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53例

王艳丽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 胃镜检查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对5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100%,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炎、食管粘膜剥离伤、十二指肠癌,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 (23/25),止血率96.9% (51/53),痛死率2% (1/53).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丹龙醒脑片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因子IL-1β和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 从IL-1β、IL-6表达变化揭示丹龙醒脑片抗老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龙醒脑片组、尼莫地平组,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IL-1β、IL-6蛋白的表达.结果 丹龙醒脑片能显著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假手术组有一定量的IL-1β、IL-6表达,缺血后IL-1β、IL-6迅速增加;丹龙醒脑片组显著抑制IL-1β、IL-6的表达.模型组和丹龙醒脑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 05).结论 丹龙醒脑片抗老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与其抑制由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IL-1β、IL-6等表达有关.

    作者:何倩;周小青;李花;李新华;余清平;陈红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黄芪治疗肾脏病机理研究进展

    中药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传统中医认为,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敛疮排脓、托毒生肌的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是生黄芪和炙黄芪,生黄芪多用于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炙黄芪多用于补气升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有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甙、黄酮及黄酮类似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作者:焦志娜;张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31例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探析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31例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31例无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在进行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应用贝前列素钠.治疗后行多普勒检查,并检测血糖相关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临床疗效良好.对照组患者的脑部血流速度较快,其脑血管顺应性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高敏CRP、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糖水平上,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2组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常与血糖水平、糖尿病肾病以及炎症之间存在相关性,同时,应用贝前列素钠可以收到积极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莹;宫建国;徐勇;迟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诊断皮肤结核1例

    1病例王某某,男,74岁.因脑梗死已卧床4年,一年前发现背部及臀部皮下出现多个小结节,质地柔软,无明显压痛,近期小结节逐渐增大,融合成片,边缘欠清晰,大者直径达8cm,有波动感,表面色泽与皮肤无异,无破损.PE:神清,T:36.2℃,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7.1×109/L,N 0.677,ESR 24mm/h,PPD阴性.X线胸片检查:双肺未见异常.

    作者:罗喻苗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针刺配合药物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药物的中西医综合疗法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二甲双胍组、针刺+中药组、针刺+中药+二甲双胍组,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INS、HOMA-IR、脂联素、瘦素、TNF-α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针刺+中药+二甲双胍组FPG、2hPG、HbA1C、FINS、HOMA-IR、瘦素、TNF-α、脂联素等指标变化情况与中药组及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P<0.01);FPG、2hPG、HbA1C、FINS、脂联素等指标变化情况与针刺+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P<0.01).结论 针刺配合药物的中西医综合疗法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提高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曦;朴春丽;高蕾;张睿;李瑞恩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耳穴压豆结合腹针治疗失眠症78例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结合腹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耳穴取神门、心、皮质下,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腹针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78例患者,痊愈47例,占60.26%;显效21例,占26.92%;有效8例,占10.26%;无效2例,占2.56%.总有效率97.44%.结论 耳穴压豆结合腹针治疗能较好的改善睡眠.

    作者:王国书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青敷膏外敷治疗脂肪乳剂渗漏性损伤20例

    目的 探讨青敷膏外敷治疗脂肪乳剂渗漏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按随机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脂肪乳剂渗漏处,观察组用青敷膏外敷.结果 青敷膏治疗组在渗漏发生后48 h内100%痊愈,而硫酸镁治疗纽在渗漏发生后48 h仍有7例没有痊愈;青敷膏外敷组治疗脂肪乳剂渗漏性损伤痊愈的时间明显短于硫酸镁湿敷组(P<0.05):青敷膏外敷组痊愈的时间为15 500±7.756 h、中位时间为12.000±1.491 h,硫酸镁湿敷组痊愈的时间为34.800±20.565 h、中位时间为26.000±1.112 h.结论 青敷膏外敷治疗脂肪乳剂渗漏性损伤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

    作者:郭月月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深化药物化学教学改革

    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药学人才,以药物化学学科建设为中心,以教研室为基础,组建了药物化学教学团队,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为培养复合型创新性药学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丽红;赵兵;张秋荣;刘宏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浅谈现代医院医疗设备融资租赁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政府已难以对所有医院的设备进行投入,医院自身对设备投资的资金问题就摆在了医院决策者的面前,融资租赁为此提供了一条崭新而有效的思路.

    作者:薛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浅谈护理人员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护理人员创新性思维是护理发展的必然,影响护理人员创新性思维发展因素繁多,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护理人员创新性思维培养的对策,旨在促进护理人员的良好发展,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

    作者:赵翠枝;刘淑霞;王君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致不孕症60例

    目的 探讨中药在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不孕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门诊确诊的PCOS需要生育的患者120例:60例子中药治疗,另60例子西药治疗作对照,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受孕率.结果 中药组受孕率达47.36%、西药组13.82%,中药组的受孕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中药治疗的受孕率比西药的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钟娜莲;莫小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大学生考前焦虑抑郁状况性别分析

    本研究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某高校不同性别大三学生焦虑状态进行评估,发现中度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的男生比例大于女生,同时,医学生群体考前焦虑状态明显高于正常人,显示了群体层面上,医学生考前心理问题亟需关注.

    作者:李晓冰;侯俊林;李新民;闫盼盼;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牙周维护在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牙周维护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以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132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没有进行牙周维护,治疗组在牙周基础治疗结束之后定期进行牙周维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66例患者,显效为32例,有效为3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P<0.05.结论 对于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而言,在治疗结束之后进行定期的牙周维护不仅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保障,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长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必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浅谈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在心脏神经调节不正常的时候,心脏的搏动节律和搏动频率就会产生混乱,而这样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心律失常.近年随着心律失常而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也引起了很多医生学者的重视,而对此就一定要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本文将针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作者:栾长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形成性评价方式在中医内科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在中医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考核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方法 对五年制中医临床专业学生35人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实施学生主持讲课、病例分析、临床技能操作、评价平时成绩等多种形式考核方式.在考核过程中,通过教学互动、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优于传统出科考,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 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优于传统出科考,该考核方式能有机地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推广.

    作者:陈海琳;周韶虹;曾雪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头位难产3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期间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24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头位难产358例.结果 自然分娩78例,占21.8%;阴道助产分娩128例,占35.8%;剖宫产152例,占42.5%.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97例,占27.1%;重度窒息6例,占1.7%.结论 只有密切观察产程,才能及时发现导致头位难产的因素及相互关系,及早识别异常情况,做出正确判断,进行恰当处理,可使难产转化为顺产.

    作者:姜自凤;李春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中风患者家庭照顾与社会支持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中风患者照顾者的照顾感受,以探索促进照顾者心身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中风患者的照顾者进行非结构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主题,得出4个主题:承受巨大的压力与痛苦;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全身心投入照顾中;在照顾中感受真情.结论 中风患者照顾者的照顾感受包括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研究结果同时揭示了照顾者感受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化对照顾者感受的影响.

    作者:武秋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中药治病的人体试验问题

    不论西药,还是中药,只要是用来治病的药物就必须涉及人体试验问题,中药制剂,无论是丸散膏丹、还是片剂、颗粒剂、针剂,功效是治病的,就应该涉及到人体试验.从历史上看,中药治病几乎就是人体试验的过程,中药种类无所不涉,动物、植物、矿石、体液甚至于粪便,治疗的疾病也是无所不涉,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也有不少挫折.

    作者:刘士敬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标本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在NICU中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效果.方法 对315例新生几经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标本的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 一次成功率达60%,二次成功率达40%.结论 在NICU中对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效果明显.

    作者:郭贵香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耐药40例

    目的 了解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耐药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71例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单药序贯)耐药的HBeAg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LAM+ADV)组(n=40)和恩替卡韦1.0mg(ETV)组(n=31),血清HBV-DNA定量采用实时定量PCR,HBV标志物检测用ELISA.结果 LAM+ ADV和ETV组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的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ETV组HBV-DNA水平显著低于LAM+ ADV组(P<0.01);与之相似,治疗12个月ETV组病毒学不应答率(HBV-DNA水平下降低于2log10 copies/mL)35.5%,显著低于LAM+ ADV组的80.0%(P<0.01).而两组ALT水平、ALT复常率和血清HBeAg转换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TV1.0mg治疗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序贯耐药患者的HBV-DNA抑制水平优于LAM+ ADV,但ALT复常率和血清HBeAg转换率无明显差异,避免单药序贯治疗、防止多重耐药发生十分重要.

    作者:杨庆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