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俐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对我院85例异位妊娠的超声表现和诊断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超声诊断的85例异位妊娠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确诊81例,诊断符合率为95.3%,误诊4例,占4.7%.结论 超声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蔡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用自拟中药消疣汤内服、外用结合西药治疗43例各型扁平疣,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86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小者10岁、大者40岁、平均年龄为20岁;局限性56例、泛发性30例;中医辨证:血热毒盛型52例、气滞瘀结型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中医证型等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卢俊芳;刘飞;卢军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行气活血汤对老年气滞血瘀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9例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并且符合中医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的老年患者,予以氨氯地平5mg/d以及行气活血汤治疗,观察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99例老年患者显效32例,有效56例,无效11例,总有效人数88例,占88.9%,其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行气活血汤对老年气滞血瘀型高血压患者疗效满意,控制血压平稳,而且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睡眠,缓解紧张情绪,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毅;谢志强;靳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发生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时使用早期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 将 4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2组上呼吸机后2h内呼吸系统症状消退病例数、24h内消退病例数、治疗1周后GCS评分,症状缓解后撤呼吸机的时间以及半年后GOS预后评分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选择机械通气的时机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上呼吸机后2h内呼吸系统症状消退病例数、24h内消退病例数、治疗1周后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后撤呼吸机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半年后治疗组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者治疗具有临床实际应用意义,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虔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科72例颅脑损伤后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诊治措施.结果 经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3周至6个月时间内明显好转,预后良好.结论 颅脑损伤后面神经麻痹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病后予及时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能治愈.
作者:薛光锐;石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辨证,是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辨证思维.这个思维的过程是在人体整体观点、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变动观点等理论指导下,把四诊所得的资料,在八纲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分析与综合,抓住疾病的本质,然后判断出其证候名称以及疾病名称,为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1].中医辨证灵活性很大,辨证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大多数刚迈进中医之门的莘莘学子都已经形成了现代思维模式(从微观方面揭示人体科学的本质特征),他们的这种定势思维与中医主观推测分析的思维(从系统的、宏观的方面来把握生命科学的典型特征)是截然不同的.这些原因都使得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中医辨证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寻求出如何提高中医学学生辨证的准确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罗广波;林彬;吴跃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大出血手术中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219例腹腔内出血或术中大出血实施血液回收.结果 回输血总量为279882ml,平均每例患者回输血量为1278ml,未出现术后异常情况.结论 自体血液回收临床应用安全,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技术.
作者:许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之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筛选符合条件患者67例,分别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显效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种新治疗方法.
作者:杜书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之临床疗效.方法 将所选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结果 观察组中,痊愈22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中,痊愈1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7.14%.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且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艳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对于本病的研究虽有长足的进步,但本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仍未完全阐明,大鼠动物模型的研制依然是深入研究CAG为常用的模型之一,本文就CAG大鼠动物模型的研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国梁;李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病例来自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Bobath疗法进行康复训练、针灸、推拿、中药外用的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36例,显效30例(83.36%);有效6例(16.7%).总效率为100%.结论 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应早期介入避免本综合征发生.临床实践表明采用运动、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综合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芬;白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第一单元绪论要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特别是四诊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精华部分,考试所占比例很大.要背标题(大标题、小标题),要熟记临床意义.结合试题复习内容,容易掌握.
作者:杨敏;张京华;孙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生存的生命线.毕业生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水平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重要依据.本文在论述中医药院校临床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思路与内涵,进而提出要建立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反馈与教学管理改革机制.
作者:张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影响医学专科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在哪呢?笔者就基层就业导向下医学专科生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索.1 医学专科生素质教育的意义1.1 素质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1].
作者:何国珍;向阳;张远芝;杨敬博;毛会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调制中频电疗法结合八段锦功法治疗慢性腰背痛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52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调制中频电疗法,治疗组26例采用调制中频电疗法结合八段锦功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2个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呈显著下降(P<0.05),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得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 应用中频调制中频电疗法结合八段锦功法治疗慢性腰背痛安全有效,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吴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严世芸教授为国内著名中医临床家、文献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班导师.为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严苍山之子,得当代著名老中医张伯臾先生真传,潜心于中医各家学说研究数十年,学术造诣深厚,临证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各种疑难杂证,精研岐黄、博采名家,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运用中医药治疗临床各种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笔者有幸从师侍诊,于其博大精深中觅得一鳞半爪,现就其运用虫类药物的部分经验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廖志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应用健脾化瘀汤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8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44例.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中药组采用健脾化瘀汤进行治疗.结果 中药组患者的症状好转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西药组.结论 应用健脾化瘀汤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跃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妇女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产后妇女的安全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58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具体情况,查明出血原因,迅速采取止血措施,补充血容量,并加强感染预防.结果 58例产后出血产妇经过临床上的合理护理,全部痊愈,治愈率达100%.结论 产后出血一定要提早预防,提早做到准备工作,以备发生出血时能够有调理的采取及时护理处理,完善的检测、急救、护理工作,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健.
作者:唐继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在分析PBL教学法的含义和特点及其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思考,指出了PBL教学法的难点和对策.
作者:张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主要对中医护理培训方案对中医院护士护理工作的效果做相关的分析.方法 主要针对本院的20名护士根据相关的中医护理培训方案进行相关的中医院护理培训,然后随机抽取本院没有进行培训的10名(33.3%)护士和经过培训的20名(66.7%)护士进行相关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实际操作.将经过培训的护士列为实验组,将没有经过培训的护士列为对照组.结果 在为期半个月的培训结束以后,实验组的考核成绩远远高于对照组护士的考核成绩.结论 在中医院中,对护士进行相应的中医护理方面的培训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快速提高中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
作者:方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