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概况

张国梁;李艳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动物模型, 综述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对于本病的研究虽有长足的进步,但本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仍未完全阐明,大鼠动物模型的研制依然是深入研究CAG为常用的模型之一,本文就CAG大鼠动物模型的研制进展综述如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诱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从古至今,中草药在防病治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中药普遍存在着纯天然的、无害的、可长期服用、甚至于随意服用的误区,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片面的,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正确理性认识中药,本文通过阐述总结讨论十四种诱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增强公众安全使用中药的意识.

    作者:王孔鑫;郝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

    目的 分析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有早产征兆的孕妇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孕妇未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孕妇于入院当天至胎儿娩出24h前给予地塞米松治疗.2组均给予相关护理,分析2组早产儿1min、5min、10min阿氏评分、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早产儿阿氏评分较高,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及相关护理可有效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改善早产儿状况,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庆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健脾化瘀汤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44例

    目的 对应用健脾化瘀汤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8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44例.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中药组采用健脾化瘀汤进行治疗.结果 中药组患者的症状好转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西药组.结论 应用健脾化瘀汤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跃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氨氯地平联合行气活血汤治疗老年气滞血瘀型高血压99例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行气活血汤对老年气滞血瘀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9例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并且符合中医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的老年患者,予以氨氯地平5mg/d以及行气活血汤治疗,观察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99例老年患者显效32例,有效56例,无效11例,总有效人数88例,占88.9%,其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行气活血汤对老年气滞血瘀型高血压患者疗效满意,控制血压平稳,而且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睡眠,缓解紧张情绪,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毅;谢志强;靳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辨证准确度的思考

    辨证,是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辨证思维.这个思维的过程是在人体整体观点、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变动观点等理论指导下,把四诊所得的资料,在八纲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分析与综合,抓住疾病的本质,然后判断出其证候名称以及疾病名称,为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1].中医辨证灵活性很大,辨证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大多数刚迈进中医之门的莘莘学子都已经形成了现代思维模式(从微观方面揭示人体科学的本质特征),他们的这种定势思维与中医主观推测分析的思维(从系统的、宏观的方面来把握生命科学的典型特征)是截然不同的.这些原因都使得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中医辨证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寻求出如何提高中医学学生辨证的准确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罗广波;林彬;吴跃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家兔颈总动脉插管方法改良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快捷,成功率高的家兔颈动脉插管方法,为使为学生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机体动脉血压的影响,提供一个很好的先决条件.方法 以传统的家兔颈总动脉插管术为基础,从插入动脉的小管制备、方法等重要环节进行改良,成功摸索了一种简单,快捷,成功率高的家兔颈动脉插管方法.结果 与结论与传统家兔颈动脉插管方法相比,改良后的颈动脉插管方法成功率更高,操作更简单,用时更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锐珊;苏宁;谭林才;李小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医护理培训方案对中医院护士护理工作的效果分析

    目的 主要对中医护理培训方案对中医院护士护理工作的效果做相关的分析.方法 主要针对本院的20名护士根据相关的中医护理培训方案进行相关的中医院护理培训,然后随机抽取本院没有进行培训的10名(33.3%)护士和经过培训的20名(66.7%)护士进行相关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实际操作.将经过培训的护士列为实验组,将没有经过培训的护士列为对照组.结果 在为期半个月的培训结束以后,实验组的考核成绩远远高于对照组护士的考核成绩.结论 在中医院中,对护士进行相应的中医护理方面的培训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快速提高中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

    作者:方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医院门诊抽血室预防交叉感染的管理

    门诊抽血室是医院的重要的部门,担负着为患者进行抽血的工作任务.由于门诊抽血室里患者的流量相当大,若医院管理不到位以及护士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有限等原因,会造成患者与患者、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交叉感染,严重损害患者和护士的身心健康.为了加强医院门诊抽血室预防交叉感染的管理,有效避免损害患者和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从: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加强抽血流程的管理以及抽血室的消毒3个方面进行论述,进一步提高医院门诊抽血室管理的规范化,减少患者与患者、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交叉感染机会,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腹针结合背俞穴治疗失眠63例

    目的 观察腹针结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63例失眠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5组,在腹针用穴相同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配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观察治疗失眠的疗效.结果 63例失眠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2%.结论 腹针结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赖秀娟;林周杰;王国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频电疗法结合八段锦治疗社区慢性腰背痛52例

    目的 探讨调制中频电疗法结合八段锦功法治疗慢性腰背痛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52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调制中频电疗法,治疗组26例采用调制中频电疗法结合八段锦功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2个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呈显著下降(P<0.05),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得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 应用中频调制中频电疗法结合八段锦功法治疗慢性腰背痛安全有效,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吴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杨建宇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赏析(十三)——小暑养生

    [歌诀] 小暑少动心平和,游泳瑜珈太极歌,苦瓜果蔬粥汤品,规律休眠情绪稳,夏练三伏百步走,避暑胜地好旅游.1 原文解释小暑时节宜少动多静,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作息应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多吃苦瓜等清热祛暑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汤或粥;选择散步、游泳、瑜珈、太极拳、旅游等方式进行运动.

    作者:王志华;李彦知;杨建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新形势下医院安全保卫的宣传工作

    做好宣传工作是医院保卫部门一项特殊而重要的工作,也是医院保卫部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客观需要.对于保卫部门来说,应该把宣传工作放在一个更加突出和特殊的地位,以进一步推动保卫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王新领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康复疗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颈椎病40例

    目的 探讨对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介入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各方面情况,对其颈椎恢复和心理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2组患者颈椎恢复及其心理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是对比发现观察组颈椎恢复和心理情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能够有助于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加速颈椎康复,提高颈椎治疗疗效,进而提高颈椎病患者康复率.

    作者:邱安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疏血通注射液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72例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ICH)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2组均于发病24h复查颅脑CT,出血量无明显增多者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4ml入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21d;第8天复查颅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加用通心络胶囊2粒3次/f口服,连用7d.第15天复查颅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通心络胶囊改为4粒3次/d口服;第22天复查颅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疏血通注射液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的70.8%,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血肿吸收优于对照组;血肿周围低密度宽度消退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疏血通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ICH安全有效,可促进脑内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张治秋;陈娜;苏保华;武海玲;王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风病因机与临床特点初探

    目的 探讨风病病因病机的形成与临床特点,便于临床诊断及辨证施治.结论 风病既为百病之长,又为百病之始,且善行而数变,其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主要临床特点表现为恶风,自汗,发痒外,同时常呈多发性、多变动性、多游走不定性,医生只要掌握这些特点,对风病的诊断就会胸有成竹了.

    作者:闫彪;马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60例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门诊收治的痛经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组)和对照组(消炎痛片治疗组)各6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37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为51.7%.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1.465,P<0.01),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宗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柴胡芍药汤治疗湿热腰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以柴胡芍药汤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湿热腰痛患者的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今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湿热腰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积极进行相关检查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以中药柴胡芍药汤为主药并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的辨证结果进行加减治疗.统计2组患者在治疗7d、14d后的腰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综合以上指标评定柴胡芍药汤加减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7d、14d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痛消失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经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后得出,P<0.05,表明2组间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柴胡芍药汤辨证加减治疗湿热腰痛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显军;王君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4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之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筛选符合条件患者67例,分别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显效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种新治疗方法.

    作者:杜书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浮膝损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创伤性浮膝即同侧股骨干骨折、右股骨髁骨骨折、右胫骨平台骨折、胫腓骨骨折的多发性骨外伤,是下肢骨折中的严重损伤.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做好创伤性浮膝病人的护理是骨伤外科护士面临的重要的课题,优质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及预防术后并发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淑春;张九雨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耳穴埋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耳穴埋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高血压患者167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应用降压药的同时加用耳穴埋豆,对照组常规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依从性好.结论 耳穴埋豆降压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丽;张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