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彤;伍晓汀
目的调查不同区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种常见慢性病管理现况.方法设计调查表对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各地区开展慢性病管理的机构数量和慢性病管理率都在逐年提高,与中心相比,站级机构慢性病管理率偏低.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慢性病管理工作偏重数量发展,忽视质量提高,今后应大力提高管理水平,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丰富管理内容,将慢性病管理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作者:李静;陈琦;关静;杨兴华;梁万年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2.4%~5.6%,在女性生殖道癌中占第3位[1],确诊后5年生存率仅为25%~30%.由于其无特异性症状,部位隐蔽,又缺乏早期诊断方法,并且卵巢肿瘤类型很多,其大小、性状各异,因此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内科误诊收治的中老年女性卵巢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文湘;蒋英萍;刘朝晖;廖秦平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唐山市城区人群糖尿病死亡状况,为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死因调查获得死因资料,采用ICD-9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确定死因并进行编码,用Excel-97建立数据库,应用标化死亡率(SMR)、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标化潜在寿命损失年数(SYPLL)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3年累计死亡率为11.92/10万,SMR为12.82/10万,YPLL率为0.83‰,SYPLL率为0.74‰.女性SMR及SYPLL率均高于男性.结论男女合计SMR率1996~1998各年度低于但较接近全国城市地区,女性糖尿病死亡日益加重,死亡总体呈年轻化趋势,对本地区特别是低龄组人群及女性的糖尿病防治工作应重点关注.
作者:陈秀清;何建华;王国立;徐应军;张志坤;李成林 刊期: 2005年第19期
3代家谱用图示法表示家庭内发生的疾病,也是评价疾病相关的遗传因素有效的方法.3代家谱已经成为诊断中的考虑事项,也用于少见单一基因或染色体紊乱的风险评价.在常见病风险评估中,家族史的效用日益增加得到了证实,大多数常见病是由环境因素和多种基因的变异共同造成的,与人群的平均水平相比,基因的遗传变异给个体带来风险会有很大的不同.家族史可用于对患病风险性的评价,以降低风险因素或者防止暴露.
作者:DANIEL J.WATTENDORF;DONALD W.HADLEY;周淑新;赵芹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流动人口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利用与供给情况,探讨适合于流动人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有效提供模式及健康保障机制.方法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在分析研究近年来国内外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流动人口分层抽样,调查深圳市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现状.结果流动人口在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中处于弱势地位,需求较高,而利用较低.流动人口的两周患病率为19.1%,41.4%不知道社康中心,87.6%不知道社康中心联系电话.7.7%在社康中心建立健康档案,1.5%与社康中心签订了保健合同.结论应积极转变观念,强化政府行为,以需方为导向,探索适合于流动人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作者:陈金喜;卢祖洵;胡晓霞;周指明;何振彬;彭绩;巫云辉;赵志广;夏挺松 刊期: 2005年第19期
本文在对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与医疗服务机构经营战略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医疗服务机构与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各自的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建立二者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建立二者的联立模型,对医疗服务机构经营与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管理进行相互关联的动态分析.
作者:吴传俭;王玉芳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的服务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利用RSR按任意系数进行编秩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全国2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2000~2002年的4项服务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对其所在城市和区域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拟合RSR值与概率单位直线回归方程时,中心和站两个R2均>0.975;分4档时差异性假设检验,总体上P=0.001,且4个分档间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均P>0.05.结论从区域上,西、中、东部的服务量逐渐升高;从城市角度(尤其对服务中心而言),越繁华的城市,服务量相应也越高.
作者:郭秀花;闫宇翔;李静;郭爱民;王亚东;梁万年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应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管理儿童哮喘的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哮喘的68例管理组患儿实行专科病案管理、门诊治疗及定期防治知识学习班学习,以问卷调查、检测肺功能的大呼气流速(PEF)评定疗效.结果管理组患儿在学习班前、后对10项知识问卷的认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吸药技术的掌握,经3~4次指导后正确使用率由11.00%上升至74.00%~94.00%;管理组在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时PEF>80%的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哮喘防治知识学习班是增加治疗依从性的必要形式,正确使用吸药装置、用峰流速仪监测PEF是保障疗效的重要环节.采用医院与家庭相结合的管理是长期控制儿童哮喘行之有效的模式.
作者:郭建华;满立新;甘晓虹;白晓玲;郑楠 刊期: 2005年第19期
胰腺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腺内酶原群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并波及周围器官和组织,胰腺及周围组织发生水肿、充血、坏死等病变.
作者:茅小燕;张爱珍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检测C3A细胞在正常人和在慢性重型肝炎血浆中解毒功能及膜的完整性,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在体外对C3A细胞株功能的影响.方法把C3A细胞分为两组,一组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100%CSHP)培养,另一组用正常人血浆(100%NHP)培养.分别于第24 h及第48 h,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于第48 h检测C3A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在100%CSHP中和100%NHP培养第 24 h及第48 h,培养细胞上清液中ALT和AST含量,100%CSH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第48 h与第24 h含量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分别检测在100%CSHP中和100%NHP培养第48 h的C3A细胞内GSH含量,100%CSH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使C3A细胞内GSH消耗明显增加,导致其解毒功能下降;CSHP使C3A细胞膜受损,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
作者:刘义荣;赵丽莉;段钟平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球形肺炎与早期SARS的临床鉴别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2003年5月我院24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 24例球形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急起发热、咳嗽、咳痰,可出现小聚集发病;实验室检查不完全符合典型的炎症性改变;影像学特点为迅速进展的单、多发球形影;以无明显的呼吸困难,无淋巴细胞比值降低及短期抗生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为其临床鉴别及诊治特点.结论根据两者在病原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X线进展特点及治疗原则、预后的异同进行鉴别,可为临床鉴别诊断,救治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张捷;张云霞;迟宝荣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估问卷(Family APGAR)和COOP/WONCA功能状态量表对58例住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进行测试,比较家庭功能良好的正常组与家庭功能有障碍组之间在健康功能状态上的差异.结果 (1)家庭功能障碍组患者在家庭适应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和亲密度等5个方面都有明显功能障碍,与正常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两组患者的总体健康功能状态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家庭功能障碍组的社会交往功能分数较低,与正常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有家庭功能障碍的冠脉介入术患者表现为家庭多方面功能的全面障碍.家庭功能对COOP/WONCA功能状态量表所反映的总体健康状况影响不大,但有家庭功能障碍的患者其社会交往功能比家庭功能正常者增强.
作者:杨国亮;包天奎;朱丽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的局部病灶控制率和复发率的作用.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60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后超适形组(30例).常规组采用3野交叉照射,1.8~2.0 Gy/次,5次/周,总量64.0 Gy;后超适形组先前后对穿照射40.0 Gy/4周,自第4周起,改为后超适形方法,1.5 Gy/次,2次/d,间隔6~8 h,总量24.0 Gy/16次,两组均采用6Mv-X线外照射.结果常规组和后超适形组患者2年复发率分别为50%和21%;1,2年生存率分别为60%,30%和90%,6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局部肿瘤控制率、后期反应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后超适形组提高了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减少了肿瘤的复发率,未加重后期反应.
作者:徐刚;韩青云;孙成;张建光;张长虹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深圳市流动人口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调查对象,通过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应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为25.53%,由多因素分析可知婚姻状况、两周患病情况、工作的稳定性等因素对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流动人口开始了解并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但利用率还相对较低,应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动人口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从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保障流动人口的健康.
作者:陈金喜;夏挺松;胡晓霞;何振彬;周指明;彭绩;巫云辉;卢祖洵;赵志广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家长对小儿常见疾病防治知识缺乏,导致小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不测.建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一切资源,重视儿童保健宣传及常见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药品管理,小儿患病时,家长不要擅自买药服用,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提高家长对小儿常见病的认识,走出治疗小儿常见病的误区,确保小儿健康成长.
作者:袁爱梅;丁运良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深圳市流动人口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现场调查收集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流动人口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较多,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对流动人口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应将流动人口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合理引导流动人口,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为流动人口建立起符合其实际需求的健康保障体系.
作者:周指明;陈金喜;胡晓霞;何振彬;巫云辉;夏挺松;赵志广;卢祖洵 刊期: 2005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当全科医生面对一位病人或社区居民时,应该意识到这是一次好的服务和营销机会,如果面对面的时候都无法使对方感动,那么,用其他的方式与社区居民沟通就更难使社区居民感动了.做好一对一服务服务与营销是优质服务营销的基础,全科医生必须掌握娴熟的人际交往和医患沟通技巧,必须建立正确的观念,掌握独特的方法.
作者:吴春容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索输液前快速有效地排除终端滤器内空气的方法.方法将210例次输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5例次,输液时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排气.新法组:折叠莫菲管下端后拧紧头皮针,平放输液器终端滤器再排气.旧法组:常规方法(按教科书规定)进行,分别记录排气效果、排气时间和药液损耗量.结果新法组排气成功率为98%(103/105),旧法组排气成功率为76%(80/105);新法组平均排气时间为(7.13±2.98)s,旧法组为(18.46±8.00)s;新法组药液损耗量平均为(0.3±0.2)ml,旧法组为(1.1±0.6)ml.两组以上各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新法组排气成功率高、排气时间短、药液损耗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 刊期: 2005年第19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受损,细胞内的各种酶渗入血中,使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但临床上常将肺心病引起的心肌酶活性的增高误认为是心肌梗死所致.本文就肺心病患者血清酶活性与血气指标及病情和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陈艳卿;李永春 刊期: 2005年第19期