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强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氯化钾(KCl)溶液刺激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后MKK4及其下游蛋白p38MAPK的表达,初步探讨MKK4以及p38 MAPK在核酸水平的表达变化特点.方法 U87细胞采用不同浓度KCl刺激,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MKK4及p38 MAPK mRNA表达的变化.将细胞分为对照组(0组)、不同浓度KCl组(0.001 mmol/mL,0.025 mmol/mL,0.05 mmol/mL,0.1 mmol/mL,分别标记为0.001、0.025、0.05、0.1组).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经KCl刺激后,各组星形胶质细胞均有MKK4以及p38 MAPKmRNA的表达,其表达量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在0.05组达到高峰,此后回落.结论 KCl刺激可使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MKK4以及p38 MAPK mRNA的表达增高,其表达与KCl浓度有关.
作者:郝凌云;杨小雪;王沁玥;孙梦兰;潘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降压治疗对老年人脑梗死急性期重度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2-02-2015-02我科收住的老年人脑梗死急性期有重度高血压的(收缩压≥220 mmHg或舒张压≥120 mmHg)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硝酸甘油10 mg,1~2 mL/h泵入,根据血压调整速度,使血压下降速度20%/h,将收缩压稳定在150~160mmHg或舒张压稳定在95~100 mmHg,1周后给予口服降压药,将硝酸甘油减量并停用;对照组1周内不降压,1周后给予降压药口服,观察7d、14d时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心脏、肾脏受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急性期经缓慢降压并使血压维持在150~160/95~100mmHg,和对照组1周后再降压治疗比较,7d、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的比例较对照组低;对肾脏的损害也较对照组低.结论 对重症高血压的急性期脑梗死老年患者适度降压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对心脏和肾脏的损伤.
作者:胡亚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垂体瘤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3个月的垂体功能情况,探讨垂体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2012-01-2016-12我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236例,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垂体功能评估率较低,为16.53%,术前评估垂体功能者存在垂体功能减退者占60.98%.术后1周的垂体功能评估率为24.64%,术后3个月的垂体功能评估率为10.54%,术后1周评估垂体功能减退率为45.10%,术后3个月的垂体功能减退率为50.00%.术前及术后垂体瘤患者均未得到更多的垂体功能评价.结论 垂体瘤患者术前及术后垂体功能评估率较低,术前缺少评估可能会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高估术后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垂体瘤术后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存在较多漏诊.
作者:付留俊;李涛;宋白利;袁园;张文博;常毅娜;姜宏卫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接要]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的影响,以及PD患者病情程度与血浆Hcy的关系.方法 79例PD患者按服药不同分为4组,比较各组血浆Hcy水平;观察Hoehn-Yahr(H-Y)分期与血浆Hcy水平的关系;观察血浆Hcy水平与病程的关系;观察不同治疗组患者叶酸、维生素B12含量.结果 服多巴胺制剂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未服药组(P<0.05);Hcy水平较高者H-Y分期较高(P<0.05);病程较长的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P<0.05);服多巴胺制剂组患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较未服药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多巴胺制剂可引起血浆Hcy水平升高,使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可能促进PD进展;血浆Hcy水平高者运动障碍分期较高,病程较长,即病情相对较重.
作者:江雯涵;袁磊;徐丹;闻瑛;杨进平;周海燕;杨磊;陈后勤;张蕊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氯氮平与舒必利对老年性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74例阳性症状为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舒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氯氮平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阳性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在幻觉、妄想、行为怪异、阳性思维障碍等阳性症状和阳性症状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幻觉、妄想、行为怪异、阳性思维障碍等阳性症状和阳性症状总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白细胞减少、流涎、心电图异常及血糖升高方面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在静坐不能、泌乳闭经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嗜睡、便秘不良反应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氮平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效果好,有效率高,但氯氮平在白细胞减少、流涎、心电图异常及血糖升高方面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对于有以上特殊情况的患者应该避免应用.
作者:冯金河;李永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疼痛是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常与抑郁、认知障碍和生活质量降低有关.虽有证据提示,有效治疗疼痛能改善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但临床上仍对卒中后疼痛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有效方法.本文对卒中后疼痛的危险因素、临床分类包括中枢性卒中后疼痛、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肌肉关节疼痛以及肩关节半脱位、痉挛相关疼痛的流行病学和目前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目的是提高临床医生对卒中后疼痛的认识,识别高危病人,熟悉其临床表现和特征,掌握对各种疼痛综合征的治疗选择,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雪莲;王运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对狼疮脑病患者脑脊液(CSF)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1例确诊狼疮脑病患者分组,对照组25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26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CSF水平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31%,略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2组治疗方案均能够降低CSF水平,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略高于对照组的12.00% (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能够显著改善狼疮脑病患者的预后,降低CSF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寒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河南省胸科医院2015-09-2016-09住院符合脑心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2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列地尔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内静滴,bid,3周一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BI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组心脏功能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以提高脑心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作者:周向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01-2017-01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植物神经调节药物联合镇静药治疗,实验组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体有效率88.33%,对照组为75.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腺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浮肿、小腹胀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采用激素替代疗法相比植物神经调节药物联合镇静药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刘天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治疗脑卒中后高出血风险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高出血风险急性肺栓塞患者6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1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和口服华法林序贯治疗,根据INR调整剂量;治疗组31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口服利伐沙班10 mg,1次/d.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后的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困难VAS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aO2、PaCO2、SaO2、RVEF水平均有所升高,呼吸困难VAS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PASP、MPAP、RAP和PVR水平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PaO2、PaCO2、SaO2、RVEF水平较高,呼吸困难VAS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PASP、MPAP、RAP、PVR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利伐沙班治疗脑卒中后高出血风险急性肺栓塞疗效满意,出血风险与常规抗凝相当.
作者:忽新刚;王留义;陈献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脑缺血大鼠缺血后适应模型中大脑皮质的ERK1/2通路表达特点及应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后对缺血后适应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研究缺血后适应是否通过ERK1/2信号通路介导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注组、缺血2h后适应组以及PD98059+缺血2h后适应组(PD+2 h后适应组),每组5只,用线栓法建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缺血性脑梗死模型,4组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实验.对比4组大鼠再灌注1h、24 h的神经功能评分及再灌注24 h后的梗死体积.每组另增加15只大鼠,分别于再灌注后2h、6h、24 h留取缺血大脑皮质;Western blot检测再灌注2h、6h、24 h后总T-ERK1/2、P-ERK1/2表达.结果 PD+2 h后适应组与缺血2h再灌注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缺血2h后适应组,脑梗死体积大于缺血2h后适应组.缺血后适应组再灌注2h、6h、24 h后P-ERK1/2表达明显高于缺血2h再灌注组及PD+2 h后适应组;以上表明,缺血后适应通过ERK1/2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应用P-ERK1/2的阻滞剂PD98059后,阻断了缺血后适应的脑保护作用.结论 通过对本实验研究数据的分析后发现,缺血后适应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应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后,缺血后适应神经保护效应减弱,说明缺血后适应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MAPK/ERK信号通路具有深层次紧密关系.
作者:谭慧敏;郑兴荣;谭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MRI与三维容积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80例,均实施MRI与三维容积超声检查.结果 80例患儿中,MRI颅内出血检出率70.00%(56/80),三维容积超声为53.75%(4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容积超声检出出血量(4.96±0.87)mL,MRI为(4.63±0.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三维容积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各有利弊,三维容积超声有利于检出新生儿颅内出血量,MRI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检出率方面更有优势,临床可根据患儿的自身病情选择合理的检查方式.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相同或相似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指导和协助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和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运用运动功能障碍积分和生活活动障碍积分评定疗效.调查2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配合程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治疗配合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及引导式教育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积极配合治疗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王自杰;石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产科因素.方法 选取2015-03-2016-08于我院进行分娩,后转入儿科并接受颅脑超声检查后确诊为颅脑损伤的患者40例(观察组),选取同期非颅脑损伤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周小、新生儿体质量轻会增加新生儿脑损伤的风险,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也是引发新生儿颅脑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分娩孕周越早,新生儿发生颅脑损伤的风险越高,特别是<30周且新生儿体质量<1.5 kg时,风险系数明显增高,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也是导致新生儿发生颅脑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黄普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预测脑血管狭窄的价值.方法 选取某社区医院2014-03-2016-09门诊及病房疑似或确诊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首先进行TCD检查,然后进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CTA)确诊检查,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以及TCD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90例患者中,TCD检查阳性69例,阴性21例.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TCD阳性组中确诊64例,TCD阴性组中确诊6例.TCD检查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75.0%,与脑血管狭窄金标准检测方法比较达到中高度一致,Kappa值为0.7.结论 TCD检查可以有效预测病人脑血管狭窄,为早期发现、预防、治疗脑血管病提供依据.
作者:李华;朱广荣;王海雪;姚海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提高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1-2016-01我院经头CT、MRV及脑血管造影(DSA)确诊的26例CVST患者,分析其病因、临床症状、腰椎穿刺结果、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 病因有产褥期、妊娠期、长期服避孕药、重度脱水、肺癌、血液病、肥胖、自身免疫性疾病,另有病因不明者.首发症状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偏瘫、发热及复视、视力下降.脑脊液检查示颅压增高、蛋白轻度增高,头CT示弥漫性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空三角症、静脉性梗死致出血及未见异常.结论 CVST的临床症状多样化,确诊需影像学检查,积极治疗预后好,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脱水降颅压、降纤、抗凝及原发病的治疗和血管介入治疗.
作者:郭文玲;绍春香;张弘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长期佩戴胰岛素泵的1型糖尿病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96例长期佩戴胰岛素泵的1型糖尿病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人口学特征对其心理状况.结果 患儿主要照顾者的SAS为(37.67±6.25)分,SDS为(39.79±6.74)分,有焦虑和抑郁倾向.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佩戴胰岛素泵时间、患儿血糖控制情况是影响照顾者焦虑和抑郁的主要因素.结论 长期佩戴胰岛素泵的1型糖尿病患儿主要照顾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的倾向,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应从佩戴胰岛素泵时间和血糖控制方面进行,从而减少因主要照顾者的焦虑和抑郁影响患儿治疗效果.
作者:陈怡杨;张秋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成本-效果.方法 7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培酮片治疗.结果 2组治疗前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组内PANSS评分各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锥体外系反应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 利培酮和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均安全有效,但利培酮的成本-效果优于齐拉西酮.
作者:李永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微骨窗入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08-2016-08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54例,观察组行微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2.61±0.71)h较对照组(4.33±1.36)h短,出血量(225.42±82.66)mL较对照组少,血肿清除率(94.55±5.68)%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清除血肿,减少出血量,对细胞免疫影响小,且可提高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作者:郭玉臣;徐兆冰;徐印符;李孟友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腰椎退行性变对腰丛神经根及通道的影响.方法 选取18例中老年尸体为对象,分析腰椎退行性变对腰丛神经根及通道的影响.结果 椎间盘、椎间关节及黄韧带的退变常会导致黄韧带的间距变短,导致L4~s脊神经节和椎间静脉下支神经受到椎间管的压迫,L5及S1神经根中的硬膜囊外部分受到盘带间的压迫,而盘带间变窄还会致椎管变窄,导致人体外侧的腰丛神经根受到影响.结论如果腰椎出现退行性变,患者的腰丛神经根通道将会受到明显影响.
作者:张秦生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