临床中很多时候仍是穷于应付,似乎同样的疾病,如此这般治疗,有些患者效果还不错,有些患者的症状却仍是没有什么改善.究竟是诊断不准?

    作者:柳百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华佗《中藏经》精读(十二)

    論膀胱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第三十一[原文]膀胱者,津液之腑,與腎為表裏,號曰水曹掾[1],又名玉海[2],足太陽是其經也.總通於五腑,所以五腑有疾,即應膀胱;膀胱有疾,即應包囊[3]也.傷熱,則小便不利.熱入膀胱,則其氣急,而苦小便苦澀也.膀胱寒,則小便數而清[4]也.

    作者:李彦知;韩世辉;杨建宇;孙光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基层就业导向下医学专科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影响医学专科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在哪呢?笔者就基层就业导向下医学专科生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索.1 医学专科生素质教育的意义1.1 素质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1].

    作者:何国珍;向阳;张远芝;杨敬博;毛会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蓝光照射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比较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和单纯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观察组)和单纯蓝光光疗(对照组)进行治疗后,测定其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提示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蓝光光疗.

    作者:余木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辨证准确度的思考

    辨证,是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辨证思维.这个思维的过程是在人体整体观点、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变动观点等理论指导下,把四诊所得的资料,在八纲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分析与综合,抓住疾病的本质,然后判断出其证候名称以及疾病名称,为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1].中医辨证灵活性很大,辨证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大多数刚迈进中医之门的莘莘学子都已经形成了现代思维模式(从微观方面揭示人体科学的本质特征),他们的这种定势思维与中医主观推测分析的思维(从系统的、宏观的方面来把握生命科学的典型特征)是截然不同的.这些原因都使得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中医辨证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寻求出如何提高中医学学生辨证的准确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罗广波;林彬;吴跃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86例

    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用自拟中药消疣汤内服、外用结合西药治疗43例各型扁平疣,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86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小者10岁、大者40岁、平均年龄为20岁;局限性56例、泛发性30例;中医辨证:血热毒盛型52例、气滞瘀结型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中医证型等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卢俊芳;刘飞;卢军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超声检查与激素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临床表现为排卵障碍的患者,比较其超声与激素检查的改变情况,探讨二者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并记录子宫及双侧卵巢的大小,重点检测多囊卵巢的卵泡数量、大卵泡;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性激素.结果 第一组100例,血液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为阳性,超声阳性率66%.第二组100例,超声表现为卵巢多囊改变;血液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睾酮增高62例,其中LH/FSH>2,18例,占18%;另仅表现为LH/FSH>2,10例;激素水平阳性率72%.结论 临床表现有排卵障碍的患者,约有70%同时具有形态学改变和血液生化异常表现,可以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排卵障碍的患者,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无高雄激素改变,仍难以作出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所以提示鹿特丹会议提出的超声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丰富.

    作者:张慧君;吴慧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外科护理潜在的风险与对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法律自我保护意识也得到增强,尤其是医疗纠纷问题,人们更加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就必然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更应该加以重视.如何才能防范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如今外科护理的风险管控已经势在必行.下面本文就从分析外科护理潜在风险的内容出发,并针对潜在的风险提出预防对策.

    作者:王应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对PBL教学法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分析PBL教学法的含义和特点及其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思考,指出了PBL教学法的难点和对策.

    作者:张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就诊的3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干预护理的观察,并随机抽取前期同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34例患者进行观察2个月,与对照组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对比有明显差异;干预护理的96例患者数字连接试验的复常率为48.3%.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起到预防控制作用,可提高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闵师卫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当今医学为重视的课题,同时也是世界普遍发病率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方法,认为灸法治疗此病有着独特的优势.艾灸是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保证汤剂安全有效的几点措施

    中药汤剂是祖国医学传统的剂型,它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随症加减,因人而异,药物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增强疗效,减轻负作用的目的,而且有疗效显著迅速,吸收快,制备方法简单的特点,在中医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多年的工作中经常遇到不少患者对中药汤剂疗效的质疑,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如何指导病人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汤剂就显得尤为重要.究其原委,我总结了多年来的体会如下.

    作者:刘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4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之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筛选符合条件患者67例,分别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显效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种新治疗方法.

    作者:杜书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乙肝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乙肝职业暴露的现状,掌握暴露的高危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某院发生的27名乙肝职业暴露者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过程处理进行登记分析,根据暴露者不同的乙肝抗体情况和暴露级别进行不同的预防性治疗并对其进行追踪、登记.结果 护士有16人(含3名护生)暴露,暴露率占59.26%,医生有11人(含1名实习人员)暴露,暴露率占40.74%.在暴露中,锐器伤有23名,占85.19%,血液体液接触有4名,占14.81%.追踪无1例感染乙肝的医务人员.结论 针对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原因管理者应该做好预防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及暴露后应急处理能力,以减少乙肝职业暴露的风险.

    作者:宫海燕;乐东梅;袁田;徐丽;张旭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33例

    慢性肾炎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其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不甚显著.自我院采用西医常规配合中医药调理以来取得较好疗效,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 6月至2011年7月间就诊慢性肾炎患者65例,均符合1992年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诊断标准专题会议制定的慢性肾炎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肾炎普通型.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15~20岁4例,21~30岁32例,31~40岁16例,40岁以上13例;病程1~2年13例.

    作者:王健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31例

    神经性耳鸣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症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自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以来,取得较好之临床疗效,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以来来我院就诊之神经性耳鸣患者59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将通过西医常规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31例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小46岁,大76岁,平均61.8岁;病程短20d,长2年;左耳19例,右耳9例,双耳3例.对照组28例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小45岁,大75岁,平均62.4岁;病程短15天,长2.5年;左耳17例,右耳9例,双耳2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卫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对策初探

    探究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避免检验科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交叉感染.分析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有效预防和控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减少医源性感染给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改进设备设施,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对自我的保护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

    作者:吴志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成药导致药疹6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中成药导致药疹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中成药引起的药疹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68例患者的药疹类型以轻型为主;其中注射剂所致药疹的发生率高;联合用药时较易发生.结论 在应用中成药过程中,应对其药疹的发生予以充分了解,对注射剂的应用应予以合理控制,降低药疹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董爱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析诱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从古至今,中草药在防病治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中药普遍存在着纯天然的、无害的、可长期服用、甚至于随意服用的误区,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片面的,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正确理性认识中药,本文通过阐述总结讨论十四种诱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增强公众安全使用中药的意识.

    作者:王孔鑫;郝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